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驾船在海上航行,如果没有先进的导航设备,一旦遇上弥天大雾,恐惧就会攫住每个乘员的心,因为航船随时可能触礁或与别的船只碰撞。这时的海雾就是恐怖、险恶、死亡的象征,人们无不切齿痛恨,船上一片咒骂之声。而当航船驶出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7,(9):20-21
一群豪猪在寒冷的冬天相互接近,为的是通过彼此的体温取暖以避免冻死,可是很快它们就被彼此身上的硬刺刺痛,相互分开,当取暖的需要又使它们靠近时,重复了第一次的痛苦,以至于它们在两种痛苦之间转来转去,直至它们发现一种适当的距离使它们能够保持互相取暖而又不被刺伤为止。同样,人与人之间也应有一定的距离,即“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身体距离”即“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即“孤独感”。  相似文献   

3.
"审美"是"审美关系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学者博克、布莱希特、布洛和布斯等都对它做出了深刻的理论研究。许多作家也自主地运用各种手法以求产生距离的效果。但是距离也要有尺度,把握良好的尺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欧·亨利的代表作。该作品集中体现了欧·亨利"含泪的微笑"的创作风格和欧·亨利式的结尾艺术。本文将借助"心理距离"理论,从情节角度看《警察与赞美诗》的审美关照。文章将从以下三点论述作者是如何运用情节调节心理距离进而进行审美关照的:第一,通过展现生活化开场拉近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产生美感;第二,通过作品情节的延宕,插入心理距离,产生审美趣味;第三,通过出乎意料的结尾拉开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作品通过情节的起伏变化,在不断拉近与拉开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过程中实现了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一场漫天大雪,大地万籁俱寂,茫茫大漠上只有白杨树无言地立于天地之间,此时此景入诗入画,白杨树苍郁的色彩,挺拔的躯干,整齐的行列折射出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这种美感是一种伟岸的精神,是一种高  相似文献   

6.
<正> “侬家住在西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这是我国古代一位女子歌颂家乡风景秀丽的诗。平时,她作息其间,朝夕与共,家乡那美丽恬静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引起她多少美的感受。这一次离家以后,舟还长沙,在江上极目远眺才发现家乡的景色是如此地宜人。雾霭如纱,江帆如画与夕照彩霞,织成一幅令人神往的湖光山色图,一切都给人以美感。最  相似文献   

7.
一场漫天大雪,大地万籁俱寂,茫茫大漠上只有白杨树无言地立于天地之间。此时此景入诗入画,白杨树苍郁的色彩,挺拔的躯干,折射出一种悦人的美感。这种美感是一种伟岸的精神,是一种高昂的气质,是一种超越客观实体本身的一派精神气象。由于这种精神气象使得审美主体与客观实体间产生了一种距离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距离”。 由于有了距离,便产生了美,由于“审美距离”的存在,就决定了审美的无功利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分析,鉴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被作品所描写的情节和人物命运所牵制而身不由巳地陷入其中,以至于泪流满面声音哽咽,引得台下学生也跟着声泪俱下一片唏嘘。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势下,如果教师不及时从作品的角色和情境中抽身,调整自己的心里情绪,教学将难以正常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9.
就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言,有两种值得进行比较研究的理论观点,这就是审美模仿理论与审美距离理论。在思维方向上,前者以为,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应接近和效仿(理想的)审美对象,由此切入现实生活。后者则主张在审美活动中,冷静地观照审美对象,从而与现实生活保持恰当的审美距离。这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审美理论,对它们作一些比较论研究,有助于我们辩证地了解艺术对于现实生活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徐幼强 《教育》2013,(6):58-59
新教师走上讲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新教师的当务之急,自然是怎样上好课。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新教师最应注意的,是懂得与学生如何相处,保持怎样的距离。因为学会怎样上课是个系统工程,得慢慢来,即使开始上得不好,只要踏实努力,善于学习和总结,总会有进步的;但教师和学生处得不好,师生关系搞  相似文献   

11.
审美“心理距离”是构成和维持审美关系的前提和条件。小说主要是通过叙事物化作者的审美心理距离,同时也制约着读者的审美“心理距离”。从而有效地实现主体的审美目的。  相似文献   

12.
“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不能形成审美态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这种“距离”现象:有三个人同去一风景游览地,第一人看到了这里的大片森林可以赚钱;第二人因忧心忡忡而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第三人则迷恋于这里的景色,陶醉于审美对象之中。三种态度以“心理距离”解释,第一人便是“心理距离”过近,第二人乃“心理距离”过远,第三人才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心理距离”说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了“心理距离”说的错误根源,结合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论述了美感源于现实生活、美感的发展变化取决于现实生活,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伤的源泉、是培育美感的沃壤的道理,并对导致当代“心理距离”说者陷入理论误区的玩赏、欣赏、观照三个被混淆的概念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在诗歌艺术的审美创造上所提出的"心远说",不仅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而且揭示了诗歌艺术审美创造中十分重要的"心理距离"问题。"心远"不仅让诗人成为精神上自由的审美主体,而且使他能够用诗意的眼光看待躬耕田园的生活,从而使得田园生活成为审美的对象,而诗人和农人一体的特殊身份以及诗歌意象选择上的个性化,则较好解决了"距离的内在矛盾"和"距离的易变性"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深层审美心理对于人类的艺术欣赏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审美无意识,审美潜意识使得人们在艺术欣赏中能够充分地利用审美无意识和审美潜意识之中的"前见",达到"视界融合",构成"召唤结构",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艺术欣赏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距离”探析汪松发心理距离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产主的一种情感体验。具有这种情感体验的人,常常认为人与人之间感情淡薄.交往困难,思想鸿沟难以逾越。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一旦产主了心理距离感,严重的会导致感情冷漠,精神麻木,毁坏学业。影响前程...  相似文献   

17.
"距离学说"是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首先提出的,英国心理学家布洛进一步提出了"心理距离"学说,后来这一术语引入汉语修辞学,对许多修辞文本的建构有很强的解释力。"心理距离"在汉语修辞艺术中无处不在,本文试图从"心理距离"的角度阐释汉语双关辞格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顿悟"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实践和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心理结构,是审美活动中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表现,具有直觉和偶发的特点,表现出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审美活动中具有突创作用和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诗越来越难读懂,这儿乎成了老一代诗人的普遍抱怨。我认为,新诗发展至今七十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几种表现形态,最终摆脱了诗歌创作的表象化倾向,并朝着诗美的纵深领域急速地开进。在新时期到来之前,现代新诗的审美倾向基本上是推崇社会美的特质。这种审美的心理的社会因素使诗歌不得不日益远离诗的本质,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当人们开始醒悟到  相似文献   

20.
张军涛 《文教资料》2007,(21):171-172
本文以"审美心理距离"为支点,从写作能力的培养及创作过程两方面论述了缺失文化素养对写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及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