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标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导向"模式就是以"企业专家开发"为依据创新课程体系,以企业真实场景为基础创新实验环境,以培养"双师"队伍为保障创新运行机制,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特色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和高水平专业建设速度的加快,以产教融合为载体,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势在必行。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必须把握其关键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即: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育人制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要求的双向对接;采用“双导师”制开展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学练结合”;统筹专业建设与生产实践,加快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标准,促进办学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何淑洁  孔德就  彭丽红  李鹏 《大学教育》2024,(3):119-122+127
文章以剖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农机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起点,总结了广西职业本科院校服务农机企业“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构建了能实现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校企共同体”农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并从“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路径、“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过程实施路径、“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解读该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共管、共育农机人才的具体做法。实践证明,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根据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依托行业优势,将专业链深度融入行业、企业岗位链,坚持教育改革和创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主题,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递进式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健全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妥善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衔接问题,以符合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集中在一贯制和对口招生模式,通过层层分析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构建“一个目标、双边合作、四方联动”的平台、创新“两阶段四过程”人才培养方法、建立“学习补助—奖学金—企业创新基金”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构建开放式合作办学平台,拓展学生行业认知、加强“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创新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提高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更需要学校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体现生本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特征。湖北文理学院近年实施的“21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最大限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出发点,以六个“符合”为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适应性改革,充分体现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南京林业大学林业机械学科方向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及运行为例,提出校企“四维”协同模式的创新理念,建立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运行管理机制,通过校企目标协同、过程协同、实践协同、创新协同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社会发展的,具有“绿色发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文章提升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内涵建设,发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作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的特色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是高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文章以新疆职业大学空中乘务专业为例,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提出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从企业需求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及授课方法;最后以师资队伍和实训室建设来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江苏电大构建了以“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中小企业”为宗旨,以提高学习者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重点,以增强学习者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特色,以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从而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作为职业学校德育的目标,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利用企业资源,积极进行德育的内容与形式、架构与模式、管理与评价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邓菲 《考试周刊》2013,(76):134-135
本文围绕“工学结合”、“课证融通”的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职人才培养同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为最佳结合点,探索“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的难题,确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采取相应的模式培养这样的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路,才能保证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发挥此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立足珠三角地区发展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人才培养过程管理、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四个方面着手,构建了“课内学习、岗位实践、检测服务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校内“导师制”与校外“企业检测服务站”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创新建立了行动导向的螺旋式尝试实践学习模式,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智能制造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创新变革。文章针对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差异、人才培养质量偏低、校企融合深度不足等现状,探讨了电气自动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实施模式的创新、专综课程结合的培养体系,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能力素养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创新机制,构建了依托“五新育人”“岗课证赛”实践教学进行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期为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产教融合的本质要求出发,结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经验,提出以“企业实际生产技能”指导课程教学内容,以“企业实际工序”指导课堂教学流程,以“企业工程实践”提升教学能力,以“企业生产功能”改造教学场所,以“工匠精神培育”打造教风学风的目标,以智能产品开发专业为例探索产教融合的高水平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企业获得“定制”人力资源以及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课程、实训条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绍兴市职教中心构建无界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无界化体验为目标,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一体化行动学习、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顶层设计、行动学习”的新特点,以长效机制、激励机制、协同机制为保障,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探索学生创新创业多元化路径,形成“三维无界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食品设备自动化专业群的服务域,确定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专业群“校企融合五对接”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一线五岗,岗证融通”的课程体系。通过与企业的全方位对接,学校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为企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企业为培养学生提供资源和实践就业岗位,从而达到校企共同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准确定位“大专+预备技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化课程,采取“双导师”授课、生产性实训、聘请企业技术能手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赛赛前集训等方式,有助于创新“大专+预备技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涉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学校与企业是两个具有不同第一追求目标的机构,学校以育人为第一目标,追求社会效益,而企业则以赢利为第一目标,追求经济效益;要实现两者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相对性统一,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本文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合同”的解读。对我国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型大学就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基础厚实、知识广博、学问精深、思维创新的人才,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目标,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两个“一二三”特色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一线技能人才,针对企业用人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探讨和运行“引企入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引企入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导向,以实现毕业生从学校到企业零距离对接为目标,以宽阔的资源平台、模块化的教学、系统化的实训实习等特点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