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传祥,山东德州齐河县人,生于1915年1月1日,卒于1975年5月19日。时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背起了粪桶当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粪花子",遭人白眼,受尽了粪霸的压榨和盘剥。解放后工人阶级当家做了主人,他受到了尊重,对党充满感激。他竭尽全力全心全  相似文献   

2.
吴维库 《出版参考》2009,(12):44-44
我把事情定义成事情,事情不等于坏事情、好事情,不等于大事情、小事情,不等于对事情、错事情。事情没大小,事情没有好坏,事情没有对错,事情没有悲喜。人给事情定义了大小、对错、好坏、悲喜。我又把事情定义成一个硬币,硬币有正面和反面两个面,当你看到反面,而且抱怨怎么是反面的时候,翻转过来就看到正面了。在你得到一个硬币的正面的同时,反面也已经存在了。找一个人作为伴侣的时候,在得到他的优点的同时,也得到了他的缺点,赏识他的优点的同时,也必须包容他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在共和国的英模录上,铭刻着一个叫时传祥的普通掏粪工人的名字。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为首都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收到一位通讯员来信,诉说他思想上的烦恼。事情是由一篇报道引起的:在稿件中,写了一些表扬某领导的话,另一位领导看到后产生误解,认为是贬低了他。从此,这位领导便不象过去那样对报道工作热  相似文献   

5.
何飞鹏指出,他从一个不甘心的变成一个认命的数字阅读者,差不多是两年的时间。目前担任城邦出版集团首席执行长的他说:"看到Kindle、iPhone、iPad大行其道,我知道数字阅读这件事情,已经势不可挡了。"  相似文献   

6.
何飞鹏指出,他从一个不甘心的变成一个认命的数字阅读者,差不多是两年的时间。目前担任城邦出版集团首席执行长的他说:"看到Kindle、iPhone、iPad大行其道,我知道数字阅读这件事情,已经势不可挡了。"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以自己的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家,都会受到人民群众广泛称赞。著名肖像画家李琦教授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9岁参加革命,从事革命文艺工作,至今已逾60个年头了。在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中,他以过人的聪明才智和杰出的艺术天赋,观察和聚集时代风云与社会生活,并通过领袖人物和人民功臣的肖像画集中地反映出来。至今,他已用神妙的画笔,描绘了孙中山、毛泽东、周恩采、邓小平、刘少奇、宋庆龄鲁迅等伟人的形象以及时传祥、孔繁森、李素丽等英雄模范的风采,感染和鼓舞了一个时代的人。  相似文献   

8.
主动焦虑     
心理学界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心理医生问—个患者,为什么别人把头伸出窗外,看到的是满天星斗,你看到的却是满地烂泥?患者回答说:别人要看到的是星星,那也是让人一闷棍打出的满眼金星!——这就是焦虑,任何事情在他眼里只看到糟的一面。 杨意飞在一家网站工作,谈着不错的恋爱,拿着不低的薪水。可杨意飞却总是处于莫名的忧虑烦躁中,总是郁郁寡欢。她说不清自  相似文献   

9.
今天,手机拍摄很流行,理论上任何人在街上做的他认为没人看到的事情会被别人拍到了都可以上网。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样的危险当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寻找时传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时传祥是溘然长逝的人物了。在时隔多年之后,再来写他们,写什么,怎么写,都是颇费思考的,必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寻找一个切入点。也就是说,要发掘出这些劳模身上仍然闪烁着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寻找时传样》正是在这里找到了契合点。从时间跨度上讲,这篇通讯所  相似文献   

11.
航鹰 《档案与史学》2008,(12):18-21
10月18日发生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不能不叫人相信世上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心灵感应。我在午睡后半醒之际,不知为何倏地看到了谢晋导演,他的面容一晃就不见了:我一下子清醒了,担心地想:他的儿子谢衍导演先他辞世,老爷子经受得住么……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07,(37):75-75
他刚刚在博客上谈论纽约的流浪描,接着又与读者探讨迎奥运前汽车尾气的排放问题。如果将博客往后翻一两页,还可以看到当时引起轩然大波的对星巴克是否应该入住故宫引发的评价。然而掀起当时讨论浪潮的芮成钢现在已经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有些时候我们很难将事情做一个定论,但我能做的且乐意做的事情,就是提出我的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矛盾有正面,有侧面。看问题一定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群众运动有主流,有支流。到下面去看,对运动的成绩和缺点要有辩证的观点,不要把任何一件事情绝对化。好事情不要全信,坏事情也不要只看到它的消极一面。比方瞒产,我对隐瞒产量是寄予同情的。当然,不说实话,是不好的。但是为什么瞒产?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多吃  相似文献   

14.
开始当记者的时候,只知道一股劲地采写稿件,见报心切。后来,走了不少坑坑洼洼的小路,碰了一个又一个的钉子,才逐渐懂得冷静思考之重要。毛泽东同志在30多年前与当时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同志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虚和实的问题,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矛盾有正面,有侧面。看问题一定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群众运动有主流,有支流。到下面去看,对运动的成绩和缺点要有辩证的观点,不要把任何一件事情绝对化。好事情不要全信,坏事情也不要只看到它的消极一面。”重读毛主席的这  相似文献   

15.
开始当记者的时候,只知道一股劲地采写稿件,见报心切。后来,走了不少坑坑洼洼的小路,碰了一个又一个的钉子,才逐渐懂得冷静思考之重要。毛泽东同志在30多年前与当时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同志的一次谈活中指出:“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虚和实的问题,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矛盾有正面,有侧面。看问题一定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群众运动有主流,有支流。到下面去看,对运动的成绩和缺点要有辩证的观点,不要把任何一件事情绝对化。好事情不要全信,坏事情也不要只看到它的消极一面。”重读毛主席的这  相似文献   

16.
<正>什么是"小切口"?为什么要用"小切口"?这要从记者这个职业谈起。记者的职业,从两个方面看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记者对社会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不能亲自看到和听到许多事情;另一方面,社会变得如此纷繁复杂,即使一个人看见或听见某些事情,他也不可能确切知道他所经历的事情的原委和全貌。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就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记者的任务是报道和解释。既然报道是给人阅读的,那么要符合这两方面的需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参加县里的一次新闻工作会议,县委主要负责人在会上点名批评了一位乡镇的通讯员。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91年中秋节,该县一所乡镇中学的数十名学生因吃了本县一家食品厂的月饼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这个乡的通讯员立即作了报道,影响很大。县委负责人看到报道后,非常恼火。他首先责成宣传部门召开通讯员座谈会,批评这位通讯员“违反新闻纪律”;其次才组织有关部门对食品厂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18.
艺术家的优势在于能够明白地表达所看到的周围的景色。通过观看艺术品,人们意识到艺术家的观察有数不清的视角,即所谓的艺术风格。通过比较世界设计大赛获奖者AdautoMachado的传统绘画和他的电脑创作作品,人们可以看到经过两种媒体,他的观察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它们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传统绘画通过能够触摸到、感觉到的材料来表达,就像处理任何材料一样。”Machsdo说到”电脑艺术完全是虚拟的,但这也正是它的迷人之处。通过比较电脑绘画与手工绘画两种风格的不同之处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是如何指导其工作方…  相似文献   

19.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遭遇这样的"怀疑"。"最美婆婆"陈贤妹打破路人冷漠出手相救女童,被人猜度为"想出名"";最美司机"吴斌忍着剧痛完成了"最后的制动",有人却质疑他违章在先才这么做;看到热心人帮扶摔倒的老人,一些围观者反而疑心"人就是他撞的"……这样的事情让人很痛心。这种  相似文献   

20.
有些事情实在气人,很简单的事情,叫你报道一下,二千字竟然就是说不清楚。这不在于能力,而在于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日前看到2007年7月12日的北京青年报的两条消息,只是粗略地扫了一下大小标题和图片,就迫使我不得不把消息看完;不是消息好看,而是看不明白事实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