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所论“师范精神”,是指固化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探索真理、追求正义的观念意识和理念形态。“师范精神”的陨落,源于功利主义思潮的盛行等多种原因,其结果将直接导致个体精神的迷失、群体精神的萎靡和人的自我心理矛盾的加剧。“坚守师范精神”话语的当代教育价值,在于促使教师形成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理性品质;其具体体现,依赖于师范精神显现的基本依据,以及个体对人生意义理解的深刻程度等;其基本条件是个体追求真理、追求正义的意志;其内在本质因素,是精神世界的真正自由。  相似文献   

3.
"师范精神",是指固化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探索真理、追求正义的观念意识和理念形态。"师范精神"的陨落,源于功利主义思潮的盛行等多种原因,其结果将直接导致个体精神的迷失、群体精神的萎靡和人的自我心理矛盾的加剧。"坚守师范精神",其话语的当代价值,在于促使教师形成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理性品质;其具体体现,依赖于师范精神显现的基本依据,以及个体对人生意义理解的深刻程度等;其基本条件是个体追求真理、追求正义的意志;其内在本质因素,是精神世界的真正自由。  相似文献   

4.
师范精神是师范教育的精魂。东汉洛阳太学的治学理念和行为准则中蕴含着"德行高妙、志节清白、精明行修、经师人师同求"的师范精神,这一精神伴着洛阳师范学院的成长,形成了优良的师范传统,坚定了学校师生忠贞不渝的师范信念;以"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师范品格作为校训,彰显了专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展示了意蕴深厚的师范文化;师范精神的凝练、师范信念的确立和师范文化的发展,对现代师范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师范精神的演变、本质的特征。“师范精神”回归校园是现代教育工作的业务之急。在师范教育方面,详细分析了师范教育目前流行的定向型、非定向型、混合型三种办学模式的利弊。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一旦条件成熟,必然从定向型、非定向型转向混合型建制。从师范教育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互相分割的视角出发,提出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用现代生命哲学的观点分析陶渊明的思想实质,可见到其内心深处有着深刻的精神矛盾,他对生命进行了形而上反思,尽管当时盛行的儒、道、玄、释各家思想都对陶渊明的思想发生过一定的影响,但陶渊明真正的质性在于他直面生存困境,敢于冒险,以自己的体验和纯真的性情,完成对生命的拷问,体现出生命意志的健康、强大、自由。  相似文献   

7.
师范精神是师范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定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将其建构为"勤、慎、诚、恕"四个要素,并以其为目标,通过重教育以明社会责任,崇艺术以陶冶人格气质;推自动、尊个性;倡运动、尚旅行;操行和学业并重等多样化途径,塑造师范生的品性。"勤、慎、诚、恕"师范精神的核心是"诚",是经亨颐师范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师道"一脉相承。它倡导的是对教育的信仰、国民的模范人格、甘为"柱石"的牺牲精神以及"为社会作马牛"的使命感,对当前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9.
论师范精神及其现代师范教育的专业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西方精神对我们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大趋势,而全球化的另一层涵义是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呢?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的现代化,这是因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本体基础,而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西方的核心精神:自由和理性,这应是我们学习西方的核心内容,现实存在中的不足,不是当今时代与传统化断裂造成的,而是缺乏中国特色的自由和理性精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培养大学生成为信念执著的人才,这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信念、共产主义信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又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高等教育无疑是培养大学生信念的主要平台,而在高等学校中建立一种保障信念培养的机制和寻找一些有利于信念培养措施,又是培养大学生执著信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坚忍不拔     
"坚忍不拔"的意思是在意志方面坚定不移。正是坚忍不拔使我们不顾困难和挫折不停地做有价值的和令人钦佩的事情。正是坚忍不拔使我们最终获得声誉。因此,坚忍不拔对于任何做大事的人都是重要而基本的。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将个体知识技能和品格的发展作为其目的之一,并非是教育的新视野。但在师范教育中,为把师范生培养成有品格的教师所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品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受到了冷遇。由教师培养中品格教育缺失所导致的结果.可以发现师范生品格教育被忽视的原因。必须采取各种策略对师范生实施品格教育,如形成品格教育氛围、评估师范生的品格、整合品格教育课程等,以期使教师教育培养出灵魂充盈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卓越教育家傅任敢先生在北京师范学院工作期间,开创了北京师范学院教育学科的建设,提出了很多深刻的教育思想。他历经磨难,始终不倦地进行教育探索。他崇高的教育精神,他对教育学科建设的论述、对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论述,至今仍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等师范教育变化的分析,得出了中等师范教育即将终结的结论,并对中等师范教育的终结的原因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成人教育》2020,(1):58-63
人工智能2.0即将掀起人类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新浪潮,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初露锋芒。人工智能2.0将为职业教育带来重大变革,包括碎片化和深度学习方式的兴起,关联主义认知理论的广泛应用,跨学科知识与技术走向深度融合,技术技能层次逐步下移等。在此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应当秉承既坚守又变革的原则,既要坚守"创新"的核心发展要义和"技、艺、道"相融的匠人精神,又要加快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搭建技术平台,力推智慧管理和智慧教育。  相似文献   

17.
受到必然来临的教育国际化的挑战,非定向师范将成为师范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并促使师范人格转变、丰富、提升的重要契机与力量.而新教育观念的形成、非定向师范教育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参与、师范教育由数量向质量发展的契机及教育评估体系的市场机制取向将是具体而实际的促进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崴 《教师教育研究》2001,13(6):14-16,7
一、"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原因 我国一直把教师培养称之为"师范教育",把培养教师的学校称之为师范大学、师范学校等.从词义上看,"师范"中的"师"意为"教师"、"效法","范"意为"模子"、"榜样",合起来即为"学习的榜样,,[1];还可以表述为"可以师法的模范".从其内涵上看,"师范教育"蕴涵着较多的伦理学色彩.比如我国古代认为,"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2]、"师者,人之模范也"[3],韩愈对教师有一个经典的解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4].在英语中,师范为"NORMAl",由法文NORMALE,源于拉丁文NORMA,原意为木工的"矩规"、"标尺"、"模型",含义为"规范".概括来说,"师范"一词同教师的称谓及其职业特点是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9.
线上教学是通过教师运用网络组织、学生在终端接收的在线和线下等多种方式实现的泛在学习。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既是赢得抗疫胜利的应急之举,也是面向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在变化面前,教育要遵循自己的规律和特点,教师需要有自己的定力和坚守:坚守为学、促学的教学本心;教学活动中要心中有人;坚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教学工具、手段的优先性;坚持以有效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坚持学习能力培养,培养会学习的学生。要看到"互联网+"乃至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带来的必然改变,教师要深刻认识线上教学所带来的教学空间、教学时间、课程资源和教学平台的改变,以变应变,以创新谋求自身发展进步,谋求更高质量、更有水平的线上教学,创造教育实践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和教师教育的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 2 1世纪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中国的教师教育和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 ,其改革和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的历史时期。一、挑战和机遇从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角度看 ,当前面临诸如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 ;从国内来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经济结构也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它们对于教育目的与办学目标、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教育管理与资源配置以及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方面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