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看到某行刊物上刊登了这么一道中考试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够表示相同语意的一组句予是( ) A.戏园里好热闹。 戏园里好不热闹。 B.他差点儿踩着蛇。 他差点儿没踩着蛇。 C.我好容易才学会游泳。  相似文献   

2.
3.
“导读”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改革的突破点 ,也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全方位地进行了“导读”教学实践 ,效果明显。一、教学内容 ,是实施“导读”的基础“导读”是指在教师科学地引导和指导下 ,学生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系统地阅读书本的过程。而“导读”又必须以教材为文本来实现 ,因而 ,着眼于“导读”的课堂教学 ,就需依据教材精心确定“导读”的要点 :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 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内在联系 ;3 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 ,实现两个同…  相似文献   

4.
“转注”是在象形、指事、会意之字的基础上增益形符或声符而孳乳新字,因此它是一种造字的规律。“转注”不仅是造字规建,而且是造字法由“依类象形’过渡到“形声相益”的津梁。转注字不同于形声字、亦声字、区别字。  相似文献   

5.
对"通感"的辞格说、非辞格说分别进行归纳;结合语料,提出应将"通感"视为辞格,但宜换称"移觉"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博士后"的意义相对单一,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误解:把"博士后"当成学位;把"博士后"理解成"博士的妻子"。前者为常识性的差错,后者是由于不了解繁简字、历时观念缺失造成的误解。"博士后"是一个通用称谓的名词,句法功能多样。既可用于"博士后+专名"的一般语序,也可用于"专名+博士后"表尊敬的特殊语序。  相似文献   

7.
“连语”,本作“謰语”。明代方以智《通雅》卷六《释诂》曰:“謰语者,欢声相转而语謰也謱。”《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谓:“謰语,指两个字合成为一个词,不能拆开来讲。……謰语现在通常称为联绵词或联绵字。”又谓:“联绵字,两个学联缀在一起不能分开来讲的双音节词。”但我们观诸清代研究连语的集大成者王念孙、引之父子的著作,则不难发见连语并不等同于今之所谓联绵词。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六·连语》条谓:“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其举证如《严助传》:“今闽越王狼戾不仁。”颜师古注:“狼性贪戾。凡言狼戾者,谓贪而戾。”念孙案:“师古以狼为豺狼之狼,非  相似文献   

8.
岳泽和 《语文知识》2000,(10):26-27
在汉语中,有时为了节省文字,或是为了协调音节,便用一个单音词替代两个单音词的意义和作用,这种兼有两个单音词的意义和作用的特殊的单音词就是“合体词”。“合体词”可分为合音词和合义词两种。合音词的读音是它兼有的两个单音词的古音的拼合。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10.
范读是朗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得力手段。而有的语文教师仅重视让学生读,忽视了教学性范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明确范读有别于其它朗读,没有掌握范读的一般特点及技巧。教学性范读不同于广播员的播音性的播读,不同于  相似文献   

11.
“假借”是在“依声”借用字的基础上“托事”——即增益表义偏旁而产生新字,因而它是一种造字的规律。假借字不同于形声字、转注字和通假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专门就中国古典文艺中的重要概念“神韵”展开研究,探讨了它的起源、发展情况及形成“神韵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教书育人”概括了全部教育、教学活动,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曾有无限工作可做。这里仅就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约略地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 教书育人是教学活动的本体与作用问题,教书就必须育人,非主观之要求,实客观之必然。古今中外,教书而不育人者,未之有也。教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总是由人进行的,而任何传授知识的过程无不渗透着传授者的思想认识和感情。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塑造青少年的灵魂的,教师的教学内容犹如作家的作品,凝结着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授业”中部包含着“传道”,只是教师所奉之道不同,授业中所传之道亦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  相似文献   

15.
“变文”就是“文不同,互相通”(孔颖达《书·尧典》注),“变词以成文”(王筠《说文句读》),也即是将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语分置在语位相同的句子中来表达。古诗文中“变文”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是同义选用如: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捅蛇者说》)“殚”、“竭”变文,都是竭尽、用完之意思。  相似文献   

16.
掌握词义系统的关键在于辨识词的本义。汉字的形体同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对于辨识汉字所标记的词的本义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汉字形体结构的规律。汉字不是某一个人或少数人在短时期内有计划地制造成功的,所以,没有也不可能事先定下一些规则,然后再按这些规则去造字。但是,人们可以  相似文献   

17.
“勋官”,又称“勋”,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的一种。它是为奖励有功人员所定的称号,其制滥觞于北周,本以奖励作战有功的将士,后渐及朝官。北周时,“柱国”为其最高等级,如著名的“八柱国”执政即是。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体叙事诗《木兰辞》中,也有“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句子。对此句,一般注家的解释过于简略,对古代勋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这种制度在不同朝代的异同,均未详述,不免给人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18.
“互文”作为修辞学术语,始见于唐代贾公彦的《仪礼注疏》。他说:“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日:‘互文’”。这是我国典籍中最常见到的互文的定义。审贾氏之言,“互文”之谓至唐时已被广大学林中人所公允了。作为古汉语的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礼记·礼运》中“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经传释词》就说“用亦由也,互文耳。”并把“互文”归为训诂学的“互训”。实质是避行文而在同一语境中换用成同义词,即所谓“同义互训”,例子最明显的莫过“弹其地之出、竭其庐以入”中的“弹”和“竭”。为什么要抽换词面呢?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得好,不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中,出于修辞的需要,有少许实词临时变性活用。这种故意巧妙地把甲类词当作乙类词来用的修辞方法叫“转品”,也叫“转类”,又叫“活用”转品修辞方法,或使语言幽默诙谐,或令字面新颖别致,或让笔调轻松愉悦,或叫文风尖锐犀利。简言之,转品能增强语言的艺术魅力,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兹举数例,略加述说。①喂,请问“艺术细胞”,你把子弹艺术到哪里去了?(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句子虫的“你”,指代战士段雨国。段雨国来自厦门市,自命是连里的才子,妄想当中国的雨果,他看不起农村入伍的兵,认为他们没有半个艺术细胞,于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欣赏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时,经常听到有些青年朋友对剧中封建官吏身上所穿着的红红绿绿的官服不明底里,困惑地问这问那。感此,本文拟就“品服”作概略说明。所谓品服,又称品色衣,是一种用服装的色彩来区别官吏的品级等第的官服。这种将服色与官吏的品级等第联系起来的官服规制,始自我国隋代。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记载,隋大业六年下诏:“从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