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世界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的社会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与商业活动、经济信息更加紧密相连。经济信息大爆炸使得经济新闻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又因为经济新闻中所独有的情报性、行情性和与大众生活的贴近性,而使得大众对它倍加关注。这就给经济新闻的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百姓了解政府当下政策方针的窗口,作为媒体的主要宣传平台社会新闻栏目承担着同样的历史使命。然而,无论是业内一些专业人士还是观众都对社会新闻栏目开展主题性经济报道持有一定的偏见,认为主题性经济报道就应该出现在时政性新闻节目和经济类栏目中,但笔者认为社会新闻栏目不但能够做主题性经济报道,而且还能够做好这样的报道,体现社会新闻栏目的特色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当今,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分析性经济新闻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这是因为读者了解信息的方式、关注问题的角度和了解新闻的渠道都在变。因此,当前经济报道不仅要报道动态的新闻,增加信息量,而且要在深度上做文章,多向读者提供比动态新闻更为详尽的具体的事实和背景,给读者一点思考。让读者在阅读报道时,  相似文献   

4.
程彪 《记者摇篮》2007,(6):48-49
2006年是电视专题新闻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无论是央视一些栏目的改版,还是地方台民生新闻经济专题的新生,都让观众在荧屏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尤其是电视经济栏目构架的进一步完善,充分显示出了这一专业报道方式所蕴含的巨大潜力,电视经济报  相似文献   

5.
刘琨 《新闻采编》2007,(3):9-10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头戏。过去单纯从经济工作角度去搞经济报道,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群众需要、所以经济报道必须在新的形势下有所创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新闻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多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经济报道,这是时代的呼唤。  相似文献   

6.
王海萍 《新闻世界》2011,(2):130-131
本文在对"强国论坛"某些焦点议题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从新闻文体创新与融合的独特角度探析了该论坛的意见传播策略。经分析研究笔者总结出如下策略:设置多样化的品牌栏目,通过各栏目差异化的写作风格与表达方式达到新闻文体的融合与互补;相对一般论坛重评论轻报道的做法,"强国论坛"把二者紧密结合,意见表达必须以事实报道为基础,意见...  相似文献   

7.
如何将民生新闻与经济报道有机结合,是摆在记者、编辑面前亟需破解的“考题”。衢州电视台经济信息频道从2008年开始在两者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根据频道的定位,创办了一档以“关注经济,服务民生”为栏目宗旨,以“经济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经济化”为定位的经济民生新闻栏目《经视新看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节目的收视率快速上升,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济新闻已经逐渐成为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经济信息中所独有的情报栏、行情和大众生活的贴近性,都使得大众对它有更多的兴趣,这也要求,经济信息报道在报道的深度、高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文针对增强经济报道的贴近性提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电视经济新闻、经济专题、经济事件报道的数量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提高,经济栏目的开设为经济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企业、商务、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达到了我们设置经济平台唱大戏的预期目的.如何搞好经济宣传,做好电视经济深度报道,提高传媒的引导水平,成为广播电视工作者研究的课题.那么作为县级台,如何办好经济栏目呢?  相似文献   

10.
彭燕 《新闻实践》2009,(7):52-54
在经济伞球化的大背景下,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关注程度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所加深,同时对经济新闻表达方式和表达角度的选择也有了新的变化.图片作为报道经济新闻的一种手段.同样也要随着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对摄影记者来说是一种挑战.笔者作为专职从事经济新闻图片报道的地市党报摄影记者,每天与大量的经济新闻打交道,成败得失感触颇深.下面结合个人从事报道的实践.谈谈如何提高经济新闻图片报道可读性.  相似文献   

11.
“给新闻更多的背景,给事实更多的理解”,这 是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开播前的导视语,近日琢磨起来深感创意者之高明。一个电视栏目要给予观众更多的新闻背景,那么,一条经济新闻或者一个经济专题报道,就更要突出新闻背景了。近年来,观众总说我们地方电视经济节目不尽人意,我想除了新闻选题、报道角度和事件本身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闻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也许是近十年来中国报纸最大变化之一。对经济新闻的现状,记者和读者都很不满足甚至不满意,冀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恐怕也是整个新闻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改革年代向经济新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采访者,被采访者,读者,都在思考,都在探求,角度不同,目标却是一致的:辩证地反映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以公平、透明、科学“三要素”构成的立体化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3.
正经济新闻是关于经济生活中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解读经济政策,服务经济活动,挖掘经济现象,传播市场信息,内容相当广泛。搞好经济新闻,不仅是新闻单位自身做大做强的现实需要,也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需要把握经济新闻的特殊性、规律性,顺应时代,以创新的手法,贴近读者的形式去报道。用创新思维选择经济新闻报道角度,要着重从与读者心理上的接近性、利益上的相关性两个方面去寻找,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一个经济栏目来说,经济信息是基本的报道素材,它在电视经济报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不少电视经济新闻栏目对某些重要经济信息的处理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从而淡化了宣传效果。请看某经济新闻栏目某天播出的一条经济信息。  相似文献   

15.
作为地方电视台,其核心资源就是其所在地域,而新闻节目则是一个地方电视台的核心栏目和收视率大户。可是,相比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比如,信息覆盖面狭窄;技术手段简单;重宣传轻新闻;多报喜少报忧;重共性轻个性,信息八股化;报道追风式;人物模式化;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为及时报道中央领导、广电总局、电影局对电影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全国各地的电影制片机构把握正确导向,创作弘扬主旋律的最新作品,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根据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指示要求,决定开播“中国电影报道”新闻栏目。据悉,该栏目将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我国审查通过的影片,传递电影、电视剧创作信息,影人动态,反馈电影市场信息,同时对电影界热点信息、热点新闻进行创作评论、市场评论、人物评论等新闻分析透视。该栏目以新闻报道形式播出,节目力求在重而不失活泼。电影频道开播中国电影报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闻界的同行都在探索经济新闻的改革。1981年10月,我们在全国电视系统办起了市场新闻,搞了一个小小的栏目《市场掠影》,从财贸报道的角度,对改革经济新闻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一、从共同兴趣着眼,开拓新的报道领域。长期以来,观众反映经济新闻没啥看头,认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许多媒体的内容结构设置中,科技报道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没有专职的科技记者,没有固定的版面、栏目,一些重大科技新闻、科技信息得不到充分的报道。科技新闻跟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有着较大的不同,主要是一般读者难懂。但科技新闻与其他的新闻也有共同的属性,就是可读性。所以,科技报道就要突出"翻译"和解释作用,把高科技从象牙塔拉回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虽然说经济新闻是以报道经济生活、经济信息、经济现象为主旨的,但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人,人的活动、思想和情感经常与经济活动融为一体,成为经济新闻的重要报道主体。因此,把人的活动、思想等写进经济新闻,不仅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经济生活,而且能给经济  相似文献   

20.
徐芳 《新闻实践》2001,(4):59-60
信息性和指导性的统一,是搞好党报经济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报道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毫无疑问,党报的经济报道要坚持指导性原则。另一方面,经济新闻的本质要求它要向读者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读者更需要这种含有市场信息的新闻。经济新闻的信息性要求经济报道要从市场出发,从市场角度理解新闻事实,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这篇由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稿子,在如何体现两者的统一上给我们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