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平杰 《物理教师》2009,30(6):40-41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课程变革,它“不仅涉及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等表层问题,更涉及课程思想、价值观、文化传统、行为习惯、教学生活方式等深层次文化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课改确确实实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但是,“是不是”与“能不能”毕竟是两码事.能否真正“突破”是需要很多相关条件的,尤其需要将这些条件加以有效整合.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绝不只是操作层面上的理念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们整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和思维风格.在这里笔者只想换个角度,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一番新课改.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彻底变革,教师是新课改的主体所以教师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课改的成败。这就决定了教师的素养在新课程实施中的特殊意义和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投身新课改的一线教师,笔者深刻认识到:新课改既需要教师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去创新和摒弃,也需要教师的坚守。坚守独立思考。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反对一味固守传统、拒绝接受新思想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05,(8A):96-9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中占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常青 《江西教育》2006,(11):29-30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许多研究表明,在性格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一、家庭教养对儿童性格形成起奠基作用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的要求、社会意识、道德、观念等往往是通过家庭而起作用的,家庭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家庭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它的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对孩子…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其核心是"探究性学习",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理念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句话,新课程改革它需要教师角色的创新,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也就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通过自身的实践,笔者体会到新课改下,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能动地调节和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和广博的知识体系,能够拥有创造、更新、应用规律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具备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8.
当代教育已经否定了传统教学中教育者视教材为“圣经”的教学理念,一时陷于迷茫的教育者应更好的“反求诸己”,用诠释学的素养来充实自己。现代诠释学启发教育者以更开放的态度,从历史的角度对待教材;注重师生“视域的融合”,重视意义的生成性、创造性;注重对师生"先入之见"的接纳,重视教学的主体参与性;重视意义对现实和将来生活的关照,注重教学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9.
郎华儿 《江西教育》2006,(21):29-30
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在《教育哲学导论》的结尾处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惟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教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无所适从。”这是一段非常经典的论述,它突出了教育哲学对于教育者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教师。但是,教育哲学的重要性并未在教师教育中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哲学成为了理论工作者的事,没有显示出它在教育实践、教师成长中的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关注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教育的改…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哲学素养是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的哲学素养对教师自身生命质量、个体发展、精神世界的构建及其专业智能、专业伦理、专业信念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正确地认识哲学、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和高度的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主观条件,良好的社会和工作环境及教师教育是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客观条件。教师哲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育实践中坚持不懈地修为涵养。  相似文献   

11.
12.
课程改革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创造的教育改革,其决策在政府,执行在教师。没有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就没有新课改的顺利发展和有效实施。新课改需要“新教师”,教师要参与课改,必须更新观念,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那么,到底“新”在何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管见。  相似文献   

13.
14.
一、素质教育溯源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号召,以适应新世纪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不少人对素质教育的根源知之甚少,有人认为素质教育的思想是从西方引进的教育新理念,还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产生于当代的新教育思想,其实,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素质教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师需要人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我国不仅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此也引发了教师教育的新一轮改革——教师专业化改革,“如何培养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优秀教师”,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其中, 培养并提高现代教师的人文素养, 就成了当前教师教育的要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创新”成为教育中的关键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因此,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体系,必须加强对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教师创新素质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教师的创新素质应以创新能力为主,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应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得具体操作层面的东西不解渴、不透彻、不深刻,他们开始寻求一种更深层的东西。这种深层探索的主要工具或者说手段就是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中英教授呼吁,教育哲学应当成为教师成长和实施教育行为的重要精神资源!记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教育是由无数琐碎的小事构成的一种具体行动,而哲学则是形而上学的抽象理论,它们之间似乎没有太多的联系。教育真的需要哲学吗?石中英: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告诉我们,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这个原理说明在具体事物中间有着一般性的知识假设、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做到重塑自我、重构课堂、重建教学的新型教师。“新课改”需要新教师去完成,新教师需要新理念去武装,领会新理念,打造新教师。  相似文献   

19.
关注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根据新课改视野下教师专业基准的要求,从观念意义、政策体制、教师个体等层面予以整合策划,进行全面协调、优良改革,使小学科学教师实现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语文教师基本上都是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也不乏专业理论素养,然而有些语文教师的语文课上得枯燥乏味.学生厌学语文。这一现象透露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即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身上还缺少一种什么。依我所见,缺少的恐怕是一定的艺术素养。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问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语文教师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才能创造出教学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