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发光是一个很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早期的生物研究大多涉及分类、形成和生态方面,后来重点转移到生态、生化的研究,目前已进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从不同生物体内提取的荧光蛋白的结构、性质不尽相同.迄今,腔肠动物门多管水母属的维多利亚多管水母(aequorea vietoria)的发光蛋白系统研究得较为深入.  相似文献   

2.
刘积福  陈玉荣 《化学教学》2010,(4):81-81,77
[题目]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下村修(Osamu Shemomura日本)、马丁·沙尔菲(Manin Chalfie美国)、钱永健(Roger Y.Tsien美籍华人)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水平上对绿色荧光蛋白质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获奖。绿色荧光蛋白是研究当代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借助这一“指路标”,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监控脑神经细胞生长过程的方法,这些在以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教学》2009,34(3):76-76
据2008年10月9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斯德哥尔摩10月8日电,两名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钱永健以及一名日本科学家下村修被共同授予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GFP),并在使其成为生物科学的一种标识工具方面作了基础性的贡献。GFP目前广泛用作实验工具,用于显示生物体内细胞或分子的活动,比如脑细胞的发育或癌细胞的扩散。  相似文献   

5.
因对水母进行研究和发现绿色荧光蛋白,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200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平素治学严谨、为人谦逊、行事低调的钱永健在奖项公布后的记者会上,再次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高中生物教材为切入点,以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从来源、分子结构、发光机制、研究历程以及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对绿色荧光蛋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介绍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发展历程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肖中荣 《化学教学》2009,(10):61-63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OsamuShimomura和Martin Chalfie。他们研制和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将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下面将与绿色荧光蛋白有关的化学问题编制成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绿色荧光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高考》2008,(11)
  相似文献   

11.
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基因是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两个报告基因。本文从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的来源、性质、发光机理、检测方法和用途等方面论述了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8年10月8日宣布: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祖籍浙江,1952年出生于纽约科学世家,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医学院院士)获得,因为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将平分诺贝尔化学奖奖金1000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该奖项.  相似文献   

14.
以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氨基酸、蛋白质的知识为切入点,介绍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特点、生色团与发光特性、优点及应用,为一线教师提供前沿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陈世华  陈伟 《新高考》2010,(1):40-43
知识背景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10月7日宣布。因为“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3人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三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工作,分别采用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方法绘制出3D模型来体现合成核糖体的戍千上万个原子的位置,他们绘制的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新抗生素的研制,以减少患者的病痛和拯救生命  相似文献   

16.
吕碧文 《丽水学院学报》2000,22(5):42-43,56
从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分离出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因其特有的生物化学性质及该基因在异源细胞内的表达产物也能产生强烈的绿色荧光,使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的原理和发现过程、获奖者简况以及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9年10月7日宣布: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尤纳斯三人共同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将平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奖金,以表彰他们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转基因金鱼中的整合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鲤鱼β-肌动蛋白启动子(carpβ—actin promoter A)与编码绿色荧光蛋白(GFP)的cD-NA融合构建成能在真核生物体内表达的质粒载体pAGFP。质粒pAGFP经Pvu线性化后采用显微注射法导入金鱼受精卵,在胚胎发育初期,经紫外光激发能观察到少数胚胎发绿色荧光。在通过PCR实验检测出的5个阳性个体染色体DNA中,经点杂交实验证实有2个个体染色体基因组上整合了GFP基因。  相似文献   

20.
张春艳  蓝峻峰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11-113,125
从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条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合成路线的长短、产物的环境安全性及节能效益角度对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绿色化学意涵作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