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驱动发展,专利成果的转化是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采集国内外锂离子动力电池专利信息,分析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情况。借助广东省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国内动力电池材料和管理系统专利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深度剖析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的关系,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技术路线做出预测和建议,同时为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发展和相关科研机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直接能量来源,对整车的安全性和耐用性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使用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以热失控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安全事故频发,严重限制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因此,深入研究动力电池热失控机理并优化相应的热管理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现象出发,系统总结热失控的演化过程,阐明机械、热、电及内短路导致电池热失控的机制。基于此,本文全面总结目前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的研究思路,并对未来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的策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电动汽车在高寒地区安全运行,研究以国家标准为依据,以高寒地区气候特征为测试环境,以西藏新能源检测中心动力电池测试平台为基础,对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开展容量实验、功率内阻实验、高低温启动功率实验及能量效率实验等系列电性能测试试验。并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整理,总结不同测试工况下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工作规律,以便掌握在高寒性气候条件下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相关电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子,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利波  马洁  金伟 《内江科技》2010,31(10):55-55,37
通过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组分的分析,探讨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化成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将化成中电池出现冒烟、气胀、自燃等恶劣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预防和改进措施:通过机理型分析出现极端情况的原因,消除人们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的疑虑。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动力电池的研究变得尤其重要。基于动力电池产业链,通过专利视角分析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从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中的关键材料出发,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隔膜及电解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发展正极材料是大幅度提升动力电池比能量的首选,其将朝着高电压、高容量的方向发展;发展硅基负极材料成为行业共识。接着结合动力电池产业链中下游的关键技术,对动力电池匹配与优化、电池制造工艺及电池回收与梯级利用给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使用寿命较长,而且在工作状态中有着较大的温度范围,因而其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一般将金属锂作为负极,并将SOCL2、MNO2等作为正极,在手机、计算机、摄像机等设备中都有着较好作用,而且与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等相比,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压较高,因而能释放较大的能量,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重量比能量的突出优点,但至今尚未得到电动汽车市场认可。除了价格高和安全性隐患是锂离子动力电池众所周知的上市阻力外,还有高内阻、低温时容量快速下降、耐过充电和过放电能力差。这些因素使电动车起动性能差、行程没有预期的长、运行时温升高,并且电池组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要尽可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要加强基础研究,开发新的电极材料,使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动力电池专利信息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的专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当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现状,指出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27-27
用化学方法合成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的新型高电压高容量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Li(CoxNiyMn1-x-y)O2.试制了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高功率8 Ah锂离子动力电池.在研究了该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后.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实际的应用中与传统电池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如放电电流密度大,容量大电压高等参数特点,目前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各种用电设备中。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使用中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由于锂离子电池对过充电现象的敏感度较高,所以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的选用以及电池的制造工艺和电路控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来降低或避免电池使用过程的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目前,PTC型热敏电阻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保护电路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在电路中加入PTC可对电池充放电的电流、电压等技术参数实时监测,有效提高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及使用能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动力电池性能,本文对锂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燃料电池性能特点进行分析,并对这些电池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推测。铅酸电池将占据低端市场,镍氢电池将成为动力电池发展的过渡产品,锂离子电池将向动力锂离子电池方向发展,燃料电池需要13年左右时间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与普及,我国动力电池的数量与日俱增,并且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将会出现大批量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要求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因此,发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关键技术具有重大的意义.针对梯次利用的主要问题及技术难点进行研究,介绍国内外一些储能示范应用的工程,对梯次利用中SOC、SOH、SOF电芯筛选技术及均衡技术等关...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24)
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OC)的变换规律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设计的基础,而动力电池SOC的变化规律又与其行驶工况紧密相关。本文依据循环工况采集标准,在某城市市区内确定了15条典型的公交车行驶路线,并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实车跟踪进行了数据采集,通过定步长工况分析法,构建了该市公交车的典型循环工况。然后在MATLAB中建立了电动客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Thevenin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得到了基于典型城市循环工况的电动客车锂离子动力电池SOC变化曲线,为后续控制策略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新能源车企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而锂离子电池作为重要的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被广泛使用。由于锂离子电池易燃,因此如何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成果     
《发明与革新》2013,(6):40-41
锂离子动力电池用三元正极材料制备新方法成果简介:采用一种新的共沉淀方法即先进湿法传质及多重结晶烧结工艺制备球形高振实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法制备工艺简单,产品一致性好;且共沉淀过程中不需要惰性气体保护,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以该产品生产的电池具有高容量、高功率密度、安全性能好、稳定性高等优点,适合用作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技术参数如下:粒度:D50=8-12μm;振实密度:2.6-2.8g/cm3;比表面  相似文献   

16.
吴文钊  吴剑 《中国科技信息》2011,(13):6+5+4+3+2+1+14-I0008
我们与众不同的观点。有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我们不看好镍氢电池,纵使是短期也是如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比日本、美国等先发国家较迟,但我国不必重复它们"从镍氢到锂电"的技术发展路径。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已较为成熟,等到我国新能源汽车需求大量释放,动力电池领域或许早已是锂电的天下,镍氢电池有可能面临未上规模即遭淘汰的风险。此外,我们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相关产业链作了较为详细的需求预测,我们发现国内正极材料领域已潜藏一定的产能过剩风险,未来行业竞争将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17.
运用政策法,将动力电池界定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中最关键的部分,将其定位为Kraljic矩阵中具有高供应风险的战略项目。研究发现,以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锂电池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动力电池的主流,其供应短缺风险突出,包括供应总量短缺及供应结构性短缺。建立单一车型风险评估模型,在考虑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参数的情况下建立企业级综合风险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汽车的三大关键技术电池、电机、电控中,电池技术及其配套设施无疑是人们最关心、也是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已经问世超过一个世纪的铅酸电池,还是当前主流应用的锂离子电池,人们一直都在想方设法改进其性能。同时更不忘进入其他领域进行探索,利用各种新技术,研究各种新材料,创造和尝试各种新型动力电池。这揭示了当前正值动力电池技术革命的前夕,各项性能优异的理想电池即将产生。  相似文献   

19.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愈来愈广泛,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可在新电池之中重复使用,回收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资源匮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基于专利检索数据和产业调研数据,通过检索、人工降噪和筛选统计全球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技术的相关专利申请,对该技术领域专利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和储能电池对正极材料的需求和出货量持续稳定增长,强劲的政策利好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将支撑正极材料走向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20.
长春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科研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由珠海锂源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资成立,是吉林省新能源新材料重点产业基地项目,备受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与重点支持,纳入一汽发展战略规划,推进长春市及高新区经济转型的重点“立市”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