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绝句中有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句式,即“问答体”,根据其特点的不同具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即一问一答式,联章问答式,问而木答式,寓问于答式。但这一句式并非唐人的首创,而是在继承前代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价值意义是值得后人探讨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全诗以清淡之笔,将诗人离舟登岸,漫步桥东,一路迤逦行来的郊游之乐写得极具情致,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乐以忘返。  相似文献   

3.
绝句志南和尚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朱自清在散文名篇《春》中,写春风时引用了这首诗中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可见朱自清对这首诗的欣赏、肯定。作者志南和尚是南宋有名的高僧。作者的诗笔如画笔,在读者眼前铺开的是温馨和煦、妙趣无限的春天景色。"短篷"指代小船,诗中抒情主人公显然  相似文献   

4.
马东瑶 《小学语文》2014,(1):119-120
上面是两张杜甫画像。左边这张广为流传。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最敬服杜甫,曾作《老杜浣花溪图引》,其中两句说:“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可谓写出了杜甫一生忧国爱民之情,而这幅画,正是杜甫心忧天下的传神体现。  相似文献   

5.
6.
刘曼丽 《文教资料》2012,(26):84-85
《唐人万首绝句》是清代王士祯晚年在南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的基础上删定而成的一个唐人绝句选本。王士祯论诗标举"神韵","神韵"说也在其各个诗选本中得以彰显,单从《唐人万首绝句》的选本文本角度考虑,绝句这一文体本身"无言之言,若尽不尽"的特点就与"神韵"说相互映衬,互为彰显。  相似文献   

7.
张有亮 《师道》2006,(7):31-31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极为重视,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把语文学习营造成创造的土壤,把语文课堂酝酿成一片由学生积极探索、自由表达的新天地。笔者借助《绝句》(苏教版小语第十册)一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变学为考,激发探究欲望师:志南的《绝句》我们就快学完了,请同学们再把课题读一读,看看你们能不能提几个问题来考考老师。生:什么叫绝句?生:这首诗为什么叫绝句?生:这首诗绝在什么地方?(二)变学为帮,营造自由创新的天地师:第一个问题大家查查资料就可以知道了,后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大家再读读这首诗,帮助老师想想看…  相似文献   

8.
朱少山 《学语文》2007,(5):36-36
《从军行》原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内容多叙军旅战争之事。王昌龄《从军·其四》(见卷首)正是作者借乐府古题而写现实生活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9.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经历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并以如椽巨笔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这些诗突显沉郁顿挫之气概,饱含忧国忧民之情怀。  相似文献   

10.
台湾女作家简帧的《夏之绝句》,立意新颖、构思精妙,寓人生意味于绝妙的描绘之中,融抒情、议论、描写为一体,汇比喻、拟人、借移、对仗为一文。意蕴丰富、如诗如画,堪称抒情之绝唱、绘景之上作。  相似文献   

11.
席幕容,是台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女诗人,其诗常以清新淡雅的笔调,率真的情感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邂逅》一诗借捕捉的那种不期而遇的瞬间,来抒发诗人不尽的离愁别绪的感伤。  相似文献   

12.
庄严 《教育文汇》2005,(6):60-61
从小学、中学、大学到今天的研究生,我漫长的近20年的读书经历。看似波澜不惊,然而却有一件事情,记忆抹不走,岁月流不去,是我心里日久弥深的隐伤。这就是我小学五年级经历的那次“转班”。  相似文献   

13.
读姜夔的《扬州慢》,人们往往对“解鞍少驻初程”一句很少留意,以为不过是一般的交代而已。这样的解读,实在有点可惜。  相似文献   

14.
杨顺仪 《学语文》2011,(3):61-6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选了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其中有一句“琳崖转石万壑雷”,搜索网上的朗诵带子,不少朗读者读的多是“冰崖zhuan(转)石万壑雷”,就是一听学生。他们也是这样想当然地读作“zhuan石”。我们认为此句该读为“琳崖zhuan(转)石万壑雷”。  相似文献   

15.
温庭筠对光和色的感觉特别敏锐,体现于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往往不像传统的中国画,更像西洋画。《侠客行》将阴云的灰暗、宝剑的微光、血迹的淡红、奔马的素白、夜色的浓黑、飞雪的晶莹,巧妙地穿插编织于诗中,使其互相对比,又互相融合,构成了一个调子和谐而又层次丰富的画面,很好地烘托出主人公——一位侠客的身份和情怀。借斑斓色彩绘形抒情,成为本诗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6.
卢燕 《早期教育》2007,(2):22-23
现在孩子的玩具数不胜数,也许家里的鞋子从来都没有吸引过他们的注意。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宝贝”,却能玩出很多的花样。  相似文献   

17.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相似文献   

18.
《鬼谷子》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纵横家理论著作,其“转圆”观体现了纵横家的计谋思想。“转”继承了老子“反动寂寥”的思想,讲求败中取胜、因势利导之顺因;“圆”讲求顺循之术与阴道阳取,代表了“转”的极致境界。“转圆”观体现了策士谋略讲求“实用”的精神实质,成为中国谋略学的思想内核。  相似文献   

19.
《琵琶行》以一个“情”字统摄全诗:所状景物融情,所写人物含情,所绘音乐传情,所用手法生情。赏析时,披文入情,便能牵一字而动全诗,举重若轻了。一、景物融情,赏其意境美《琵琶行》起笔不俗,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开篇。其中“瑟瑟”尤显精妙,声情并茂,将秋意之浓烈、离情之凄苦渲染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感伤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20.
在一堂公开课上.一位老师执教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诗歌是这样的:“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老师首先让学生诵读这首诗,并在学生诵读诗歌的同时,把这首诗抄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