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0年以来全球教育发展缓慢,且各国发展速度不同。普及基础教育仍是发展中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亟待实现的目标。这与近年来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催化作用的研究发现形成鲜明对照。本研究基于一个新构建的教育数据库与1950—2010年的国民账户数据,采用不同的方法与若干国家案例,估计与人力资本积累缓慢相关的收入损失及其对公平的影响。研究还基于各国过去与未来加速人力资本积累的假设,推算了1900—1950年与2010—2050年的情况。研究发现,以人均收入表示的福利损失至少为7~10个百分点。此外,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对于减少收入不平等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Rolland Paulston 《Compare》2000,30(3):353-367
The study is organised around three questions, i.e. (1) how have comparative educators, and relate scholars, used their creative imaginations to construct new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ways of representing changing educational phenomena and relations? (2) what genres and forms of representation have been appropriated or elaborated and how have these code choices influenced ways of seeing and thinking? and (3) can this self-reflexive history of imagination in practice be patterned as an intertextual field of difference, as a comparative cultural map that may help to open new vistas into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In this, my desire is to move beyond the sterile polarities of modernist rule-making and poststructuralist nihilism in knowledge work. Here I should instead like to privilege a hermeneutic of imagination with its power of disclosure, which I believe marks our basic ethical ability to imagine oneself as another. Two figures and two tables help to visualise my argument and summari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理性的角度看,异化在人类进化的特定时期,对人的理性生命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发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从与人的同一,经历对人的异化,最终要实现向人的回归,这是教育早就“注定”了的发展轨迹,是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在教育中的体现;而且,教育与人及其生活,从最初的同一,到最后复归同一,不是无意义的循环,而是一种辩证的回归,是在扬弃了各阶段的悖理性之后所达到的更高层次上的同一,蕴含了“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4.
过去30年,我国的成人教育研究活动可分为一般性研究和学科性研究两类。前者以社会变化及其与成人教育的相关,以及成人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为主;后者则以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研究为主。时至今日,成人教育研究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又开始面临外部环境和内部问题凸显的双重挑战。而经过分析,我们又对其新的研究取向与论域选择、研究主体与人才培养、研究方法与学科建设等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5.
教育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教育产业的认识,仍是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认真研究与探索教育产业的形成及其发展,是关系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事。 一、教育产业是一个历史范畴 发展教育产业,着实议论了好一阵子。至今还没有完全平息或出现统一的迹象。若细究其因,在这种议论纷纷的背后,根子还是在于人们对教育产业能否成立,或者说教育能否成为一个产业,表示出重重疑虑。勿庸讳言,在当代国际产业经济学界,其所指产业,的确不仅仅指工业或商业,而是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不仅如此,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它与市场是一个同义语。由此不难理解, 相似文献
6.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回顾了过去2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研究的成就,分别就7个领域中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包括教育投资的总量和比例问题、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问题、多元化筹资体制研究、义务教育投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义务教育成本与家庭教育负担、义务教育投资的效益与效率问题、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研究。最后对于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校心理辅导: 历史、现状、动向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校心理辅导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辅导内容、辅导方法和辅导人员上都已经非常成熟。近年来,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出现了发展性心理辅导全面渗透、系统合作、参与特定文化咨询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新动向,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探索试点期、开始起步期和改革发展期。探索试点期具有内生型发展、浅层次、面窄量小等特征,开始起步期具有内生型向外生型转变、系统性和初具规模等特征,改革发展期具有以外生型发展为主、系统创新和快速发展等特征。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今后一个发展时期,要深入学习并领会2013年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客观认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准确把握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发展内容和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
自教育研究引介实证方法以来,教育实证研究历经纯定量、定量为主、定量与定性并存的三个阶段。因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范式存在差异,故学界对教育实证研究的内涵的认识存在分歧,并提出两种不同的研究过程。为避免出现运用因果关系解释教育现象的弊端,学界主张采用教育实证研究推理元模型。因哲学研究和实证研究各有优劣,故学界对教育实证研究适切性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针对争论,建议运用混合方法开展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12.
微电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兆辉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2):30-34
本文从微电子技术产生的背景、过程、取得的巨大成果及目前发展的不利因素介绍了微电子技术的历史和现状;从前沿技术方面介绍了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介绍了中国在微电子技术上取得的成果和尚且存在的许多问题,并阐明了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微电子技术。 相似文献
13.
跨越与发展——主观幸福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元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
幸福是人文知识的核心命题,心理学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类幸福。主观幸福感研究始自上世纪60年代,研究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部机制,从哲学思辨转移到科学实证,从理论研究转移到社会应用,从学术研究转移到幸福感提升,激发当代“幸福革命”。早期重点是调查幸福感,主要是沿着入口统计维度进行实证调查,侧重比较不同群体的幸福感差异;中期重点是解释幸福感,理解幸福感形式的内部机制,主要有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两种理论框架;近期重点是侧量幸福感,更加重视幸福感理论与测量的互动,建构出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三种测量模式;现代的重点则是应用幸福感,融入社会发展体系,成为重要的社会指标,具有诊断、调整、互补、发展功能;未来的核心是提升幸福感,力图把幸福感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充满温暖的幸福体验,实现人类幸福的最大化,创造幸福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Amy Cutter-Mackenzi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13,44(3):165-178
The Waste Wise Schools program has a longstanding history in Australia. It is an action-based program that encourages schools to move toward zero waste through their curriculum and operating practic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review of the program, finding that it has had notable success in reducing schools’ waste through a “reduce, reuse, and recycle” (or “three Rs”) approach. Since the program's conception, an evaluation process has continually occurred alongside the actual program. This report presents the most recent program evaluation results: a 2007 statewide survey that was administered to 1,015 primary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 The article outlines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Waste Wise Schools program and, in doing so, discusses the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school-bas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In particular and of most significance, the findings reveal a growing sustainability culture in Australian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俄罗斯历史中的教师教育、师范人才培养体制、教师培养标准、教师业务进修和再培训体系进行研究,阐明了俄罗斯师范教育的传统和俄罗斯师范体系改革的现状及其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菲利普·G·阿尔特巴赫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4-26
研究型大学作为一个复杂的机构肩负着多种学术和社会责任。它们不仅是服务于文化、科技和社会的国家大学,同样也是引领全球智慧与科学走向的国际机构。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地位早已被广泛熟知,但是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复杂性以及建立和支撑它们所需要的资源。研究型大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这主要来自于市场化的压力,维护自身自治地位的压力和掌控重要学术决策权的压力。稳定的资金支持是一所研究型大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Muriel E. Hamilton Mary A. Roach David A. Riley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03,30(4):225-232
Over the past 4 decades,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struggled to overcome obstacles to active parent and family participation, especially in the wake of recent welfare reform guidelines requiring parents to work outside the home.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vision and activities of four Wisconsin Early Childhood Centers for Excellence, which offer family-centered services along with services to young children. Using various strategies, these programs have empowered parents and strengthened bonds between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Their success suggests that new models based on family-centered goals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相似文献
19.
订单式教育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短期培训教育模式的演变过程,提出了订单式教育模式的概念,分析了订单式教育的特点以及订单式教育与普通职业教育的关系,根据我国教育必须适度超前发展,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构想,展望了订单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高峰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13-20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工程科技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国的核心竞争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表现为教育规模快速扩张,教育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教育投入大幅提高,教育质量有所提高,教育教学改革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不断推进。同时,我国工程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供需之间存在矛盾、学校发展目标与模式趋同化、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教学体系不适应工程特点、创新与创业教育重视不足、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薄弱。未来将多管齐下,改善上述不足,提高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