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理论分析基础,采用丹尼森系数法分析锡、苏、常、通、淮五市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采用匹配值法分析五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采用DEA模型法分析五市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行业发展的效率,分析表明苏南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苏南高职教育专业与行业匹配值比苏中、苏北地区大,苏中、苏北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使用效率比苏南高。为此,为提高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苏南、苏中、苏北都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强化专业设置与行业匹配,而苏南高职教育还需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苏中、苏北高职教育则还需要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强资源的引进。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职教育向县(市)域"延伸"和辐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一些县(市)域高职院校遭遇了阻碍发展的"玻璃天花板"。文章阐述了县(市)域高职教育的必要性,以苏南县(市)域高职院校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现有县(市)域高职院校的体制性特征、发展的"玻璃天花板"及其成因,探索了县(市)域高职院校突破"玻璃天花板"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服务省域经济为特色的高职模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及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学科交叉整合、发挥院系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的作用、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科学合理地设置高职模具专业,使高职模具教育更好地适应省域经济建设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构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文章以苏南八所县(市)域高职院校为主要分析对象,梳理其近几年来在办学特色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反思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寻找问题产生的多方原因,力求为苏南县(市)域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未来发展寻求理性思路,并为其他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期间,无锡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初步形成了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专业结构体系,但是专业设置趋同现象却较为突出。该文针对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定量的数据来对无锡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应根据无锡市区域经济的特点,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6.
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配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以苏南经济发达地区——昆山市为案例地,分析昆山市2015—2022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以及昆山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各专业招生数据,探究昆山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适配性,发现昆山市高职院校存在办学规模滞后于地方经济发展、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契合度不足、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发展趋势不吻合、第三产业热门专业招生数远大于市场需求等问题,并提出要实现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与地方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确保三大产业专业设置与其产值规模大体相当、紧随地方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布局工业类别专业、合理限制第三产业热门专业招生人数等合理化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专业群设置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高级形式,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要依据区域、行业经济背景及社会岗位(群)需求和教学资源配置状况,以优势(品牌、重点)专业为核心构建专业群。要优化院系两级管理体制,调整课程结构,同时要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以促进专业群建设。  相似文献   

8.
两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的开发是“三改二”学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VOCSCUH)课程体系开发方法,以全新思路构建两年制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着重阐述了本专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的思想、具体做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论述高职专业设置与开发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依据和一般原则的基础上,以泉州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依托在本科高校新办起来的地方性高职学院为例,分析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专业设置与开发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新办高职院校的现有相关情况,提出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高职专业设置与开发,应当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充分体现其专业的职业性和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视阈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现代化建设,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实现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文章阐述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协同关系,从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错位、政行校企机制缺位及教学资源组织能力不足等方面揭示了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革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建构政行校企平台、增强教学资源组织水平等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构建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是提升省域高职院校服务效率的核心问题。不平衡发展理论对资源有限性和效益最优化矛盾的有效化解,决定省域高职院校学科专业体系构建必须走不平衡发展战略之路。因此,以适应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避免重复建设两个原则选择并重点扶持主导专业,形成向心发展的非主导专业,是省域高职院校学科专业体系构建的原则。结合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省情,从政府和高职院校等角度提出了加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准确定位高职院校服务层次和领域、重点扶持以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为主干的主导专业、积极培育与主导专业关联性强的非主导专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徐梅  林澍峻 《成人教育》2013,33(5):46-48
专业设置和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文章根据怀柔区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与本区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并根据怀柔区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及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现有资源、师资和专业特色,提出新的专业设置方案,使高职专业设置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苏州园区及周边地区现代电子信息及现代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从通信网络与设备(融合通信)专业的人才需求、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的调研分析表明,苏州园区工业技术学校设置五年制高职通信网络与设备(融合通信)专业具有紧迫性,可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通信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管理及增值服务、软件开发、销售、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4.
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是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2018年至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4个市(区)高职院校专业数和专业布点数相关数据,发现区域三次产业相关专业设置数及专业布点数与对应产业结构分别处于不同程度的磨合阶段;部分专业同质化严重,出现热门专业扎堆现象;支柱产业相关专业供给不足,滞后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建议健全专业—产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升专业结构区域适应性;找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消解同质化办学迷局;对标区域重点产业,强化相关专业设置薄弱点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协同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和验证区域产业升级发展所受到人力资源的因素影响、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对区域人力资源及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实地调查、统计表资料分析和回归方法分析等研究方法,构建、测试并检验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产业人力资源需求与产业经济的拟合度模型。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苏中地区各高职院校专业按大类和专业点布局的总体情况,分析了苏中3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毕业生数与三大产业的适应状况。指出苏中地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虽然总体呈现适应的态势,但还应科学把握二者的适应关系,着力培植优势特色专业,尽快解决部分院校专业重复设置现象突出、与区域产业结构需求脱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室内环境治理员”新职业,为此,教育部首次在高职院校中设置了“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该专业的教学目标是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专业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因此,高职“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设置充分体现了职业岗位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应该为地方经济、职业岗位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当前江苏沿海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区域经济不断呈现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特征及发展趋势和当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结合江苏沿海的区域优势及经济发展,提出了区域经济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要求,给出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明确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改造的原则导向,探索了高职院校设置新专业、改造老专业的基本策略,并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近几年该校在专业设置及改造方面成功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文章分析了浙江省45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现状,发现存在着专业设置重复、没有与地方产业经济相结合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