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加快。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创业,把孩子托付给年龄偏大的爷爷、奶奶代为照顾。老人们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对孩子的学习尤其是英语的学习的辅导,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造成一些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家长工作都比较繁忙,几乎没有什么时间来园接送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公公、婆婆或住家保姆接送孩子。因此,对于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内容等等,家长知之甚少,而家长们又急切地想要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有时候他们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或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询问孩子的情况,然而这些并不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出示"王牌"     
孩子考了零分,爸爸气势汹汹拿出鸡毛掸子,妈妈抱来一大摞参考书,孩子竟然理直气壮地拿出手中的"王牌"--爷爷、奶奶、姥爷和姥姥.看看这一家子,孩子不爱学习,爸爸简单粗暴,妈妈盲目加压,爷爷、奶奶、姥爷和姥姥过度溺爱,竟成了孩子不学无术的挡箭牌.如果这些家长有一点科学教子的意识,学一点教育孩子的知识,也不会陷入如此的"恶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4.
出示"王牌"     
孩子考了零分,爸爸气势汹汹拿出鸡毛掸子,妈妈抱来一大摞参考书,孩子竟然理直气壮地拿出手中的"王牌"--爷爷、奶奶、姥爷和姥姥.看看这一家子,孩子不爱学习,爸爸简单粗暴,妈妈盲目加压,爷爷、奶奶、姥爷和姥姥过度溺爱,竟成了孩子不学无术的挡箭牌.如果这些家长有一点科学教子的意识,学一点教育孩子的知识,也不会陷入如此的"恶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幼儿园个个都是小霸王,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给予过多的爱,养成不少坏毛病:任性,我行我素,无理取闹,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一种惰性。这种惰性随之带到幼儿园,老师有时也没辙,大班的小朋友吃饭要家长喂,由家长擦嘴,跌倒了要家长哄……望子成龙的心情过高。如果达不到要求就撒赖、打骂,甚至教孩子被别人打了,  相似文献   

6.
李蜀黔 《贵州教育》2007,(11):25-26
据调查,全国目前有50%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长大的,也就是说这50%的孩子在家庭中接受的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的产生原因大多是因为:父母过世、父母离异、父母在外地工作或父母工作繁忙、学习紧张而把孩子交给祖辈照管.然而,这些在祖辈教养下长大的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着任性娇气、唯我独尊、霸道蛮横、懒惰散漫、生活自理能力特差等缺点,有的孩子甚至由此发展到了危害家庭和社会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贺珍 《陕西教育》2011,(7):37-37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大部分家长都出门去打工.有的在附近.有的则在外地且常年不回家.孩子就由爷爷、奶奶看管,而老人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对于孩子的教育关心较少:在家的家长对孩子要么太严厉.把打骂当作教育;要么则不管不问.称之为自主发展.其实是放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如何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打工家庭”子女教育的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父母进城打工后……》一文后,确实引人深思。问题一:家庭教育“空档”父母打工,子女咋办?现在不少农村都是老弱病残在“留守阵地”,青壮年男女几乎全部外出打工。谁来监护、管理孩子,便成为首要问题。据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管理者多半是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部分老人对“隔辈”子孙疼爱有加,管教自然成了问题。也有些老人颇为严管,怎奈教育方法已陈旧,好心并没有得到好报,不少孩子一听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唠叨,转身就走,半句话也不愿听。更有甚者,“你要我朝东,我偏向西”,逆反心理非常严重。可怜这些老人望着孩…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可是在广大农村中80%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困难和影响。这些被父母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大部分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领养或代养。这些隔代的家长们有的年迈,有的忙于农活,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业、亲情及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王巍玲 《海南教育》2014,(20):93-93
[题记]2011年我响应教育局的号召来到高区初村小学下乡支教,该校学生几乎都是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家长一般都在镇上的厂子里打工,有的家长加班很晚才回家,等到回家的时候孩子们几乎都睡了,所以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照顾好自己的孩子。还有的家长甚至连字都不认识,更别说给孩子辅导功课了。再就是留守儿童的生活仅依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所以学生只能靠着老师在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学周刊C版》2016,(26):5-6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家庭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都希望子女跳出农门,但教育孩子的方法欠缺。有一部分家长常年在外打工,还有一部分家长经商,没有时间管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看孩子,很少和孩子交流,偶尔有时间回家看看孩子,不是指责就是打骂,反而适得其反。在实践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教育方法,使家校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12.
代代相传     
在我的橱窗里,珍藏着20年来的《小学生语文学习》。我看着它诞生、成长、发展……每次阅读,都给我以欢喜和启迪,它是我教学上的良师益友。我把它介绍给学生,学生说:“太棒了!我有了一位帮我轻松学语文的好朋友。”我把它介绍给家长,家长说:“太好了!我有了一位辅导孩子学习的好帮手。”20年过去了,我们的橱窗里,依然珍藏着《小学生语文学习》。不同的是,我和家长成了爷爷、奶奶,学生成了爸爸、妈妈;相同的是,我们都把《小学生语文学习》传给了儿子、孙子……它像火炬,在我们中间代代相传,熠熠生辉。谨献《小学生语文学习》创刊20周年。代代…  相似文献   

13.
<正>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一)家庭教育缺失1.现在家庭中孩子越来越少,"421"家庭模式使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或主角。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后果是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百依百顺,养成了孩子怕苦、怕累、骄横跋扈、唯我独尊的性格。2.家长无精力和实力关注孩子学习。很多农村家长除了种地,大部分时间靠打工补贴家用,他们经常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有的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半载也不回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就是指那些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经商或者学习,把孩子留在家乡,托亲属或他人照管的未成年子女。这些孩子的状况不容乐观,对实现教育公平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笔者所在乡镇的农民群体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离开家乡外出务工,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照管。由于长时间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受到了很大影响。调查发现,我校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较差,厌学情绪严重。针对以上情况,学校由我负责组织三年级的科任教师组成课题组,跟踪调查本年级的留守儿童,并对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行了3年的研究与探索,采取了相关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经济差异不同,大量务工人群挤往发达城市,导致留守儿童明显增加,留守儿童爆发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在家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照管,年龄小,明辨是非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沉默寡言,他们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纪律较差,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不能按时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这些学生在学校的时间长,所以教师的教育尤为重要,教师用心的教育能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晴空。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型劳动力就业模式的改变,使得农村、城郊以至于城区的许多青壮年背井离乡,去沿海打工,留下许多学龄期间的孩子在家乡读书.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这些学生大多由他们的爷爷、奶奶代管,这便是近十年来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奇特现象--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思维保守退化,活动能力降低,除了照顾饮食起居外,对孩子的学习、价值观念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没有多少影响力,孩子们行为失范,思想情感没有寄托,学习没有动力,对外界封闭感和叛逆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正【题记】2011年我响应教育局的号召来到高区初村小学下乡支教,该校学生几乎都是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家长一般都在镇上的厂子里打工,有的家长加班很晚才回家,等到回家的时候孩子们几乎都睡了,所以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照顾好自己的孩子。还有的家长甚至连字都不认识,更别说给孩子辅导功课了。再就是留守儿童的生活仅依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所以学生只能靠着老师在教育。【思索】我在想,如何把每天的作业告诉家长,而且还能  相似文献   

19.
在密云县大城子中学,有这样一个"苦"孩子,她叫许莲花。很小的时候,她父母就离婚了,而爸爸长年在外打工,她就只能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都是农民,年事已高。奶奶身体不好,患有哮喘病和糖尿病,一年要住两三次医院,地里的农活都落在爷爷一个人身上。  相似文献   

20.
在韩国人的餐桌上,一般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坐在那里,等着孩子给他们盛饭。韩国的家长们会吃得心安理得,而为他们服务的孩子也会忙得兴高采烈、神采奕奕。有些爷爷有饭后喝茶的习惯,妈妈倒好茶后,也会让孩子双手捧茶,小心翼翼地给爷爷敬茶。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