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人,胡适在文学领域有多方面的活动和业绩,在散文创作方面,也自成一派。有人论及中国现代散文时曾说:“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陈独秀)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两瓜之有口皆甜。”也就是说,胡适散文有三大特点,即明白晓畅,以学识见长,自然清新。下面拟就这三方面予以评析。  相似文献   

2.
散文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十分独特。它不是诗,却趣味盎然、富含诗意;不是小说,却叙事生动、写人入神;不是议论文,析事论理每能鞭辟入里;不是说明文,状物摹态不输明白晓畅。在实际教学中,现代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从近景看,散文阅读是考试中阅读考查的侧重点,任何教师对之均不敢掉以轻心;从中景看,散文思想丰赡、形式多样、语言巧妙,便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从远景看,散文集理趣、情趣于一身,有利于学生培养审美情操,形成高尚人格。但散文的尴尬亦在于此。散文什么都是,却又什么都不是;似乎无所不能,却又好像…  相似文献   

3.
冯至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散文总是和诗歌一样,清新委婉,却又蕴含着理性的思考.让人咀嚼、回味。  相似文献   

4.
孙犁早期的散文形式自由,笔触细腻、优美,呈清新自然之态;新时期以来,孙犁散文在清新明丽之中又注入了深沉凝重,主观色彩加重。这一时期,孙犁散文多夹叙夹议,议论的成分明显增多,充满人生体验的睿智见解、隽永的哲理、历史的思索,字里行间闪烁着理性的色彩;孙犁的散文语言修饰而不造作,华美而不浓艳,纯朴自然之态始终如一;这些对当代散文的写作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娓娓道来中让你感动,在不温不火的叙事中让你体味人生的况味,在琐碎的小事中让你明白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这是张晓风散文的一贯风格。她不诉诸理性,仅仅按照人生的本来面目,按照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运用自己特有的清新和丰富的笔触完成自己的散文。她的散文具有散文诗的特点,清新而不浮躁,丰富而不芜杂,浅显而不浅薄,情感丰富而又不失哲理深度。她会让你莫名地感动、流泪,因为我们在她的散文里面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论萧红散文的艺术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散文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由于时代与个人经历的复杂性,她的作品充满了凄苦沉郁却又坚强的基调,以清新独到的笔法书写生活琐事和内心世界,其散文更是融合了小说和诗的元素在其中,显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宋初诗文革新的领导者之一,杰出的散文家。他的诗,自然流畅,质朴清新;他的文,摇曳生姿,明白晓畅;而他的词,一反诗文庄重严肃的风格,着重写个人闲情艳趣,写景抒怀,清丽生动,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技巧。今以《踏莎行》略窥一斑。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的散文《月迹》一文很难上,文章结构行云流水而又滉漾潆洄,文理清新质朴而又静虚深远,对初一学生而言,要读通读懂这篇散文确实有一定难度,甚至有老师埋怨说这篇文章我自己都读不太懂,怎么去教学生?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遗民钱澄之的记体散文数量虽然不多,但在艺术上却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记体散文主要包括山水游记、亭台堂阁记、人物论赞以及墓表等,是中蕴含着浓郁的归隐之思;其散文延续晚明小品的写法,语言清新雅洁、精炼传神;在情感真挚、平和冲淡的文风中又寓有些许幻灭的悲凉,形成了钱澄之记体散文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以自然、清新、典雅而脍灸人口,而其中形式多样,富有表现力的比喻,又给他的散文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1.
宋代,学记散文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宋六家的学记文写作内容虽是为记一州一县学舍的建成而写,但是又各有侧重。宋六家学记散文的写作特点也不尽相同,如欧阳修学记文的明白晓畅、苏轼学记文着力点的转化、王安石学记文结构的灵活多变等等。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类比分析法来分析宋六家的学记散文。  相似文献   

12.
曹乃谦的散文,感情充沛而不流荡,自然赤诚而不伪饰,清新质朴而又优雅,在通俗易懂之中抵达灵魂之最深处。曹乃谦以他的温润细笔,给当代文坛带来一丝温情,复苏了那些久违了的拳拳深情与不可辜负。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不仅在文学理论方面独树一帜,而且以其丰富的创作实践,开创了宋代散文平易晓畅的一代文风.他的散文既重“道”,也重“文”,既有充实的社会生活内容,又十分注重文章的表现形式特别是语言技巧.其散文的语言,自然、和谐,而富有情韵美,朴素美和音韵美.  相似文献   

14.
冬天     
编者推荐: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贴近生活,看重感情,有感而发,却又不温不火,常给读者一种清风拂面的清新之感。《背影》《荷塘月色》是这样的散文,《冬天》也是这样的散文,让我们读了之后如品香茗,越品越有滋味。  相似文献   

15.
萧红散文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由于时代与个人经历的复杂性,她的作品充满了凄苦沉郁却又坚强的基调,以清新独到的笔法书写生活琐事和内心世界,其散文更是融合了小说和诗的元素在其中,显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乔星明是鄂西北地区颇有成就的一位女作家。她的散文情真意切,引人向善,而又清新优美,体现出真善美的高度统一,这一点也正是散文所追求的思想与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老师的吻》和《生死攸关的烛光》是两篇外国学生写的记叙文。两者内容相差很大,叙事风格也不尽相同,然而在语言运用上却都讲求凝练清新、明白晓畅。看似平平淡淡,却平中见奇,淡而有味,读起来饶有兴趣。取得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金庸小说研究热闹非凡,而其散文研究却冷冷清清。其实,金庸散文有独到的艺术特色:语言浅白而富于变化,构思简练却又暗藏机锋,重民族形式又加以创新,于博古通今中熔铸情思。金庸散文不仅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重要的文献意义,对“金庸研究”有很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9.
民国德育教材编写者凭借丰厚的语言修养使德育教材言说出语典雅,而赤诚的德育情怀又促使教材的言说呈现出清新晓畅特质。另外,无论是言说者角色的确定,还是言说者与倾听者关系的处理以及德育行为导引的方式,均对我们今天的德育教材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朔与秦牧是当代文学史上两位散文大家。他们的散文风格各具千秋,都是当代散文国地中的奇葩。凡当代文学史或介绍当代文学史知识的书刊都要谈到两家的散文。值得注意的是,凡谈杨朔的散文,除谈它的意境清新,诗意盎然外,无不谈到它结构的精巧别致,而谈秦牧的散文总是谈它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强,很少谈它的结构艺术.即使谈了,也是寥寥数语,不很具体。仅此,我们就可以断定二者在结构艺术上是一定有所不同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这些不同又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本文打算就此作一些探讨和分析。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产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