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保护主义下的新闻宣传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华 《新闻记者》2001,(4):13-15
近20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经济领域和司法领域中的地主保护主义这一怪胎也在膨胀,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与经济及司法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异曲同工的另一现象-新闻领域内的地方保护主义,目前却是为大家所忽视,或者为某些层面的人们所不愿意直面接受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商业产品有一种“地方保护主义”,这是众所周知的了。其特点是:封锁外地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而使本地只能购买到本地生产的哪怕是质次价高的同类产品。此种“地方保护主义”早已被广大消费者所唾弃,也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所不容。还有另外一种急需打破的“地方保护主义”,这里权且将它称做“新闻地方保护主义”。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具体表现是:禁止报道“有损本地形象”的新闻,地方报纸只为本地唱赞歌、不许半句话缺点;好事有一夸作十、坏事有十减为零。对此,笔者以为有必要来论说一番。  相似文献   

3.
吴成义 《新闻前哨》2003,(11):26-27
幽默新闻是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报道体例。它与其他报道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以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形式、开放的手法,反映具有幽默感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人物,以笑醒人,发人深思。通过对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已见诸报刊的新闻进行比较与分析,幽默新闻按所报道的内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即政  相似文献   

4.
赵金萍 《新闻三昧》2008,(12):36-37
常读《新闻三昧》,刊物中多有脍炙人口之作,反复阅读,获益甚丰。但终不知新闻三昧指的是哪“三昧”,只知道《西游记》中有个红孩儿持有三昧真火,烧的孙大圣无法招架。新闻三昧也许指的是新闻真谛吧!我也想谈谈对新闻三昧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说色彩征服了世界,许多人会认为那是不着边际的夸张。其实不然。请看,电影界的黑白片被彩色片所取代,荧屏被彩色占领,就连街上楼房的灰大褂,也变成了彩色贴面饰物等等。在现代的五光十色的世界里,那种单调的无色新闻,为广大读者所不理,因此研究新闻色彩,成了新闻工作者的一大课题。所谓色彩,就是颜色,引伸比喻某种事物特有的情调或倾向。长期以来,在报界虽不能说谈“色”色变,起码大家对报纸的新闻色彩不大关心。为什么?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偏见。新闻是报纸、电台、电视台  相似文献   

6.
新闻可信性,是指受众对新闻信任的程度。它是衡量新闻宣传社会效果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衡量新闻宣传社会信誉的一个标志。新闻受众决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对自己收听收看的新闻,总是加以比较、鉴别和判断,选择自己认为可信的部分加以接受,并用来影响、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对那些不可信的部分加以排除,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据有关方面调查,我国有80%左右的新闻受众,认为自己的新闻媒介所作的种种新闻报道是可信的或基本可信的,这个比例要  相似文献   

7.
8.
说色彩征服了世界,许多人会认为那是不着边际的夸张。其实不然。请看,电影界的黑白片被彩色片所取代,荧屏被彩色占领,就连街上楼房的灰大褂,也变成了彩色贴面饰物等等。在现代的五光十色的世界里,那种单调的无色新闻,为广大读者所不理,因此研究新闻色彩,成了新闻工作者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10.
邓小平新闻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新闻学理论宝库中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学习、研究、掌握、运用好邓小平的新闻思想,对于我们坚持新闻工作的正确方向,使党的新闻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导语,是新闻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消息的开头,导语一般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新闻写作不限于“倒金字塔”式的写法,涌现一批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生动活泼、引人喜爱的散文式的新闻——散文式的结构、散文式的语言、散文式的韵味,既满足了读者的“新闻欲”,又勾起读者的“欣赏欲”。其写法概括起来有: 情景交融。新闻的影响和作用,不是靠空洞、干巴的说教所能奏效的,缺乏情感的新闻,是难以打动人心的。抒情的作用是引起读者的共鸣。鲁迅说:“能爱能憎才能文。”因此,记者的感情抒发对于写好新闻作品是很重要的。如情景交融的作品,用形象化的手段再现新闻事件的发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如《东方风来满眼春》中的一段: “当小平同志离开旋转餐厅下到一楼大厅时,大厅的音乐喷泉,随着优美的乐曲,喷出图案多变  相似文献   

13.
特写,原是影视界专用的术语,是指近影放大,凸显细部,主要是拍摄局部,使之造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象,来突出或强调效果。特写用在新闻上就是新闻特写,是从一个新闻事件中摄取最有特征的片断,加以细致的描绘,再现当时的情景。它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某些重要场面、片断或新闻人物的某些典型活动进行近镜头的生动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的面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15.
特写,原是影视界专用的术语,是指近影放大,凸显细部,主要是拍摄局部,使之造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象,来突出或强调效果。特写用在新闻上就是新闻特写,是从一个新闻事件中摄取最有特征的片断,加以细致的描绘,再现当时的情景。它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某些重要场面、片断或新闻人物的某些典型活动进行近镜头的生动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的面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写作》2006,(1):20-20
没有选择,就没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必须进行选择。本书收录从1994到1999年在《新闻与写作》上发表的50篇文章,对新闻选择的关键,怎样抓特点、抓重点、抓焦点、抓热点、抓难点、抓亮点、抓急点作了详尽叙述,并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中大大小小的差错是经常发生的。细看一些报纸,听一些广播新闻节目,几乎每天都有,这些当然都是不应该的。在众多的差错中,尤其不该发生的是一些常识性错误。本文就这一方面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大邱庄今年粮食总产量达240万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这个数字正好是一九七八年产量的一倍,大邱庄十年之内粮食产量翻了一番。”(见《人民日报》1988年11月21日第一版:《大邱庄以工养农粮食十年翻番》)看了  相似文献   

18.
灾难性事件一般以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灵创伤而在人们心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2001年7月17日发生在广西南丹的那起备受海内外舆论广泛关注的特大矿井死难事故,就属于一起典型的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对那场灾难性事件从一开始的小心介入到最后的大胆曝光,进而一层层撕开这起被精心策划、严重捂盖的特大事故的沉重黑幕,其曲折和艰难的报道历程,足以让我们更冷静、更理智地思考当下灾难性事件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一、灾难事件与灾难新闻一般来说,灾难新闻就是对灾难事件作出的迅速报道。再加上灾难事件属于突…  相似文献   

19.
最近,全国现有的16家报业集团的老总聚会上海,共商报业集团发展之大计。会上探讨了报业集团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其中让我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其一,几乎所有的老总都主张媒体要跨地区竞争,即把报刊办到其他地区去。但是,各地的高层领导却有所顾虑:这样一来,不就打破了原先在新闻领域内精心构筑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因为外地的报纸无须听命于当地的宣传主管部门;其二,绝大多数的报业集团是由各地党报组建而成,因此与会的老总纷纷呼吁,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措施,遏止全国党报发行量连年下滑的趋势。这两个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问…  相似文献   

20.
在“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想促进下,许多报纸采用新闻图片的数量增多了,其中有的报纸刊用新闻图片组的势头,甚为强劲。 新闻图片组是摄影记者从事新闻报道的一种手段和作品形式,也是图片编辑或版面编辑用来调剂稿件样式和版面设计的一种方式。由于它在宜传报道和版面视觉上所造成的强势,能博得受众的关注,有助于提升图片新闻的阅读率。因此,就新闻图片组的作品特征、结构和编辑工作进行一番探讨,还是颇有意义的。 就报纸的新闻摄影实践来看,在报道重大主题、重大题材、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展示大型社会活动、地域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