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用人单位不给签劳动合同将赔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不签约的,自动视为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约两次之后再续约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当事人不得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用人单位不给买社保就得赔偿。《劳动合同法》明确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规范了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限定了违约金条款的适用,适当扩大了经济补偿金的适用,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成本。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由于缺乏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正确认识,许多单位和劳动者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看作"铁饭碗"和"终身制"的代名词,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不能解除。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用人单位将无固定期限劳  相似文献   

3.
单位迟迟不给签劳动合同将赔付双倍工资;炒老板"鱿鱼"可以不再赔违约金;签约两次之后再续约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超过一年不签约的,自动视为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我国未来劳动合同的主导,《劳动法》确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但实践中并未能发挥其效用。为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劳动合同法》对其进行重大修改和完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又有一些细化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订立到解除都有了相应的具体规定,但仍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但未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行使期限,该权利是否应当受期限限制以及期限长度问题,在审判实践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案异判”现象。文章通过研究大量案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正确理解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的法律性质、在《劳动合同法》中明确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完善工会监督职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种种非议。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进行了分析梳理,认为《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调整,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但并非是对原有制度的颠覆。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似乎所有争论问题都应尘埃落定。但事实是,至今为止争论仍未停止,尤其是立法应否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为强制性义务加诸于用人单位的争论更是比较突出。在2007年6月29日《劳动合同法》出台至生效(2008年1月1日生效)前的半年时间内,国内的企业发生了大规模的裁员潮,这波裁员潮不仅波及企业,甚至波及到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分析裁员潮的发生,与用人单位试图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极大的关系。全国政协委员张茵(2006年胡润百富榜上成为内地首富的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提出,应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相当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铁饭碗,对资方和无技术的劳动者都是一种压力。  相似文献   

8.
新的劳动合同法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备受各界关注,法律条文中存在有争议的地方,其中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争议最为激烈,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于稳定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相关法条进行了相关分析,消除误判误读,阐述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正>《劳动合同法》规定了2种情形下(一是"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是"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而未订立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然而,司法实践中,"双倍工资"之罚则并非如上述法条规定的那样简单。下面案例警示劳动者在主张此项权益时,要注意防止下列五个误区。误区一:未续签劳动合同,等同于未签订?[案例]高先生于3年前应聘到某铁合金公司工作,与公司签订的3年期劳动合同,并于2013年3月1日到期。因该公司已决定于2013年7月份终止经营,所以未与到期的几名职工续签劳动  相似文献   

10.
自从《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颁布后,媒体报道了许多企业的突击裁员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无固定期限条款”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最受关注的条款之一。文章介绍条款制定过程的争议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无固定期限条款”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辨析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一些误解。它也是劳动合同的一种类型,只是“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并不是终身制的“铁饭碗”,只要出现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同样可以解除。该规定既能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也能提高企业的长远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中国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具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予以保护,对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方式进行了合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自从《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颁布后,媒体报道了许多企业的突击裁员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无固定期限条款”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最受关注的条款之一。文章介绍条款制定过程的争议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无固定期限条款”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辨析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一些误解。它也是劳动合同的一种类型,只是“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并不是终身制的“铁饭碗”,只要出现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同样可以解除。该规定既能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也能提高企业的长远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中国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对劳动合同的内容做了规定,并详细列举了部分"应当具备"的条款,其中就有劳动合同期限,但我国立法却并未对欠缺期限条款的劳动合同效力做出认定,由此导致实践中此类劳动合同效力认定争议频发。通过对欠缺期限条款的具体情形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法条逻辑结构以及国外的立法经验,当认为欠缺期限条款的劳动合同有效。  相似文献   

14.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几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先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做了释义,其次澄清了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的误解,最后指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本质和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至上个月中旬,我们与一家公司签订的第二次劳动合同已经到期。公司认为我们懂技术、有能力,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必须继续留用,但考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之规定,如继续用工则必须与我们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为规避该规定,又能实现继续用工的目的,便出资与一家劳务派遣单位合作,让劳务派遣单位招聘我们,然后再以派遣的名义让我们回到公司上班。请问:公司的做  相似文献   

16.
举案 田园女士进入某事业单位工作,但单位长期不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该女工的用工身份自然转变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是法律意识淡薄的用人单位所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7.
<正>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哪些情形下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呢?《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17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因劳动合同法第46条或者本规定第15条、第16条规定的情形,与被派遣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法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18.
法的价值日益受到学界关注和研究,在劳动立法领域同样如此。在协调利益冲突的过程中,《劳动合同法》中承载核心价值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其价值取向发生了矛盾。对此,该怎样选择,如何重新定位?密切关注具体的时代环境和劳资关系,谨慎稳健的推进制度的改革,应始终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价值取向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9.
张军是红太阳幼儿园的园长,他在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后,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有些不明白,咨询了如下几个问题。张:李老师是1998年2月被聘用到我园工作的,如果到了2008年2月,她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我园就应当和她订立吗?  相似文献   

20.
劳动者要获得双倍工资请求权,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和用人单位已经建立全日制劳动关系。二是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具体包括三种情形:第一,首次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二应当签订无规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没有签订;第三,劳动合同期满后继续用工,超过一个月没有续签书面劳动合同。即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归因于劳动者,也不能因此而免除用人单位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