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取消了“学常识”考点前面的星号,将此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今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继续把“学常识”列入考试范围。现对2006年高考语试卷中的“学常识”题透视如下。  相似文献   

2.
唐彦 《新高考》2004,(1):99-101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或者直接指明知识范围,或者在设问中直接体现所要运用的知识。如“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经济常识知识,分析轿车生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试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说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意义”、“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  相似文献   

3.
命题者以当年的时政热点或者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具体背景材料,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或者《经济常识》的基本知识,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说明其有什么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称之为经济意义类试题。综观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卷和政治单科卷,就能看出经济意义类试题历来被高考命题者所青睐。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7年的政治学科高考考点,我们在复习《经济常识》我国的分配制度时.在书本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把原来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增加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增加了“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内容。那么,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考点.从而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5.
《考试大纲》告诉我们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以及“如何备考”,但《考试大纲》中的各项要求是通过高考试题束体现的,所以了解和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考题很有必要.吉林省从2010年进入新课栋高考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本文旨在通过对吉林省近三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分析,对2013年高三生物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一、文学常识:大窄门 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第17题) 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送我至剡溪”;王维《_____》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_____《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7.
“前度刘郎今又来”,2005年,“文学常识”又将重返高考舞台。本能力点的要求有三: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文学常识的识记,最重要的是抓住重点强化记忆。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块,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该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记忆。建议广大考生着眼教材,以“本”为本,把文学常识的复习备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李景华 《新高考》2004,(1):97-98
当前全国高考改革的复杂局面,给政治学科复习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怎样提高政治学科的高考成绩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不断改进政治学科复习的方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下面简介关于《经济常识》的两种复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颁布《考试说明》以来,高考文言试题总的说是依据《说明》,遵循《说明》精神的。首先,所选阅读材料属于“浅易的文言文”。关于什么是浅易的文言文,刘国正先生认为是“指《史记》《孟子》《梦溪笔谈》《聊斋志异》一类书籍旨在普及的今人选注本”(《重在培养阅读能力》,载《中学语文教学》1983.11),命题者认为是“首尾俱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没有生辟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较少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的文言文。”(《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载《中学语文教学》1999.8)其次,考…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恢复对“学常识”考点考查的第二年,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的走势,提高备考的实效,现对17套高考语试卷中的“学常识”题作如下透视: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77):32-33
2017年《考试大纲》新增考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随后的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在《考试说明》事先未提及的情况下,便考查了这一考点。于是,"古代文化常识"这一考点迅速升温,一跃成为其后几年江苏高考的热点题型。  相似文献   

12.
《哲学常识》在2005年的高考政治江苏卷和广东卷中大约占总分值的35%左右,在文科综合卷中一般占总分值的12%左右。笔者多年的经验体会是,要想扎扎实实学好《哲学常识》,提高复习实效,就必须做到:依据考点构建知识体系,遵循“四环式”思维规则,掌握基本关系,抓住“对子”,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3.
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应该是最容易得分的题型,但每年高考,这道题的均分并不高。原因在哪里?大家普遍觉得:它费时费力,却不易见效果。不是前读后忘,就是张冠李戴。临场应考时脑中更是“一锅粥”。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常识计算题是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应用,它要求考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经济学问题,通过数学公理化方法的严格性、简洁性与一般性,提高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及分析水平。这类试题既考查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又考查考生的数学转换计算能力,特别是条件变换后对问题指向的迅速反应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注重综合能力考查的要求,所以。经济学计算题成了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长青树”,当然,也成了考生获得高分的“拦路虎”。如何让考生突破这一难题呢?笔者以2009年高考政治试巷中经济学计算题为例,探索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思维流程,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学常识,是中学生必备的语文素质。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高考《考试说明》历来都明确地将“能识记文学常识”列入考试内容。统观1991—2000年的高考试卷,每年都有测试该知识点的试题。题量一般为1—2题,分值一般为2—4分。为此。中学生必须重视文学常识的学习,了解近年来有关高考题的设计原则、命题思路和考查内容,熟悉各种相关题型及难度。从而明确主攻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沈雪春 《新高考》2005,(6):56-57
2005年高考政治大纲标明了2005年高考政治涉及的167个知识考点,其中《经济常识》部分56个,《哲学常识》部分67个,《政治常识》部分44个。与2004年高考政治大纲相比,稳中有变。“变”处主要表现在,新增8个知识考点,6处知识考点表述调整,2个知识点被删去。面对“大同小异”的考试大纲,广大考生应该确立“顺应变化,固本强基,和谐发展”的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理综生物)“理解能力”中的第二条明确规定:“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今年的各地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能力要求。下面就今年高考有关生物绘图题进行归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解同类题的一般方法,期望帮助同学们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学语文》2006,(1):10-15
(一)识记作家作品和文学体裁 [致误统象]《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确定的一个考点是“能识记文学常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这一考点在2002年之前,被列为必考内容,2002-2004年均被列为“不作考查”内容,  相似文献   

19.
南微 《上海教育》2007,(5A):2-3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高三年级的同学都在进行紧张而有序的复习,而在这一紧要关头,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却在各地部分高三年级中回响,那就是某公司不惜工本,大力兜售的一套名为《高考试题揭密》的“神秘”试题。公司在宣传广告中称主编有“9年高考命题经验,不但成功预测了2006年和2005年高考试题,而且圈定了2007年高考数学最后三道大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陈华 《新高考》2004,(5):47-48
一、2004年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范围与2003年相比较的变化 (一)经济常识 1.新增的考点:(1)新增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外汇与汇率”等考点。(2)变更增加的是:将“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变更为“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将“企业的基本含义”知识点,扩大为对“企业及其作用”的考查,这一变更在原有知识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企业法人和企业作用等内容的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