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梁思成发表英文版专著《中国建筑史图释》,旨在对外宣传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古老建筑,同时他的专著也诠释了他的建筑思想观,即建筑民族观、中西建筑融合观、建筑创新观、建筑保护观、建筑实践观。  相似文献   

2.
陈璐 《兰台世界》2012,(13):16-17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毕生致力于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教育和保护事业,在我国古代建筑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文物保护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伟大贡献。一、身体力行的建筑研究者梁思成是"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梁启超的儿子,自童年时代,受父亲影响和督促,  相似文献   

3.
王琛 《兰台世界》2013,(25):158-159
本文主要从梁思成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建筑领域的发展等方面着手,简要介绍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这一学科的贡献以及他对中国古建筑的保护、研究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建筑学家,教育家. 梁思成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首都北京的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创始人.1931年至1946年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开始广泛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1946年10月,清华大学复校北平之际,在工学院增设建筑工程学系,梁思成受聘为教授兼系主任. 1948年末,解放军包围了国民党军队控制下的北平.梁思成因忧心古都北平的命运而夜不能寐.一天晚上,张奚若先生带着两名解放军来到清华园梁的住所,为攻占北平城做准备:万一与傅作义将军的和平谈判失败,不得不攻城时,要尽可能保护古建筑.他们摊开一张军用地图,请梁思成先生在地图上标出重要的古建筑,并划出禁止炮击的地区.这使他惊诧万分.他在感情上一下子就和共产党接近了.他们为解放军绘制了保护北京城文物建筑的图录.从此他坚信无疑,"这样的党,这样的军队,值得依赖,值得拥护."新中国成立后,他以建筑师的眼界和知识分子的良知,提出保留北京城墙,改造为环城公园绿带的规划设计方案,并提出北京市城市规划与未来发展方案,为传承民族建筑文化,前瞻性地提出:"我们这一代人对于祖先和子孙都负有保护文物建筑本身及其环境的责任,不容躲避." 新中国刚成立,梁思成以从未有过的热情和精神,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20年代,梁思成在国外求学期间,有一天惊喜地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给他的一本书《营造法式》。该书作李诫,字仲明,宋代命官,司职监管公共建筑的建造和修复。此书手稿最初是梁启超的同时代人朱启钤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南京江苏省立图书馆找到的,朱于1915年曾任内政部长,负责修缮北京故宫,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知识,且研究兴趣不减,《营造法式》手稿就是他退休后找到的,并将它重印。梁启超寄给梁恩成的便是初印本。朱还由此创建了中国营造学社,旨在“破译”中国建筑学的“秘密”。1930年,梁思成从国外学建筑归来,也加盟中国营造学社,并任“法式部”主任,同样钟情于建筑化的他的妻子林徽因任“校理”,这对伉俪就此开始了他们的学术生涯。  相似文献   

6.
1954年9月初报社领导让我去访问著名教授梁思成,当时,虽说我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对访问梁思成仍有几分发怵。我知道,梁思成先生曾是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学家;他对我国古建筑有很深的  相似文献   

7.
1948年年底,北平即将解放。远在美国的费正清夫妇给梁思成写信:"北平保不住了,共产党来了,看来台湾也不保险,还是把全家接到美国来吧?"梁思成轻松作答:"共产党也是中国人,也得要盖房子。我还是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力吧。"1949年5月,梁思成被任命为解放后的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梁思成上任伊始就四处写信,邀请国内建筑专家来北京筹建国家建筑设计机构。  相似文献   

8.
论及中国建筑文物的保护及相关制度,不能不提及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作为有着深厚的西方学术背景和实地考察经历的学者,梁思成先生不仅具有世界的眼光,更有不畏政治羁绊的宽广胸襟和深邃高远的专业睿智,半个世纪以前他留给我们的学术遗产不仅仅只是《营造法式注释》、《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众多的皇皇巨著,他那勇于投身社会、聚焦遗产现实关怀的  相似文献   

9.
梁思成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及建筑教育家,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建筑设计事业,并有着四五百万字的学术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对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都是中国现代文化史、科技史上的闻人。梁思成有“国宝”之誉,林徽因有“寸女”美称。 梁思成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参加过联合国总部大厦的设计。他为新中国首都建设的总体规划,为保护北京的古建筑尽到了一个知识分子所能尽到的最大努力──“为保护而奔走呼告,为毁弃而扼腕痛哭”。林徽因,除了建筑学上的贡献──比如与梁先生共同在东北大学建筑系执教,共同考察晋冀地区的古建筑,写出高水平的调查报告,成书《中国建筑史》,还共同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在美术、散文、诗歌、小说…  相似文献   

11.
季良 《湖北档案》2001,(6):36-38
在中国建筑史上,能被称为"大师"的,恐怕没有几位.但梁思成先生却是当之无愧,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和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而且,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以及共和国标志性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  相似文献   

12.
梁思成(1901-1972),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和中国建筑教育事业,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和理论的奠基者,享誉世界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之父.  相似文献   

13.
1964年夏天,中国举行了首次大型的国际会议——北京科学讨论会。这次讨论会将在北京西郊新建成的科学会堂举行。为了做好这次讨论会的宣传报道工作,新华社组成了由十几位记者参加的报道组。因为这是在我负责的科学领域里首次举行的大型的国际盛会,因此,编辑部要我负责采写每天的大会综合新闻。除此之外,还要我访问几位中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家,其中有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9日,梁思成34年祭日;2006年4月20日,梁思成105岁诞辰。已有人筹划梁思成纪念事宜。这位昔日国宝的死与生,又成了一个大可议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1959年1月8日,已是58岁的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激动地说:"我生命中的第二个青春开始了." 梁思成,近代中国主张维新变法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国学大师,梁启超的长子,原籍广东新会县.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他的童年是与因戊戌变法失败而流亡海外的父亲一同在日本度过的.  相似文献   

16.
<正>正定开元寺钟楼是一座无明确纪年但具早期建筑特征的二层楼阁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于1933年4月、11月,1963年3月先后三次来正定对其进行考察,并以图文形式展示研究成果,不仅根据建筑特征确定该钟楼为唐代遗构,而且还为后世重修勾勒出基本方案。开元寺是正定古城八大寺院中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在其发展进程中,历经了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静观寺、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解慧寺、武周天授元年(公元690元)大云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开元寺几次寺名更易。静观寺、解慧寺是以富含深刻哲理的佛教术语命名,而大云寺、开元寺则是由皇帝诏敕在全国诸州统一设立、统一寺额且承担若干特殊功能的官立佛教寺院。  相似文献   

17.
梁思成先生将古建筑视若瑰宝,为了古建筑艺术能够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为了古建筑能够永久保留倾尽了毕生心血。本文着力探讨梁思成先生对古建筑研究和保护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关于梁思成和林徽因,坊间各种版本的图书太多太多。或是聚焦他们的婚姻,或是重绘两人的才学。但如果真正走进梁思成学术,翻阅一本本翔实的《梁思成全集》,就会感到,还有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该被低估更是不该被忽视的。梁先生学术思想之所以能够如此真实、全面、系统地披露于世,正是这个人不辍努力的结果,她就是林洙。  相似文献   

19.
李媛 《新闻世界》2012,(6):220-221
近来,8集系列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的播出,赢得了观众广泛的好评,本文通过解构《梁思成·林徽因》对史料、解说词和影像三个元素的处理方式,试分析该纪录片的成功缘由,希望能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撞上林徽因     
洪烛 《档案天地》2012,(4):61-62
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曾着力研究过北京周围的古代建筑,并合著《平郊建筑杂录》一书,他们简直为北京地区的古代建筑,唱了一首情真意切的赞美诗。在他们的理解中,那些饱经沧桑的亭台楼阁、寺庙塔院也有其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