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的人文教育是指在大学教育中传授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在使学生获得人文知识,培养现代人文精神,建立起高尚的价值体系,塑造崇高的人类精神家园。简而言之,人文教育其实质上就是对人性进行全面培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刘志明 《科教文汇》2007,(6S):81-81,94
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笔者在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教育的内化以及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等方面剖析了人文教育在中职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人文教育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拟将史学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等层面,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发挥史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笔者在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教育的内化以及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等方面剖析了人文教育在中职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人文教育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拟将史学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等层面,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发挥史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樊美玲 《科教文汇》2010,(31):23-23,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不只体现在对大学生当下的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更应该关注的是大学生的未来和发展,其最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关爱是人文精神的第一要素;情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心理基础。情感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具有实施人文教育的天然优势。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并以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完美品格的人。  相似文献   

6.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把人文精神渗透于语文教育内容之中,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的社会功能、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等,通过具体的教育内容融化人文精神,为学生营造人文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积极探讨、师生互动,体现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的最大失误就是人文教育的遗漏.在应试教育的牵引下,使本该布满人性美、情趣美,最具人文内涵的语文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机械的应试练习.人文教育的遗漏带来的是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学生人文精神的匮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摆在每一个语文工面前迫切而严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高职毕业生人文素质普遍较差,直接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本文针对高职教育实际,提出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重点应放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养成上,除在专业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外,可充分利用影视艺术手段促成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是教育创新的新视角,它主张以人为本,注重从人文精神层面实施全过程关怀学生,关怀全体学生,特别是关怀学生的需求、成长、发展与学生的个性、价值、道德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人文是一种精神文化,泛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我们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独立个性为目标的重要课程。本文通过论述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其意义、从中所揭示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观,来探讨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注重人文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1.
薛亚红 《科教文汇》2007,(8S):27-28
高职毕业生人文素质普遍较差,直接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本文针对高职教育实际,提出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重点应放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养成上,除在专业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外,可充分利用影视艺术手段促成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韦兆钧  谢春艳 《大众科技》2008,(11):214-215
人文关怀是德育创新的重要理念,但在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仅仅靠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构一个人丈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恰当机制,文章认为情感教育机制是人文关怀教育实现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潘岩 《科教文汇》2011,(15):136-136,145
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护理中至关重要。在护理教育中要渗透人性化护理意识,教师要成为人文精神的传播者;学校要采取建立彰显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实习教育;实施跨文化护理实践等措施培养学生具有人性化护理的理念;为护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自觉运用人文知识,实施人性化护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克俊 《科教文汇》2010,(18):175-176
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职业院校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职业院校在物理课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科学精神的实质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教育中科学与人文并重,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信息文化由于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所以体现了动态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特点,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不断变化中随时发掘其人文内涵,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胡萍 《科技风》2011,(16):228
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而且还是一门人文类学科。深入挖掘与转化高中语文教学之中的人文精神,能够提高中生们的人文素养,并使其得以终身受益。本文从在语文教材中深入挖掘人文精神、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灌注人文精神、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张洪铭 《科教文汇》2008,(36):168-168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对当前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在当前的思想政治课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的想法作了一些粗浅的阐述,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崇高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8.
中等医学教育迫切需要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论述了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应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9.
现代美术课程是人文性质的课程,美术欣赏课教学应注重体现人文性,并将教育教学活动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中发掘人文内涵。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与媒介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门高中必修的基础课程,语文课程是所有高中学生都要参与和学习的(必修内容)。高中阶段是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通过人文教育培养人文思维的黄金时期。因此,如何通过人文教育加强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程度已经成为有关部门和所有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促进人文精神渗透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