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8月份,桃城区一位听众反映,自己过户宅基地的树木被原户主砍走,由于原户主有关系,乡里村里都偏向他。我们在采访村里的副支书时,对他的解释有点不认同,在提问时不由自主声音有些高,语气有点急躁,这位副支书一听扭头扬长而去,边走边嘟囔:“你们爱问谁问谁。”采访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2.
真实的遭遇     
中学时期的一位老师从家乡来,我们几个同学去看他。谈话间他对我们说:“你们都是记者,你们是我的学生,今天没有外人,我讲个真实的故事:前些日子咱家乡邻县去了一位记者,采访全县办计划生育协会的事。记者要到村里采访,县里有关部门通知了某某乡,乡里选了一个村子。其实,村里没有什么这协会那协会  相似文献   

3.
一、贺兰山下闻乡音 刚到宁夏,前来欢迎我们的自治区记协的同志就告诉我们:你们河南老乡在宁夏可到处都是啊。 可不,我们在银川住的沙湖宾馆总经理就是河南人。过了一天,大家就觉得宾馆许多服务员普通话里总带点“河南味”,一问,果然是河南老乡。 不知是出于巧合还是主人特意安排,我们采访的不少单位,介绍情况的都是河南人。往往采访一结束,我们就成了被采访的对象:河南老家现在怎么样?河南近两年发展快不快?西部大开发河南有什么新动作?等等。他们大都离家时间很久了,有些甚至是随父辈来到宁夏的,但谈起河南,他们还是那么…  相似文献   

4.
“你们都是记者,访问过许多地方,采访了不少人,今天我先来采访你们好不好?你们今天可以发这么一条消息,题目就叫总书记采访了我们。行不行呀?”在场的三十来名港澳记者和其他同志都大笑起来。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四月九日上午在中南海会见港澳记者时的一个场面。这些港澳记者是来京采访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他们  相似文献   

5.
吃龙虾     
我在小区附近开了家餐馆,水煮龙虾是我们的招牌菜,不少人都慕名而来。一天下午,从门外走进一对老年夫妇,老大爷满头银发,拄着拐杖,老太太慈眉善目。他们找好位置坐了下来,我拿着菜单请他们点菜。老大爷说:“咱们今天就吃水煮龙虾,听说这是你们餐馆的招牌菜,先来半斤。”老太太笑眯眯地对我说:“味碟里多放些醋。”  相似文献   

6.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  相似文献   

7.
白荧 《新闻窗》2005,(6):43-43
一次,在和一个朋友交谈时他问道:在这个以“读图”为主的时代里,你们创造“图”的人,尤其是生产影像的摄影记者读书吗?读些什么书?  相似文献   

8.
五年前,我到一个村子去采访,围了一大群人来看。我觉得自己成了一只猴子,心里很不是味儿。一位老大爷说:“我活了一辈子,还没见过记者同志是个啥样儿,今天开眼了。”他希望“记者同志下乡来,听听我们农民的话,看看我们农村的样,这联产承包责任制可是个好东西。”几位青年人,热情邀我们“合个影儿”,说是“让我们也光荣光荣”。当时我为此而着实  相似文献   

9.
老伴     
去年秋天采访农村公路建设时,到过太行山深处井陉县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的一位老大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0.
林天宏 《新闻天地》2010,(12):22-23
有时她们会碰到一些听起来很“雷人”的问题,比如“北京有麦当劳吗?”“原来你们大陆人也穿得这么洋气啊?”这让姐妹俩又好气又好笑。得知姐妹俩寻找爷爷的事情后,台湾几乎所有的报纸和电视台都派专人前来采访。有个记者当面感慨道:“落叶归根哪,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明白的。”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我们到一个很有点名气的团场去采访,打算搞典型报道。经过4天采访,又放弃了原来的想法。行前,我们分别向几位团领导说明不报道的原因。个别领导听了面有愠色,但多数领导表示理解,群众则给予好评。有的干部对我们说:“你们采访了不报道,是党性强的表现。如果凑合报道  相似文献   

12.
“你们在农村的通讯员,要多与农民交朋友。说实话,我们在上面,‘洋’的、‘大’的东西你们搞不过我们,‘土’的东西我们却搞不过你们。‘身’入农村,‘心’系农民是大有可为的。“这是二十多年前江西日报一位资深的记者前辈来安福县采访时,对我说起的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话。回想起20多年的新闻实践,翻阅自己在各种新闻媒体上采写的4000多篇稿件,几乎都浸满了一个浓浓的“农”字。 常下去走走 有一首歌叫做《常回家看看》。通讯员要常下基层去走走,保准你没错。我在县行政机关工作了近40年,换了七、八个单位,始终不改常下…  相似文献   

13.
采访的起点     
当我们要完成某一采访任务时,应该从哪儿起步呢?从立下并且实现“我要写出和你不一样的稿子”这么一个决心起步。我们读一些老记者采写的报道,常常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它和同一时期已经见报的东西不一样,比我们年轻记者写的东西要高一筹,这是什么原因呢?从新闻单位老同志和青年人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我感到原因之一为:前者采访的起点是“我要和你不一样”,后者采访的起点是“我要和你一个样”。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04,(6):7
近日,《今传媒》记者就“今日点击”所面临的挑战对该栏目负责人李荣进行了专访。记者:“今日点击”目前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品牌栏目。你们播出的许多节目,都曾遇到这程度不同的阻力,在重重“埋伏”中,你们实施舆论监督的信念还依然坚定吗?李荣:别无选择,义无反顾。记者:你们遭遇的“埋伏”之一是说情风,这个难题你们是怎样对待的?能顶得住吗?李荣:说情风就没断过,但近来有所减弱,其原因是说过之后,节目照常播出了,说不说情都一样,说的人就少了。尤其是过去爱“灭火”的一些部门的人,现在也不来“灭火”了。当然,我们在采访县乡基层过程中,也加强了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在报道时尊重他们的意见,尽可能的真实客观,并保持中立立场,只再现事实,不作评判,这样更易于被基层领导接受并引起重视。比如蒲城县某镇领导班子被要求财务审计一事,我们与县上多次沟通,国庆节前就已完成采访,但为了给县上处理此事留下时间余地,有意将节目放到国庆之后播出,对此事的处理解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记者:一些司法部门自定“土政策”,以行业规定为由将你们拒之门外,你们有什么办法应对这个“埋伏”?李荣:我们干脆来个不理睬,直接偷拍、暗访。你有矛,我有盾。富县法院拖欠审...  相似文献   

15.
3月16日,我在一家“打假公司”采访。一位公司职员告诉我,明天他们就有一次打假行动。 我兴奋起来:“我们能跟你们一起去吗?”“行呵,不过我们的车坐不下了,你们能自己出车吗?”“我马上联系试试,可是去哪儿呢?”“这个暂时保密,你们明天先来公司吧。” 第二天,报社派的“桑塔纳”拉着我和一位摄影  相似文献   

16.
执法者何以违法鲁驰1996年4月中旬,安徽省版权局接到一个举被电话,对在反复询问:“有人搞盗版,你们管不管?”处长夏光明回答:“当然管,你能不能说具体点?”对方说:“我说出来,你们敢不敢查?”夏处长觉得有点蹊跷:“我们是版权行政执法机关,怎么不敢查?...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安全建设由“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过渡,众多厂商和用户都把“主动防御”作为重中之重时,我们是否也曾考虑过“主动防御”离我们有多远?目前的国内市场对于“主动防御”的理解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层面呢?在对Sygate公司大中国区副总经理刘伟的采访中,我们或许能寻到一些答案,找到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8.
提问的艺术     
洪燕 《新闻前哨》2003,(1):23-23
在日常采访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形:有时,记者盯住一位被采访者,反复问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搞得双方都很尴尬;有时,记者拐弯抹角问来问去,始终不能得到自认为满意的回答,失望之余还责怪被访者头脑不灵活、不能理解采访意图;有时,记者把采访意图说出来后,干脆告诉被访者:“你必须这样说,你就这样说”......新闻同行们往往自嘲这样的采访是“诱供”和“逼供”。这当然不会是愉快的采访,更不是成功的采访。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细想起来还是记者被自己的采访意图缚住了手脚,形成一个思维定势。那么,如何…  相似文献   

19.
靳羽西同记者们在一起交谈去年7月27日至31日,著名美国《看东方》电视节目主持人靳羽西一行5人到黑河采访。我作为跟随采访的记者之一,有机会看到了她在采访过程中的一些情况,收益不浅。采访前的准备7月27目中午靳羽西一行从北安下火车,饭没吃,水没喝,接着就换乘汽车,直奔二龙山农场。稍休息一会,听了不到10分钟的情况介绍,就投入现场采访。她一针见血地问农场负责同志“你们赚钱吗?”“我们不盈利”,农场负责人回答。“这样政府就不喜欢你们喽!”“我们实行任期制,不称职就下去”。“OK”。次日,在五大连池没有听情况介绍,早晨5点80分,就投入了现场采访拍摄。并当着几百人的面,在翻花泉向疗养员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看得出来,靳羽西来访前是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的。她已经同被采访的单位很熟悉了。我问靳,您在这次采访前,都做了  相似文献   

20.
“你们真幸运,赶上了征服虎跳峡的采访!”尽管这次采访活动已经过去了很久,这样羡慕的语言,仍不时在我们耳边响起。我们刚刚进入新闻队伍,能够采访这一壮举,确实感到幸运,很可能这是我们整个新闻生涯中一段最值得回味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