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系列片《人在单位》研讨会于7月5日在北京召开。10集电视系列片《人在单位》自5月22日在《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以来,引起强烈反响,认为该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感。据介绍,《人在单位》是根据《中国单位制度》一书,经过创作班子历时一年的努力搬上荧屏的。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该片采用纪实手法,透过中国单位社会这一独特视角,通过社会转型期间中国普通百姓命运变化具体个案的呈现,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结构的变革,从而揭示出改革不可逆转的进程及这一进程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宝萍)电视系列…  相似文献   

2.
《大京九》创作艺术谈──与总编导李近朱一席谈郭卫翔大型电视系列片《大京九》全方位地反映了我国本世纪末完成的最大的一项工程,多角度地采撷了全长2536公里铁路沿线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通过讴歌京九人的奉献,展示了时代的精神风貌。这部电视系列片...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5,(4):62-63
1998年,名摄影师顾长卫拍摄了一部系列片——《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对他内心的触动最大的一次拍摄。在长达一年的拍摄时间里,他不断地回忆起自己童年.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有着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江苏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系列片《横穿中国》(原名《陇海万里行》)同海内外观众见面了。《横穿中国》共二十六集,每集二十分钟,总长八小时四十分。这部系列片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新疆中苏边境,反映了陇  相似文献   

5.
大手笔 大制作 大收获──评电视系列片《大京九》杨国光有关路的话题,古往今来,我们中国人说过许多的话。从文人墨客的诗文词赋到有识之士的歌吟唱咏,从领袖伟人的宣言到普通百姓的呼唤,从老人垂暮中望断天涯的慨叹到小学生以此为题认真地写下作文的第一笔.路,它...  相似文献   

6.
随着“九七”雪港回归之日的临近,人们对回归的企盼和兴奋的心情已经向文艺创作渗透.文化为回归侨光彩,文艺界、新闻出版界“九七情结”猛升温。在二十一世纪的晨曦即将来临之际,营造了独特的“回归文化”,引起了世人的注目。著名导演谢晋等筹集1个亿执导的《鸦片战争》拍摄镜头已达三分之二,《天朗:1997》、《世纪末的复活》、《书兵义愤》等类似主题的片子已进入拍摄阶段,在回归之际与世人见面。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联播前播出香港回归倒计时镜头和系列片《话说香港》、《香港沧桑》,以香港基本法为主线的52集大型系列片《话说香…  相似文献   

7.
大型电视系列片《南方丝绸之路》观摩研讨会,2月26日在北京举行。首都电视界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共5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这部由四川电视台和云南电视台联合摄制的33集电视片,是我国首次对丝绸之路南路所作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大型报道。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两台摄制人员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在人迹罕见的深山古道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艰苦而又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电视台等单位摄制的电视系列片《同心曲》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北京市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一些报刊也发表文章,称赞这部以反映北京市民衣食住行为主题的系列片在政府和人民之间、在各行各业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解、沟通、从而达到同心共识的桥梁。应该说,这部电视系列片的成功之处是多方面的。但从新闻学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系列片的主要贡献在于它较好地体现了新闻传播媒介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这一重要论断,比较成功地将党性与人民性统一起来,从而为推动新闻改革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大型电视系列片《海西之路》,是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在福建省委政研室、省委党史办和省发改委等单位的协作下,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倾力打造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是纪念福建改革开放30周年唯一一部大型电视政论性作品。  相似文献   

10.
1994年8月,中央电视台编委会正式批准了由中央电视台、铁道部、江西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拍摄大型电视系列片《大京九》,还把它列入了94—95年度中央电视台重点专题片的序列。从这一时刻开始,江西、山东、安徽、广东……一批有志于拍好  相似文献   

11.
栏目·节目     
《视听界》2013,(1):11-11
大型航拍系列片《飞跃五十载全景看港城》开播2012年10月22日,20集大型系列片《飞跃五十载全景看港城》在张家港新闻综合频道《张家港新闻》栏目开播。该系列片共分《全景张家港》、《大美长江》、《山与水的交响》、《绿色港城》、《人文暨阳》、《我们的现代化》六个章节。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圆满落幕2012年12月31日晚  相似文献   

12.
1986—87年间,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片《世界各地》,在我国引起了一阵“靳羽西热”。靳羽西,这个系列片的主持人成了我国几亿人注目的一个新闻人物。靳羽西原在美国电视台主持《看东方》系列片,为美国观众介绍东方各国的事物。《世界各地》是她专为中国电视观众制作的。《世界各地》一共播放了48集,介绍了15个国家的地理风光、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社会活动、显要人物等,它是荧屏上的《世界知识》杂志,比主要用文字介绍的《世界知识》更加丰富多采,娓娓动人。  相似文献   

13.
耿强 《新闻知识》2006,(4):63-65
《难忘抗战》和《红军走过的地方》,是陕西电视台《今日点击》栏目在3个月内制作的两部系列特别节目。追寻抗日英雄足迹和重温红军走过的地方,是这两部系列片的主题。如何把握第一手资料,并提炼和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叙述视角,是这两部带有纪实特点的系列片能否获得成功和认同的关键。从播出的效果来看,片子比较好的处理了历史资料与现实选择、人物事件与观众接受需求等层面上的结构关系,恰当地结构出一个真实而富有激情,鲜活却不夸大的有机整体,使系列片不但挖掘了鲜为人知或已被人忘却的历史事件,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审美感染力。一、主…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视片——尤其是一些风光片、抒情片里,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古诗词配置于解说词中;几部大型系列片——从《丝绸之路》到《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直到最近一、二年的《黄河》、《蜀道》,也都运用了大量古诗词。古诗词为电视片增添了不少艺术的魅力。然而,要让观众在一瞬而逝的屏幕前接受古奥幽深的古诗词,困难也不少,运用不当,甚至会使一些观众望而却步,结果  相似文献   

15.
四川电视台拍摄的《四川人》系列片,创造了一批格调清新、内容健康、人物个性鲜明、真实可信、亲切感人的艺术形象;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中许多领域的面貌,形成了一个四川人民向“四化”进军的色彩缤纷的画廊。全片既有对改革人物的讴歌,又有对先进典型成长的评述;既有深沉的感慨,又有轻松的幽默,使人动心,让人振奋;在表现上镜头画面生动优美、风姿绰约,解说词笔调明朗、质朴、细腻含蓄、饱含浓郁的感情色彩;生动地刻画塑造了改革年代社会精英的形象,显露出无限生机。无论是《弄潮踏浪广汉人》,还是《神圣的奉献》、《“拚命三郎”李亚光》等等都极富时代气息和地方色彩,象片子中报道的叶文志、赵喜子、蒲大珍、胡鹭芳、李亚光、于德芳等先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开掘都比较深刻,人物形象富有立体感,串珠般地展示了一代风流真、善、美的精神境界,整个系列片以细、深、雅、朴、真一新观众耳目。那么,《四川人》系列片又是怎样开掘人物内心世界的呢? 1、作者要对所拍摄题材怀有深厚的感情。人,是有感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节目没  相似文献   

16.
1991年7月20日,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和研究室以电视系列片《数风流人物》为研究题材,联合举办研讨会,探讨如何搞好政治性专题片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戏剧学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人物》杂志等单位的广播电视研究者应邀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新上海档案》2004,(11):29
11月5日,由上海市档案局馆与上影永乐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摄制的百集电视系列片《追忆——档案里的故事》第三辑30集,在上视纪实频道晚8点的“星期五档案”开播,并将连续播出至年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电视系列片《美丽乡村领头人》的创作实践,着重从三个方面探讨电视系列片创作中的典型人物群体塑造问题:一、充分挖掘党建工作资源优势,优化电视系列片选题设计;二、典型人物群像塑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三、以多样化的艺术手段实现典型人物群体形象再造工程。  相似文献   

19.
春节过后,由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与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举办的电视系列片《望长城》研讨会在北京西郊的一个招待所召开。《望长城》的总编导、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刘效礼率领着他的剧组端端正正坐在会场里,拿着小本做记录。《望长城》已经饮誉全国,正是该剧组创  相似文献   

20.
为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召开,北京电视台隆重推出了20集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民族体育》.作为该系列片的主创人员,在历时三个多月的拍摄中,跋山涉水,深人少数民族村寨,行程数万公里,镜头对准多姿多彩的民族体育运动,忠实地纪录了蒙、藏、黎、佤、拉枯、哈尼、傣、瑶、苗、怒、傈僳、德昂、景颇、畲、侗、水、彝等近20个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虽然没有将我国的少数民族全部纳人,但我们已经深感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点面结合现场纪录点面结合、页实纪录是这次拍摄的原则.因此.我们以运动项目、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