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史学思潮,包括地主阶级改革派史学思潮、资产阶级改良派史学思潮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史学思潮。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注入救亡图存在的民族危机意识,传统的历史变化观点注入近代改良的社会思路,传统史学的朴素的历史观点注入了近化进化论的思想,是中国近代史学思潮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激烈地反传统的重商思想,一些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因素伴随着重商思想的发展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这些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因素,从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奠定了晚清社会近代化转型的雏形。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晚清中国开始了举步维艰的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的工商业社会转型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欧风美雨中兴起。作为新的经济因素,它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几经挫折,资产阶级的强国富民之梦破灭。学习中要注意在了解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眼于影响因素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由此把握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专题导读】 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欧美资产阶级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中获取物质力量,从文艺复兴与启蒙思想中获取思想动力,以革命与改良作为两大路径,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激烈斗争,几经曲折与反复,终于建立起以代议制为基本特点的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保障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发展。但工人阶级的民主权利还极为有限,因此有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民主政治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是封建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转拆点,作为经济关系在意识形态上最直接反映的经济思想随之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封建经济思想逐渐衰落,地主阶级改革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经济思想相继兴起,并先后处于主导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哲学史上,孙中山是第一个为实现自己的革命纲领寻找思想武器,而专门研究知行问题的哲学家。孙中山的知行学说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回声,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认识论的最高成就。一、知行学说的提出中国是带着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耻辱进入近代的。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中国资产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但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是由封建地主商人转化而来的,他们一方面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与封建制度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封建的哲学、思想、文化等社会意识也严重地束缚了资产阶级的手脚,因此资产阶级在进行革命时,总是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先进代表,但由  相似文献   

7.
论袁世凯的官为商助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袁世凯的经济思想中,官商合作即官为商助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表现有二,一是扶持周学熙近代工业企业集团以为示范,二是扶持近代民族资本蓬勃发展以增强国力。晚清中国饱受外国资本的侵略与冲击,在这种困难情形下,脆弱的民族资本单枪匹马地发展,其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具有近代意识、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过程中的开明官僚的帮助,是十分必要的。官为商助,是晚清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康有为的社会变革思想和大同社会理念进行了初步评介。指出康有为的社会变革思想融中国传统哲学变化日新的观念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理想为一体,具有变法图强、强国富民的积极社会意义。他所鼓吹的改良雏新主张。又显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同样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是儒家大同理想与西方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理念融通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爱国救亡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爱国救亡思想是在吸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把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社会政治、经济学说,以及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组织和民主制度,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爱国救亡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爱国救亡思想是在吸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把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社会政治、经济学说,以及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组织和民主制度,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 ,是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的时代产物 ,也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 ,既深受明代中叶以来早期启蒙思想的影响 ,又以西学东渐为历史前提 ,吸收了西方近代的各种资产阶级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是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的时代产物,也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既深受明代中叶以来早期启蒙思想的影响,又以西学东渐为历史前提,吸收了西方近代的各种资产阶级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教学》2005,(6):25-25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以工业化为核心。经济上的工业化引起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出现了新式学堂,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一系列的变化使中国社会逐渐转型,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抚救民放危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在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西学观、教育观、国家观以及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和全面进步,从而主导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从1840年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始终涌动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启蒙运动,然而思想启蒙的终极目的——人权觉醒、人格独立和理性自主终未达到。究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救亡引发启蒙,启蒙推动救亡,二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二是封建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近代社会现实使近代中国启蒙运动面临着强大的阻力;三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性和自身素质也影响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郭嵩焘出使英法期间对西方社会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其经济思想因此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出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思想特征,他要求转变传统的封建经济政策,鼓励私人投资,推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封建农业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变,并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17.
郭嵩焘出使经历与经济思想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嵩焘出使英法期间对西方社会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其经济思想因此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出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思想特征,他要求转变传统的封建经济政策,鼓励私人投资,推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封建农业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变,并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之后,古老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又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和发展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极大地摇撼着封建政权岌岌可危的腐朽统治。在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表现为“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的斗争,西学与中学之争。”①中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云南的近代教育事业也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它经历了一个萌发、兴起和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19.
论陈炽的生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炽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他通过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否定和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审视,提出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认为生产是“富国之源”,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农业科学技术,重视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同期的其他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经济思想相比较,陈炽的生产观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职业教育肇始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发轫于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堂,伴随着近代中国制造业的起步,为培养专门人才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堂应运而生.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创办是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产物,而又对中国社会转型给予巨大的促进和推动,加速了中国经济、国防、思想文化和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