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晚清国语运动的兴起及留日学生编纂教科书的高潮中,1907年8月,福建留日学生黄展云、林万里、王永编纂的《国语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初版,是中国第一套以"国语"命名的教科书。这套教科书把言语统一纳入到"国民-国家"的叙述中,以"国语为统一国家之基"为宗旨,形式简单,语言平实,内容围绕儿童生活展开;虽然存在基本要素不全、没有插图等不足,但这套教科书在晚清就以别开生面的原创力和果敢精神,用新的形与质,践行"文言一致"与"国语统一",成为新文化运动之先导;而且,教科书在对"开民智"的自觉契合中构建全新的语境,彰显出现代性的启蒙诉求。  相似文献   

2.
《史记》将“春秋”与“国语”相及而言者共二处:  相似文献   

3.
儿童具有纯真的天性,这种天性决定了儿童对于世界怀有一颗创造、真诚和博爱的心,也就是爱美的心.对儿童的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而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美”的形象来感染和教育人的.本文对最近热销的《开明国语课本》选文中的六类形象进行审美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形象的感性化、趣味化、儿童化、生活化的特征,给人以真、善、美的审美愉悦.为我们现在进一步科学地编写小学语文教材提供一些启示,从而更好地对儿童实施真善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教科书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凭借。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编写已经从方便教师的教、利于学生的学出发,教科书逐渐由"教本"向"学本"的转变,但台湾翰林出版社《国语》教科书就是学生等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它的编写理念及编排体系,更具人文关怀、更利于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形成,值得大陆教科书编写者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鹤琴等人编写的《分部互用儿童国语教科书》在1934年刚出版时被认为很符合儿童心理,20世纪40年代被认为虽然符合不同地区的儿童心理但存在一定弊端,20世纪50年代因受杜威的儿童本位思想影响而存在争议,2000年至今被认为是教育智慧的源泉,尤其是教科书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处理方式及大单元的编排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寒冬 《文教资料》2010,(24):88-89
《国语》编者在处理各国史料时,创造性地把各国所记国史(百国春秋)与记言体史料("语"体史书)汇合编排在一起,这是史学史上的一个巨大贡献。《国语》采取这种分国叙事的方式,不能简单看成是所谓的"国别体",而应是我国史官制度开始完善、史事记录开始系统完整的一种文献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姚桂玲 《考试周刊》2013,(67):135-136
本文在分析《数控编程与加工》的课程地位与特点和我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思路,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对"做中学"、"学中做"进行了探讨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缺乏规范语言基础的广播和跛足的国语运动在困顿中合而为一、相互扶持,扩大了各自的影响。广播直观立体地展示了语音、声调、情感等语言因素,使民众在对声音的认同中达到民族认同,从而建构起"文学的"国语形象。播音员的口语化播音既简练畅达,又富有情感性和审美性,是"文学的"国语的理想文本。无线电广播的播音实践和播音理论为国语的建构乃至于普通话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语》这部著作中使用了大量的介词"以"字,也出现了大量由介词"以"构成的"以"字结构。通过对"以"字结构的考察,对"以"字结构的用法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国语》中的“其”字共有1371处,句法位置灵活,语义功能多样,大部分用作人称代语和指示代词,也有一部分作语气语、连语、助词等。用作代词的句法位置除作定语外,还可用作主语、兼语。“其”除了可单独成词,表示一定的词汇意义外,还可作为词头,不具有任何实义;亦可作为复音词的词素,帮助表达中心词素的意义及词性。  相似文献   

11.
“若”是先秦汉语中使用较多的假设连词,偶尔也用作选择连词。选取先秦时期代表性文献《左传》和《国语》,对其中“若”的连词用法进行了全面地描写和比较,附带对性质来源相关的“如”的连词用法进行说明,可以总结其在两部文献乃至在先秦汉语中使用特点和语法功能,并可以为考辨《左传》《国语》的文献关系提供语言学的资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罗松兰 《语文天地》2014,(30):14-15
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是从童年时代开始培养的,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和小学时期阅读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关系。语文学习应该是非常快乐的,但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现在许多小学生对教科书教学有着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失去了对语文这一科目的学习兴趣。究其原因,在于现有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和小学生的学习要求发生了很多冲突,他们在小学时期接触的文学资  相似文献   

13.
本根据杜威“从做中学”的现代教育观点,结合目前高等师范院校《教材教法》的教学实际,提出了《教材教法》创新型教学模式:一要优选教学内容;二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三要强化多种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做中学”、“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与杜威的“从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虽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内涵、背景、目标和出发点、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都有差异,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做中学”影响儿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而且会有助于全社会科学文化建设和民族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李春雨 《现代语文》2009,(9):145-146
语文教材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站在不同立足点的专家学者、教师甚至是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不同看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年第一期高中版在“教材研究”板块中转载了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研究“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的文章,其一为徐林祥的《从“文选”到“单元”再到“专题”——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的新探索》,从宏观角度肯定了“苏教版”编排中的一些创新性探索:其二为孟凡军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偏失》,则从微观角度对“苏教版”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我们很难评价两者孰是孰非,但其背后所呈现出来的关于语文教科书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国语》看战国初期“以”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在上古阶段的某些特征,在语言研究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笔对《国语》中“以”的用法进行了究尽式的量化统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并总结出辨识动词、介词、连词“以”的几种方法,为研究“以”的发展演变提供点儿原始语料。  相似文献   

17.
教科书问题已经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了热门话题,《开明国语课本》的流行正是此问题的反映。民国时期编纂的此套教科书对于现行教材的改进与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开养 《生活教育》2013,(12):18-20
摘要:“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核心是“做”,强调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做”上学。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初步探索形成了“试·研·创”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是通过“试做”、“研做”、“创做”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最终达到“教学做合一”目标。关键词:教学做合一;试?研?创;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堂“做”数学的课。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双手通过操作和观察来“做”数学。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是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嘶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20.
孙云 《语文知识》2003,(3):43-44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第五大题的选文《话说知音》第二段第一句是: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