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教学小说文本,教师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需从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入手。细节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处境等方面的重要方法。课例呈现教学片段(一)师:“榜文”是什么意思呢?你们预习过的。生:指旧时官府张贴的文告。师:这告示上大致写了什么内容呢?你们现在翻开书,把相关的话找出来。  相似文献   

2.
契诃夫是短篇小说大师。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他主要提出四个观点:一是运用个性化的行动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而不主张用心理描写;二是要写好群像,不要只突出个别人物;三是只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四是只写能突出人物主要性格的细节。  相似文献   

3.
《史记》是古典文学写人艺术的先河。其写人艺术主要体现在“三精”上。一是取材精炼,选取典型事件和典型环境塑造人物形象;二是手法精妙,在对比中彰显人物个性;三是刻画精致,从行饰、语言等方面剖析人物心理。于后世小说人物的类型化、个性化和心理化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人物命运的设置与安排,是小说写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安排人物命运的重点,却在于其生命的支撑点上.本文探讨的便是人物生命支撑点的选择、设置,以及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发挥的作用。懂得了这一点,便懂得了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塑造出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笔者认为:单凭作者的恣意想象,或机械的自我复制,是不可能产生可信可爱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的,作家只有满怀对人物的爱,设身处地,为人物动心;正直真诚,为人物解困;尽心尽力,为人物开掘,才能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塑造出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笔者认为:单凭作者的恣意想象,或机械的自我复制,是不可能产生可信可爱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的,作家只有满怀对人物的爱,设身处地,为人物动心;正直真诚,为人物解困;尽心尽力,为人物开掘,才能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的核心问题,中国当代小说因作者缺乏对人物的尊重和同情,塑造的人物或是作者恣意想象中的人物;或是作者随意驱遣、摆布的玩偶;或是作者机械的自我复制,缺少可信可爱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小说教学中的人物刻画石嘴山矿务局教育处崔来宁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小说创作一定要写好人物。文学史上大量事实证明,人物塑造得成功与否,往往成为一部小说能否成为优秀之作的关键。教学小说.不能忽略人物刻画,下面就小说刻画人物的几种主要方法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波 《考试周刊》2011,(12):59-60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小说是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或表现人物心理,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环境、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小说构思和结构的轴心。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中心任务。鲁迅的小说《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劳动妇女的悲惨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呢?一、通过典型环境关照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11.
小说三要素分别是环境、情节和人物,在某一种程度上,环境和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而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或反映现实生活,从而反映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多种,这需要教师去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既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又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似的作品,具有及其博大而深厚的内涵和光芒四射的艺术成就.它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即是主要成就之一.三国演义总共写了一千二百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大约一千人.堪称古代小说中写人物最多的名著.书中人物或奸或善或英武或苟且,良莠并存,神形各异.作者呕心沥血地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流传千古的典型人物,为后世人物形象的塑造树起了一面鲜亮的旗帜.  相似文献   

13.
<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核心是塑造人物形象。学习鉴赏小说就要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人物的活动背景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活动的人。小说的环境还包括与人物及其行动有关的特定的环境氛围。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的死用的是反衬。色调是低沉与凄凉  相似文献   

14.
《儒林外史》描写了一批受科举制度和八股文毒害的文人士子。通篇写士,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出封建末世"士的人间喜剧"。儒家思想贯穿整篇作品,但我们仍然能从作品中看到道家的影子。不论是从小说的主题创作上,还是从小说的人物创作、表现方法上,我们都可明显地看到道家思想的影响无处不在。文章主要从人物创造角度看道家思想对其的影响。道家思想赋予了作品中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或豪放豁达,或淡定宁静,或深密沉稳,塑造了一批熠熠闪光、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故乡》是初中语文的传统教材,小说主要写了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和“我”。在课堂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往往只注意对闰土这个人物的分析,却忽略对杨二嫂这一形象主题意义的开掘。主题是通过人物形象展现的。在《故乡》这篇小说中,重点写了“我”童年时代和少年闰土的愉快的交往以及20多年后“我”回到故乡与闰土重逢的场面。通过闰  相似文献   

16.
张利珍 《学语文》2004,(6):17-18
在语文阅读中,小说是最受欢迎的文学样式。任何一篇小说都是通过生动曲折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它容量大,与现实生活贴近,因而深受读者喜爱。写人是小说的主要任务,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读罢一篇小说,文中那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无不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歧路灯》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此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独特性,败子及浮浪子弟群像,填补了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类型的某些空白;二是丰富性,同类群像如此之多,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没有过的;三是鲜明性,一些反面人物、小人物个性鲜明。作者运用了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心理描写、矛盾冲突及对比手法等高超的写人艺术,塑造出如此众多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8.
小说以人物形象为基本构成因素,主题思想是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的,因而小说教学应注重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了解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即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物  相似文献   

19.
小说是情感的审美存在形式,所以小说教学只是讨论人物形象是远远不够的,而应通过人物形象的讨论,探究人物命运的变化轨迹,窥探心灵世界的丰富与诡异,隐喻人生或揭示世界,这才是深刻的. "裸读"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在不要过多依赖背景材料的介入或是主题先行,而是要把握小说情感立场内隐的特性,从其言语方式——人物的话语方式、具体细节、文本空白甚至隐喻等处入手,进行内部解读. 一、注重言语的表现 1.找到不动声色下的潜流. (1)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 小说不直接发表看法,只陈述事实,只在事实中塑造人物,只有事实是永恒的.所谓小说语言"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这是小说的"皮里春秋".理解经典小说的这种特点,有助于我们分析人物形象.比如在《范迸中举》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材料"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评《儒林外史》细节描写"后组织讨论:  相似文献   

20.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典型的人物形象既有鲜明的独创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既有鲜明、突出的个性,又有深远、广泛的概括性,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鉴赏小说,必须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①分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小说主要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来揭示主题的。②指认并分析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手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④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认识小说中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