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四月一日至十七日,我参与接待了一个日本空手道考察团。在与世界空手道联盟主席铃木辰夫先生的接触过程中,我体会到一种与一般拳师、运动员截然不同的文化素质;从空手道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值得中国体育(特别是武术)工作者借鉴的东西。这个日  相似文献   

2.
中国武术怎样走向世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编者按: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中华民族如何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时贡献自己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中国武术怎样走向世界》一文,是作者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武术如何走向世界的认真思考。作为竞技体育的一种武术如何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娱乐、健身、竞技功能,但是它至今难以推向世界,甚至难以跻身大众娱乐天地。吸取其代表性项目武术、围棋、中国象棋、风筝走向世界的经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向世界,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扶持引导;完善竞赛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民运会实行申办制,比赛项目、会场安排也应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状的基础上,从武术、中国象棋、围棋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国门中得到启迪,提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3条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提出4条对策: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同国际惯例接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实行申办制;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更名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走向世界的对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作了剖析,并对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跻身于奥林匹克大家庭提出三条对策:①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②同国际惯例接轨,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实行申办制;③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丰富多采,是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宝贵财富,弘扬民族体育是我国体育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为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必须:1、处理好继承与借鉴的关系;2,重视理论建设与科学研究;3,认识世界各国民族的体育心态,开发多种传播渠道;4、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所提供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育走向世界、扩大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展现中国人民的风采,是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论题之一,是实现中国体育战略目标的措施之一,中国传统体育与近代体育的异同,差距在什么地方?如何来缩短这个差距?首先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纵横比较、系统分析的非线性研究方法来探讨两种体育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体育走向世界包括思想意识的渗透和运动形式被公认两方面的涵意。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近代体育的比较是以现代奥运会竞项目为参照系,而又剔除个别运动形式,把体育做  相似文献   

9.
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的文化动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奥运会和当今世界体坛盛行的任何一种竞技体育项目,追根溯源,它们最初仅是局限于某个民族、某种地域环境中流传发展的民间体育活动.从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的观点看,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能传播、推广到世界体坛,为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世界各民族所认同,其中必有某些推进运行的文化机制或文化动因.本文对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的内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武术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思考=Some thoughts onmarch to the world of the Chinese nation'stradidional sports〔刊,中,A〕/于学岭//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3).-27-32参10(TY)民族体育//民间体育//现状//竞赛制度//竞赛方法//理论//研究//民运会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娱乐、健身、竞技功能,但是它至今难以向世界,甚至难以跻身大众娱乐天地。吸取其代表性项目武术、围棋、中国象棋、风筝走向世界的经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向世界,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扶持引导;完善竞赛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民运会实行申办制,比赛项目、会场安排也应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土壤,因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思想,面对社会的发展、现代体育文化和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才能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更好地与世界体育文化接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一) 亚洲民族体育如何走向世界,这不仅仅关系到亚洲体育是否能多拿几枚金牌,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亚洲能否对世界作出贡献。因为贡献不仅仅在于能否参与世界体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否促成世界体育的壮大,从而把地域的演进为世界的,把民族的演进为人类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武术已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阐述了在世界文化频繁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要发展,就要在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特色下,大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以期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从项目设置的角度时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进行分析.民运会表演项目数量远远多于竞赛项目.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具有运动性、文化性、民族性,淡化了金牌色彩.应借鉴现代体育的发展经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使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体育营销对品牌的影响,分析了体育营销的若干理念问题,提出了打造中国体育品牌的策略,即应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优化管理模式;把体育文化与品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营中国品牌的独特价值等,旨在为中国体育品牌走向世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功能等进行分析。发展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运作的方式,把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融入区域各族人民群众全民健身活动之中,奠定其生命之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使之具备发展动力;举办体育赛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其走向世界;民族体育文化要融入旅游业之中,寻求其产业化发展路径等。  相似文献   

17.
论述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意蕴与发展前景,并提出要顺应"世界一体化"体育文化发展趋势,红水河流域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在保持民族特色基础上,融入中国大体育文化圈甚至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27  
韩志芳 《体育学刊》2002,9(2):53-55
运用献资料和比较研究,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差异和共性,研究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危机和发展。结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应求同存异,相互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走向世界的同时,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适于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新体育》1997,(12)
第四届世界武术锦标赛1997年11月3日至8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武林强手同场比试高低。 26个国家(地区)获奖牌,10个国家(地区)得金牌的数字表明武术已走向世界。 列奖牌榜前6名的是:中国、中国香港、俄罗斯、越南、韩国、伊朗 。  相似文献   

20.
新式体育是近代中国文化长河中的一支奇葩,有其独特的文化品质,又彰显出迷人的文化魅力。它为中国接触奥林匹克运动,促使中国体育文化的转型和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为今日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作出了准备和铺垫,也为中国体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