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希腊的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空前发展,使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迅速提高,但由于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和私营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限,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逐年下降,出现了明显的过度教育现象。本主要从过度教育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过度教育与学科专业的关系和过度教育在国有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差别等方面论述了希腊过度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刘果 《教育导刊》2004,(19):33-33
“教育过度”(over-education)亦称“教育过剩”或“教育膨胀”,即指一个社会或个人所拥有的教育超过了需要,具体说来,是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在总量和水平上超过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西方过度教育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很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工人从事以前由低学历工人从事的工作,这种现象通常被解释为过度教育。教育供给增长速度过快为产生过度教育提供了客观环境,而过度教育的产生与个人异质性和工作技术结构都相关,同时也与受教育者从学校过渡到工作岗位的中介场所——劳动力市场有关。过度教育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解释过度教育现象?教育经济学家在不同理论框架下对过度教育进行了不同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后,我国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目前的“知识失业”从本质上讲属于结构性失业。造成“知识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本身的原因,又有学生和社会方面的原因。用“教育过度”来解释当前的“知识失业”问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忽视了这种过度是一种结构性过度。解决“知识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进行教育结构调整,其核心是面向市场调整教育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目前教育结构调整应主要考虑政府政策导向、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及克服教育惯性影响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教育过度是指一个社会(或个人)拥有的教育超过了它(或他)的所需或所望。以此来检测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可否认,最近几年,我国的确存在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就业岗位、人才市场供求悬殊比例过大的现象。从局部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确存在“过度”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并没有“过度”。1.从我国的教育投入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很小,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一直较低,而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长期不足,必然带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资不足。2.我国仍然是教育欠发达国家。我国高等教育还没有进入大众化阶段,居…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是指大学生社会化程度过高或速度过快,超过了大学生社会化标准的畸形社会化现象。它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生片面追求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忽视个性发展,为人唯唯诺诺、圆滑世故,盲目追求金钱,过份热衷关系学等。导致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主要原因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不当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状况等。要防止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应该联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方面的教育力量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的教育过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是众所周知的教育大国,如何能说教育过度呢?究竟我国存不存在教育过度?如若存在的话,属于什么性质的过度?这种过度将会给我国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应如何解决?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一、教育过度在我国的确存在 教育过度(overeducation)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是指劳动者通过教育而获得韵知识和技能高出工作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或超过社会的吸纳能力而出现知识失业的现象。就我国目前而言,虽然尚不存在普遍意义上的教育过度,但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的现象和问题的确存在,并且大有滋生漫延之势。如果不加注意井及时解决,很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我国过度教育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随着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我国开始出现过度教育。文章从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视角,梳理了教育经济学中解释过度教育产生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度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谭金明  李婉  朱琨 《培训与研究》2010,27(1):100-102
高校扩招,一方面成功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另一方面使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出现了大量的“知识失业”现象。人们开始理性地思考高等教育过度问题。本文从教育过度的概念出发,试图探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教育过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为解决我国教育过度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扩招,一方面成功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另一方面使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出现了大量的“知识失业”现象。人们开始理性地思考高等教育过度问题。本文从教育过度的概念出发,试图探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教育过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为解决我国教育过度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首先论述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过度”现象及其危害,然后从教育本义、化学学科意识和评价制度等角度分析产生“过度”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变这种现象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正在浮现一种新类型的失业——知识失业,即高学历的人群面临更高的失业率。对于当前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不少人认为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过度教育,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本文试图从知识失业与教育过度的概念及关系入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知识失业现象的成因,阐明认为是教育过度导致知识失业这种悖论的危害性,并提出只有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实施各项配套改革,才能预防教育过度的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过度"问题的性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教育虽然总体上不存在“过度”,但某些方面的“过度”现象非常明显。我国的教育“过度”主要是一种外表性、虚假性、结构失衡性“过度”。即:教育总体不足下的部分教育过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不同区域截至2006年底的GDP、人均GDP和劳均GDP,发现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确实存在,大致从1997年开始发生并一直持续。这一现象的根本和主要原因是,在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主导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要素向东部沿海加快集聚的过程中,中部因生产要素流出程度大于西部而遭受更多负面影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导致“中部塌陷”。省际人口净迁移率与经济变动显著相关等事实支持上述结论。提出了旨在推动“中部崛起”的促进劳动力迁移、加快城市化、加大教育投资、加强中部特色的工业化、扩大国家直接投资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介过度教育的概念,针对过度教育的形成原因对其进行了分类,提出我国由于劳动力市场体系的不健全也存在过度教育与不足教育共存的现象,并给出了相应的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正在浮现一种新类型的失业——知识失业,即高学历的人群面临更高的失业率。对于当前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不少人认为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过度教育,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本文试图从知识失业与教育过度的概念及关系入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知识失业现象的成因,阐明认为是教育过度导致知识失业这种悖论的危害性,并提出只有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实施各项配套改革,才能预防教育过度的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17.
王艳 《早期教育》2014,(1):11-16
本文基于调研深入分析了贵阳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存在的五个主要方面原因,即: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投入不足和管理缺位、小学入学招生考试、民办园公开或隐性的过度营利追求、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及望子成龙的心理、保教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大班额”现象。并为规范贵阳市幼儿园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  相似文献   

18.
“过度教育”的修正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度教育”又叫过量教育或超过教育,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有关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等问题,无不与过度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过度教育,是指教育发展的速度超过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造成教育的过量。具体说,是指劳动者的知识和机能超出了自身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度教育现象,影响着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教育收益率,这对社会、经济、教育和个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借鉴中外学者的不同理论分析现状,探讨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缓解我国过度教育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虽然教育资源短缺、国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但同时又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人才高聘低用等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现象。我们认为,我国的“教育过度”并不是教育总量上的过度,而实质上是“结构性”的过度,是由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所导致的过度,其社会、经济和文化原因包括传统文化的影响、强制性二元经济结构、行政主导的教育体制以及市场信息机制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