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学能力是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最终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尽快地获取所需知识呢?培养、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提高理解能力的基本方法是:引导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及时敏锐地发现“什么”,独立思考其“为什么”,自己设法突破“不懂”,解决“怎么办。”.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能否及时敏锐地发现“什么”。  相似文献   

2.
问题意识指的是人们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一步研究的心理品质。对初中学生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的心理趋向。问题意识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者的动机和热情,实现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感到自己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人的思维才真正地起动.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学习和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4.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心理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只有个体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发动。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决定了学生将要学什么和怎么学。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主要立足于“学什么”“是什么”,即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认识,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强调的则是“怎么学”“为什么”,即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探究。对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全面优化设计,即不仅重视对历史知识传授的设计,更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习得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与变化的设计。面对新课程,如何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教育工作会要求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创新能力培养的范畴是广泛的 ,本文仅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几点认识。高中学生的兴趣是对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和对历史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初中教学完成了历史“是什么” ,高中教学要完成历史“为什么”和将来应该“干什么”。如果能在初中的“是什么”的基础上 ,运用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 ,有关数据 ,唯物主义理论等依据来证明历史问题的真实性 ,吸取必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在弄明白历史现象“为什么”是这样之后 ,自觉地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思考我们应该…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力应来源于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应从课堂教学开始。怎样把数学课堂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开始。一、课前预习找“问题”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必然会遇到一些疑惑难解的问题,对此若能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则说明学生有了初步的“问题意识”。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而且这样的意识越强烈,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促使学生积极地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预习前,教师除了出一些预习…  相似文献   

8.
问题意识指的是人们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一步探究的心理品质。对小学生而言。就是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的心理趋向。问题意识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者的动机和热情,实现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做到以下四方面。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考什么教什么”,“只教是什么,不教为什么”,“不教为什么这样想,只讲究反复做练习”,应该更多地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重视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让学生充分获得建立在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数学理解,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注重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需要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地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创新的意识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推动力,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创设问题的情景去诱发学生某种创新的动机,使其表现出创新…  相似文献   

11.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不仅注重知识的存量,更加注重知识的增量和流量,注重知识创新、传播及使用,形成知识(存量)——传播与使用(流量及增殖)——创新(增量)——传播与使用(流量及增殖)——创新(增量)的良性循环。换句话说,创新教育是指在加强墓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教他们“是什么”和“为什么”的  相似文献   

12.
敢思。学源于思,动脑思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备有一本“随身记”,把生活中的疑点、学习中的难点都记下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也注意经常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比如对故事进行续编、改编、加编等。   敢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我们获取知识、探求真理的三把“金钥匙”。我在教学时极力营造寓教于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问,勤于问,也敢于问。对于学生那些稀奇古怪的提问,老师也尽可能给予满意的回答。   敢做。任何发明创造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我们…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新课程呈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均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编排结构呈现,将“问题情境”置于首位,从教材内容上看,都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来展开。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又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注重的是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却很少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无疑,鼓励学生“敢问”、激发学生“乐问”、教会学生“善问”、使学生“学则思疑,疑则有问”是增强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一、营造轻松愉悦、探讨质疑的互动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和谐、宽松、…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从教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当学生感到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其主动性思维才真正激发和启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掌握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6.
李壮华 《广西教育》2014,(21):54-54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由"会学"到"创新"的培养目标。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现代教育质量观认为,一节有效的课,并不是教师单纯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出了多少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学生一起解决了多少个“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精心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让学生敢于提问。  相似文献   

17.
常听老师们议论:学生怎么就不爱问呢?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当个体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发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展开和深入。因此,学生不爱问问题,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学生提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是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说:“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师要变“教”为“导”。而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热点问题,现就结合我在近几年的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经验,谈一点自己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 一、引导思考 思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要使学生“创”,就得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活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我出示《花》的作文题后,要求学生思考写什么花,为什么写这种花?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写牡丹花,有的写玫瑰花,有的写荷花,有的  相似文献   

20.
初中地理的课程内容很丰富,包罗万象。因此,地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但从初中地理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出发,并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在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应着重引领学生解决好以下四个基本问题:“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