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言品读     
正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苏联]高尔基名言赏析这句名言是很多人心中的座右铭,它告诫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而又最容易失去的,就是时间。如果我们没有好好珍惜时间,那将会令自己终生后悔。生命犹如一段旅程,我们常常因迷恋沿途的美丽风景而忘记了前行的脚步。我们总会一边玩乐一边安慰自己:我们  相似文献   

2.
笔者运用品读教学方法教学《卖油翁》,感受到:语文教师应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的指导者,更是学生走向成熟,在思想上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按照"认识—实践—迁移"的程序来设计教学流程。《安塞腰鼓》这一课的学习,通过反复朗读,品味铿锵的语言,感受磅礴的气势,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与情感。通过仿写、迁移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排比等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4.
英语阅读教学和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共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品读赏析阅读材料,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通过品读赏析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良好情操。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品读赏析。  相似文献   

5.
6.
7.
感悟,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目标,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语言文字,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  相似文献   

8.
宋汶  宋濂 《教育艺术》2013,(5):50-5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将钱塘湖畔的春色描绘得意趣盎然。其中"争暖树,啄春泥"两处细节,将鸟雀忙着安家、争抢向阳佳木的情态描摹得生动传神,尽显早春燕舞莺啼的动人情景,这与宋代诗人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闹"字,不仅救活了本句,也将整个春天写活了。这正如上面所说的"争"与"啄",两个平平  相似文献   

9.
一、青春的门槛 刘心武 有一个青年,他想画一幅题为《青春的门槛》的画。他画了无数次,撕了无数次,久久地没有画成……  相似文献   

10.
张翠枝 《山东教育》2010,(1):116-116
喜欢苏轼的词,从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始。静静的夜晚,月朗风轻,目光穿越字里行间,依稀看到千年以外的烟尘中,马嘶声声,欢呼阵阵,“老夫”苏轼着锦衣,跨骝马,挽雕弓,踌躇满志,欲射蛮夷于天外,在密州百姓面前演绎“老当益壮”的神勇风采。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要培养学生做一个“真善美”的人,然而现在的教学越来越过多的强调“真”和“善”,却忽视了“美”。所以,现在才把“审美-品读”式教学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本文侧重于阐述“审美-品读”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非马,本名马为义,台湾著名诗人.   短小精悍、机智灵敏、含蓄蕴藉是非马现代诗创作的艺术追求.他善于用凝炼浓缩的语言营造令人惊奇的意象,追求用最经济的手法表达最丰富的感情,从而饮誉诗坛.……  相似文献   

13.
品读荷花     
湖面上盛开着一片荷花,它们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伸展着美丽而修长的身躯。瞧,那粉色的花瓣在微风中摇曳,淡黄色的花蕊随风轻轻摆动,像不像在跳一支优美的舞蹈?荷叶像妈妈一样细心呵护着娇嫩的花朵,它们将荷花轻轻托起,伸开双臂仔细将自己的孩子包裹。白天,池塘周围时不时会有一两只小蜜蜂飞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更是个体独特生命感悟的外现。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千差万别,人们的心灵世界又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作文的语言只有融入作者真切的生活体验.凝聚作者容智的人生思考,结晶作者丰厚的文化素养,展现作者的真性情,方可显出创新的亮色、个性的光芒。本文拟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语言创新的技法。  相似文献   

15.
品读     
我相信一个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则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一定温暖、和平而幸福。所以我情愿做老儿童,让人家去奇怪吧!——丰子恺热爱儿童,一贯提倡发乎童心顺乎自然的教育原则。他要求教育者要带着童心,以大朋友的身份走进儿童的世界,并以儿童特有的认知方式来教育儿童。  相似文献   

16.
沈红旗 《新读写》2014,(9):36-38
男生教育的要义之一,是唤醒和增强他们的英雄气概。有鉴于此,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指导男生班同学仔细阅读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希望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同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走进英雄浩瀚复杂的精神世界,增强其认识世界、评判艺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旧唐书·本传》评价李商隐的《锦瑟》为他"坎壈终身"的命运写照,其是诗人生命的最后阶段的作品,读来只觉呜咽缠绵,满纸血泪,有一种直达肺腑的震撼,分明便是来自诗人灵魂深处的生命绝唱。那么,就此诗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哪些无奈与伤感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句老话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一定要读,读着读着你会觉察到诵读经典其实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读经典,我们怎样"从‘无趣’到‘有趣’,让它成为‘乐趣’,进而‘润物细无声’于灵魂深处呢?"《学习的革命》中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伟大的方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读、苦读是必须的,没有捷径可走。不通过勤读、苦读的积累,就不会有细读、精读的渴望,而没有细读、精读的体验,更不可能获得品读、赏读的享受。经典诵读只此一诀,别无他巧。所以,我们必定要经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活着,生命是如此地充满了愉悦。” 这是张晓风的名篇《我喜欢》中的第一句话,如初阳照雪,心间便有一股清凉缓缓流淌,不禁为生命而动容,不禁深深地感谢自己活着……  相似文献   

20.
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泰戈尔的《飞鸟集》中的诗作是世界上最短的散文诗之一。本文将同在亚洲文化视野中的松尾芭蕉的俳句与泰戈尔的短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作品风格异同的分析,探究短诗创作的规律及各自所受思想、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进而为东西方文化交融日盛的当代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