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2.
刘庆邦成长小说的特异之处在于其并不刻意追求社会政治内涵,而是真正地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作为小说叙述的重心,尤其擅长于对青少年独特的心灵世界作精细的描摹,以及对诸多平凡琐事仪式意味的开掘,具有明显的诗性品格,同时又不乏深厚的现实底蕴。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刘庆邦的柔美小说文本的分析,揭示出刘庆邦的柔美小说在对中国田园牧歌型抒情小说风俗民情的描绘,田园牧歌情调的营造,人性美的讴歌的承续上,又表现出追求情趣美、趣味化等新特点。并结合作家个性和时代潮流对这种新变作出了分析,指出刘庆邦的情爱小说是中国田园牧歌型抒情小说在商品化大潮冲击下继承传统的同时而主动作出的调适:由雅向俗,从高品位的审美趣味的追求转向世俗化、大众化趣味的迎合。  相似文献   

4.
躲不开的悲剧--试论刘庆邦的矿井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刘庆邦的一篇短篇小说名来命名,是想说明其矿井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刘在邦的小说书写了煤矿工人的坚忍与悲命。另外,矿井,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其间的人物向往着城市而又被城市所疏远,反叛了农村却又依恋于农村,在身份认同中寓含了悲剧。再者,在小说的写作中,刘庆邦由于应俗而倾向于性与暴力,致使文章失美,其小说创作的命运结局也许只能是一出“躲不开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起,刘庆邦的文学书写就一直充分体现着一位知识分子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将创作的视野投向乡村与城乡的结合地带——矿区,视乡民与矿工为小说的主角,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呈现着他们的人性景观。  相似文献   

6.
7.
纵观刘庆邦的小说创作,其从独到的人性视角,用其发自人性深处的价值评判标准,怀着无限理解、悲悯和宽容之心,抒写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父老姐妹以及矿井下"走窑汉"兄弟们悲喜交织的苦难史、精神史,谱写出一曲曲人性至善的城乡生活乐章。  相似文献   

8.
王蒙小说中的准自传型主人公叙述视角往往具有双重性,即一个是追忆往事的主人公的视角.一个是被追忆的主人公在当时正在经历往事时的视角。这两个视角是成熟与幼稚、超然事外与不明真相之间的对比,于是构成叙述张力。由于主人公视角的双重性,就使这个视角同时成为叙述人视角;由于主人公的准自传身份,实质上又折射出作者的声音。这样,王蒙的小说就成为由两个世界叠加而成的立体世界,一个是作者所在的现实生活世界,一个是虚构的小说世界。这两个世界的相互审视,就使王蒙小说具有了历史的纵深感。  相似文献   

9.
刘庆邦小说创作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冷到热的过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事实上,近年来刘庆邦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作家.但既有的研究并没有从文学史意义上对刘庆邦做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这与学术界的某种偏向有关,也与刘庆邦小说创作的局限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秦文君的小说创作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极有影响.通过几部小说的比较,探求其作品在形式方面的革新及革新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震云是世纪末文坛为数不多的坚守文学精神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具有强烈而深刻的批判精神。其批判精神贯穿始终,且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对具体人和事的批判,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是对人类全部生活的全方位的、宏观并深入到本质的批判,体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属于现实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合题时代下的丑学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异化的现实下 ,丑以其最本真的状态由边缘走向中心。丑学时代来临时 ,最先在文艺领域找到了突破口。丑学的发祥大约始于 1 9世纪中叶 ,卡尔·罗森格兰兹的《丑的感性学》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丑在西方长期处于自救的状态 ,而在东方华夏文明中 ,我们看到了一种更加合理的感性观。尽管 2 0世纪中叶以来 ,美学走向合题 ,但只有予丑以关注才能有助于感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中原地区的广大农村,自汉至今两千年来,“王莽撵刘秀”的传说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些故事大致分为“遇难呈祥”、“天保地佑”、“感恩相报”、“历史遗迹”等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4.
从唐人女侠传奇到21世纪女性武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人女侠传奇中最有光彩的是“历史宏大叙事”,代表作为《虬髯客》、《红线》、《聂隐娘》等,女侠成为作品的第一主人公,女侠形象具有明显的叙事主体性。21世纪大陆新武侠出现了“女性武侠”的新潮流,其庞大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使之已经成为大陆新武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人女侠传奇到21世纪女性武侠,其女性的主体性一脉相承,21世纪女性武侠完全可以从唐人女侠传奇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15.
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实生活,她尤其关注处于边缘地位的黑人女性的心理体验。文章选取莫里森作品中最为典型的三位黑人女性,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揭示莫里森关注的"丑女人"的真正含义:那些被认为是"丑女人"的黑人女性其实就是最美的女人,因为她们是黑人自我的代表者、引导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6.
报告总结了内江师范学院首届教学科研工作会以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整合、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明确了内江师范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提出了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东汉时期,许慎、高诱先后为《淮南鸿烈》作注。但至迟在宋代,二注已难见完帙且彼此相溷。有清一代,考据之风影响所及,治《鸿烈》者指不胜屈。刘文典的《淮南鸿烈焦解》钩沉抉隐,绳贯珠联,汇集了清代以来有关《鸿烈》校释文字;系统而完整地爬梳了《太平御览》、《文选》注等几部巨著,以征异文,辑旧注,更加以校订考释。较之于庄逵吉、王念孙、陶方琦、愈樾诸家,《集解》的校对功夫尤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将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必须不断完善高职毕业生向普通本科院校转学的制度,提高学生质量.完善转学制度需要政府、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发挥其宏观与监控作用,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则需要提供转学服务,并加强两类院校之间的合作,实行学分互相认可,并为转学工作提供必要资源保障.另外,高职院校必须将转学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其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这里以心理学理论的分支--人格心理学为依据,从内因--生理因素的失衡以及外因--社会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阐述了爱德加·爱伦·坡的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男主人公罗德里克·厄舍从灵魂到肉体逐渐走向毁灭的原因和过程,强调了一个人生存的环境对其健康心智的发展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艺术家的艺术行为以物质力量损害了他人、自己和社会,是物质性恶艺术,以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造成伤害,是精神性恶艺术.恶艺术被大量炮制,一是因为它的震撼与吸引能为艺术家带来名利双收,二是艺术家迷信道成肉身的救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