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俄罗斯文学有兴趣的读者,大约都是知道或听到过所谓“别车杜”的说法。这一称呼乃是指俄罗斯19世纪著名的“三大批评家”:别林斯基(1811-1848),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杜勃罗留勃夫(1836-1861)。他们在哲学、美学、批评方面的理论建树,倍受世人与后来者的仰视。“三大批评家”中,车尔尼雪夫斯基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他不仅是位大批评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长篇小说《怎么办?》(1862-1863)、《序幕》(1877)等便是他影响深远的杰作。说起小说《怎么办?》,让人想起一位俄罗斯文学专家说过的话:“俄罗斯文学是提问题的文学”…  相似文献   

2.
试论扬雄在汉大赋上对司马相如的因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汉辞赋诸作家中,司马相如与扬雄是深受前人所推崇而并称者,如唐朝韩愈便说:“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答刘正夫书》)又说:“子云相如,同工异曲。”(《进学解》)司马相如是一代文豪,他“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宏丽,卓绝汉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是汉大赋的奠基者。扬雄在辞赋方面则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继承司马相如最力而有改革与创新,尤其是他对汉大赋形式主义弊病的深刻认识及精辟见解,更是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们的创作与批评家们对辞赋的评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述了十余年来深圳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认为其表面上虽“轮回着青春前期的躁动和幼稚,而在骨子里却沉浸着一种可怕的早衰”。文章指出在深圳的文学批评种种“跛足”的现象之下,所暴露的是批评家们“视野的狭窄和对文学整体发展的缺少认识”。呼吁无须“谋生”的批评家们回向平凡的民间大地,更多地关注社区和企业业余作者的文学创作,认为这或许是批评界所体现的一种“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一九二八年在法国写下《灭亡》直至今天,巴金步入文坛“用小说的情景发泄自己的爱和恨”(《我和文学》)已经有五十多个春秋了.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漫长的岁月里,巴金始终不承认自己是文学家,也不承认自已是艺术家,更不承认自已是一位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参见《我的自剖》《<爱情的三部曲>总序》等).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历史事实,巴金虽然自谦为“写家”,却创造了那些号称文学界名流无法相匹俦的作品,他虽无意当理论家和批评家,却写出了那些自诩为批评家们难以写出的有价值的批评文章.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在英美诗坛盛极一时的意象派诗歌,已被公认是英美现代诗歌的发轫,更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开拓出最大前景的文学运动”。无论是意象派诗人们自己,还是文学史家们,在论及这一诗歌流派时,都要首先指出:意象派是向东方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学习的。正如批评家肯挪在《埃兹拉·庞德》一书中所一语概括的:“按中国风格写诗,是被当时追求美的直觉所引导的自由诗运动命中注定要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年报》2007年12月25日报道,日前,“批评与文艺:2007·北京文艺论坛”在京举行。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说:“我不知道批评是活着还是死了.批评家们的生存现状面临严峻的挑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勇指出:“我们现在的文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商业化、市场化、大众化。但是学院里的批评家们还把文学作品当成一个封闭的文本,不考虑它是如何被生产、被消费的。  相似文献   

7.
英国文学评论家伯纳德.伯冈兹在评论戴维.洛奇创作的独特性时说:“在英国文学史上,诗人和批评家兼于一身者很多,而集小说家与批评家于一身者却寥寥无几,除了亨利.詹姆斯、弗吉尼亚.沃尔夫、E.M.福斯特之外,就是洛奇了。”[1]伯纳德.伯冈兹对洛奇的评价揭示了洛奇在当代英国文坛的独特地位:在文学界,他是著名的小说家,被称为“校园小说”的代表;在学术界,他是著名的教授和批评家,曾在伯明翰大学英语系任教近三十年,并一直担任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被认为是具有理论思辩的天才。洛奇自己也曾说:“因为我本人是个学院派批评家……我是个自觉意…  相似文献   

8.
<正>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下简称“《醉》文”)的命意到底是什么,从它面世之日起,就有不同的看法。元代文学批评家陈秀明说:“东坡尝云:‘欧阳作此记,其词玩易(着重号系笔者所加.下同),盖戏云耳.’”①金代文学批评家王若虚的观点也与苏轼的看法类似:“宋人多讥病《醉翁亭记》,此盖以文滑稽。”②他们都是认为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80年代中后期,解构主义在中国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批批评家簇拥在解构主义这面大旗之下,雅克·德里达和罗兰·巴特成为批评家的热门话题,“边缘”、“解构”、“延异”、“逻各斯中心”、“差异”成为当今中国文化界的时尚语码,文学批评家——更多是年轻人——对解构主义显示出空前的热情。显然,关于解构主义的这种热闹不能用“一时冲动”进行解释,那么,中国批评家对解构主义的青睐是否有一种尚未公开的背后密码?解构思想在中国大陆是否有一种本土语境?对解构思想和中国批评家的解构操作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将有助于我们“洞见”和解开这个隐秘的密码。  相似文献   

10.
对俄罗斯文学有兴趣的读者,大约都是知道或听到过所谓“别车杜”的说法。这一称呼乃是指俄罗斯19世纪著名的“三大批评家”:别林斯基(1811-1848),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杜勃罗留勃夫(1836—1861)。他们在哲学、美学、批评方面的理论建树,倍受世人与后来者的仰视。“三大批评家”中,车尔尼雪夫斯基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他不仅是位大批评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长篇小说《怎么办?》(1862—1863)、《序幕》(1877)等便是他影响深远的杰作。  相似文献   

11.
T.S.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自1922年发表以来,由于缺乏明显的结构框架,致使批评家们对它的评论始终没有定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人称之为不朽之作,也有人说它简直是一派胡言乱语,支离破碎,毫无结构可言。人们曾用“荒原上的风暴”(storm over “The woste land”)一语来形容这首诗发表以后所引起的巨大轰动效应。R.E.鲁尔认为这首诗是“二十世纪最具争议性的、最有影响的诗”。弗兰克·克莫德(Frank kermode)在《艾略特今读》中说这场“荒原上的风暴”是一场有修养  相似文献   

12.
“无名的时代”,批评家们似乎更热衷于命名,焦虑的人们似乎已感到这是填补空缺的时候,已是书写文学史新的一章的时候.批评家和小说家们已将文学市场操作规律稔熟于心,在安迪·沃霍尔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十五分钟的明星”感召下,一时退居边缘的文坛似已旗号林立,热闹非常.这是公元一九九四年,文学在经过几年的沉寂,在“失去轰动效应”,在不情愿地退出中心位置后,一干文学从业者们准备为重整旧河山而悲壮地打拼.“晚生代”、“新状态”、“新体验”、“新市民”、“六十年代出生”纷纷登台,一批文学新军崭露头角,初现光芒.在这批1995年被确认为“新生代小说家”群中,就有邱华栋.作为新生代的一员,也作为更加晚生的一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批评注定了批评家无法拒绝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即在对文本的阅读、阐释与评价过程中首先要追问意义,而且对意义的追问构成了批评最基本的前提,也就是说,批评家的审美判断、价值判断首先取决于批评家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与把握。二十世纪以前的批评几乎无一例外地要追问:“这部作品表现了什么”,这种追问方式固执地强制批评家对文本中作者的“意图”进行搜索、推测、揣摸以达到对作者原意的再现和复制。文学批评的实践无情地揭示了这样一个残酷事实,批评家对文本中作者“意图”的把握千差万别甚至是水火不容,由于每一个批评家都自以为是地将自己的意义阐释当作是对作者“意图”最权威的复制,这就导致了文学批评史上无休无止纠缠不清的相互砥砺与相互否定的分歧。传统阔释学的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就企图要消灭解释者主体的先入之见而达到对作品本文  相似文献   

14.
也许,当你偶然面对一篇小说产生困惑的时候,你会把它撂到一边,咕哝几句:“写的什么玩意儿”,然后忘掉它,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当越来越多的人惊呼“读不懂”的时候,你才会记起自己也曾“读不懂”过,并隐约意识到:小说——好象确实发生了一点什么变化。是的。经验和直觉已一再提醒我们,新时期小说中“读不懂”或“似懂非懂”的作品近几年日渐增多,不仅对于普通读者,而且对于文学批评家的读解活动也已形成了一个挑战的态势。历来自信的批评家在仪态万千(或者说稀奇古怪)的小说面前很难掩饰自己的窘迫了。这种窘迫逼使我们思考:新时期小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批评家应当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对于英语俚语,早在1928年,韦氏英语大词典就把它定义为“低级的、粗俗的、没有意义的语言(Low,vulgar and unmeaning language)”。批评家J·P·Thomas 1825年在《我的思想》一书中甚至谴责“俚语是傻瓜们会话的语言”。以上这些评价反映了十九世纪文人对英语俚语所持的态度。但是今天的韦氏英语大词典对俚语的评价是:超出传统用法或规范用法的口头语言,由杜撰的词和有新义或引伸意义的词组成。毕生从事俚语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小女人散文”之“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作品取材上的“小”和意义上“小”的特点;时代和文学本身的因素是“小女人散文”曾经风行并一度出现繁荣景象的原因;而“小女人散文”最终却归于沉寂,其中不乏有尖锐的批评,批评家们大都用传统的文学价值标准去评判“小女人散文”。本文认为客观、合理而公正地看待这种文学现象,是批评家的一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39~41页。教师甲:师(拿出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我、们、爱、数学、‖、”然后问学生):你找到了几个面?每个面上分别写了什么?生:我找到了六个面,这六个面上分别是:我、们、爱、数学、‖、。师:“我”与“们”在同一个面上吗?生:不是。师:“数学”在同一个面上吗?生:是的。师:在同一个面上,我们就可以说“在同一平面内”。(板书:在同一平面内)师:观察“‖”与“”有什么不同?生:“‖”两条直线没有相交,而“”的两条直线却相交了。师:你说的非常棒!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  相似文献   

18.
智力的结构与智慧的“诗想”陈仲义(一)情感泛滥是诗歌长期的偏头痛,理性郁结是诗歌的心绞痛,而大规模非理性“入侵”,更搅得诗歌六神无主、心律失常。长期以来,在感情和理性之间,诗歌此消彼长,如何于对峙的两极,寻求一种新的合理平衡一直困扰着诗人和批评家们。...  相似文献   

19.
《达洛卫夫人》中的萨利·赛顿形象与"双性同体"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创作理念受到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广泛的关注。《达洛卫夫人》是伍尔夫创作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其中萨利·赛顿这一人物形象,体现了伍尔夫“双性同体”的创作理念,反映出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20.
“之”字是文言文中最常用的一个虚词,它的用法很多。下面是笔者分辨“之”字用作代词的一点体会、见解,仅供大家参考。1、常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主要用处是指代人、事、物,作宾语,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等。例如:①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他,代人(扁鹊)。②得鱼腹中书,固以之怪矣。(《陈涉世家》)——它(这事),代事(得鱼腹中书)。“之”字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并作宾语时,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一,由于此时的代词“之”字在句中常作宾语,所以辨识起来比较容易。它大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后面,形成动宾(动+之)或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