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蓉 《科教文汇》2007,(12S):174-174
赏析诗歌,首先要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读懂它的意思;其次要了解作品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最后挖掘出诗歌的“题眼”和“诗眼”。  相似文献   

2.
涂建忠 《科教文汇》2008,(35):138-138
诗歌鉴赏教学重点应是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本文结合诗歌鉴赏的理论及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提高中学生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的《江雪》被千古传唱。这首诗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和审美趣味。我们在赏析这首诗歌时,通过解读文人怀才不遇时寄情寓意的方式和内涵去领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内涵,进而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更多的领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体验。因此让学生掌握鉴赏诗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体验。因此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就成了诗歌教学的关键。“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知道学了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要学什么。  相似文献   

6.
张琴 《知识窗》2015,(2):81
死亡是生命的最终归宿,生命也因为面临死亡而精彩燃烧。面对死亡,人们总是惊恐的,但是泰戈尔却在诗歌中表达了他对死亡明朗而豁然接受的心态,他打破常规地在诗歌中解析了对死亡的理解,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和哲学意义。本文对泰戈尔诗歌中的死亡意象的分类和成因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崔允瑄 《今日科苑》2010,(2):268-268
意象是诗歌中作者借以对读者产生精神刺激的审美对象。 诗歌的总体效果是意象的有机结合,意象是现代诗的中心构造原理。Brooks Warren说:“诗歌意象是对于任何东西的感觉体验的再现”,意象不是单纯的心灵的抒发,同时也包括了形成感觉的形质。李白凤是20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中的一个独特的意象诗人。  相似文献   

8.
李梅 《现代情报》2002,22(3):106-107
诗歌欣赏的心理流程是没着心理准备、心理综合、心理效应三个不同阶段循序进行的。其特征表现为两个活动:形象思维与发散思维交叉进行的活动,审美情感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郝明群 《科教文汇》2011,(14):96-97
对于诗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最终实现,是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对诗歌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再现诗中的意境;理清感情的线索;掌握诗中的表现手法;重视诗歌的朗读。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华文学著作中的瑰宝。其诗词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隐寓了人物的生活遭遇和结局,丰富和渲染了作品的主题。"红诗"的翻译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拟从翻译美学、微观语言学角度,对戴维·霍克斯和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翻译的《咏月诗》其一的两种译文进行比较赏析,探讨《红楼梦》诗歌英译的美学价值,阐明在诗歌英译时要做到"音美"、"意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11.
唐代"鬼才"李贺创作了二百多首光辉的诗篇,其诗标新立异、风格独特,自成"长吉体"。文章简要论述了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特异的想象,奇诡的构思;幽邃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生动灵澈,神奇超常的意象。  相似文献   

12.
文章立足于教学实际,借鉴诗歌艺术形象理论,探讨了如何抓住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通过对“意境”的分析,让学生更易于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现手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女性诗歌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意象始终作为重要的艺术策略运用其中。不论是1980年代"黑夜"、"死亡"等面向躯体的意象建构,还是1990年代至新世纪以后,"植物"、"家居"等日常生活场域的智性之思,以及面向底层社会的"工业"、"疼痛"等意象所产生的切身体验,均展现了女性诗歌对意象艺术的重视与探索。意象艺术使得女性诗歌的审美日趋多元,对诗歌本体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诗歌翻译应注意意境的传达,从各个角度,采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将不同的文化意境营造体现出来,才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本文试从文体中的意象表达来分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三个英译版本。  相似文献   

15.
张妤 《科教文汇》2008,(8):183-183
英汉诗歌翻译应注意意境的传达,从各个角度,采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将不同的文化意境营造体现出来,才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本文试从文体中的意象表达来分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三个英译版本。  相似文献   

16.
钟奇高 《科教文汇》2012,(20):100-101
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至九年级每册均有两课古典诗词,编者的目的就是加强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初步的诗词鉴赏能力,所选编目大都有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精湛的语言,美好的意境和较高的艺术魅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应着力引导学生品味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高考命题对鉴赏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在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关键诗句、概括语言风格等方面设题问答.把握设题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诗歌语言鉴赏能力,有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她以其不朽著作《呼啸山庄》闻名于世界文坛.作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在其短短的一生中,她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她的诗蕴含着强烈的激情,感情充沛,篇篇都是诗人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本文从诗歌意象的角度出发分析她诗歌中以荒原、石楠、明月、愁、死亡等为形式所表现出的奇幻意象.这种意象的形成与诗人所处的环境、成长经历和自身性格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她以其不朽著作《呼啸山庄》闻名于世界文坛。作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在其短短的一生中,她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她的诗蕴含着强烈的激情,感情充沛,篇篇都是诗人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本文从诗歌意象的角度出发分析她诗歌中以荒原、石楠、明月、愁、死亡等为形式所表现出的奇幻意象。这种意象的形成与诗人所处的环境、成长经历和自身性格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王维和华兹华斯的诗作中不同意境的对比,主要分析了王维和华兹华斯诗歌意境中的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