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1936年法国人民阵线的历史前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迄今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经济危机中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一次。随着这次危机而来的是一种新的反动浪潮——法西斯主义化的浪潮。因为这次危机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基础上发生的,这正是造成这次经济危机特别严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性又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的总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和  相似文献   

2.
一、法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关系的演变 法国共产党于1920年12月成立,曾是法国第一大党,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共产党.它的前身是法国工人党,该党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指导和培育起来的.20世纪30年代,法国共产党曾与法国社会党一起建立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在人民中间赢得较高声誉.战后初期,法共的力量和影响上升,一度成为法国第一大党,先后与社会党参加过五届政府.1972年,法共与社会党签署<共同纲领>,建立左翼联盟.1981年,法共参加社会党政府,但由于两党对一些政策产生分歧,加上社会党的排挤,于1984年退出社会党政府,左翼联盟宣告破裂.后来,社会党多次提出同法共建立左翼联盟的建议,但都遭到法共的拒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法共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而法共对参政仍持抵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1936年1月,西班牙共产党、社会党和左翼共和党组成人民阵线,并颁布了施政纲领。同年2月,人民阵线在国会大选中获胜,共和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西班牙人民阵线的胜利和民主政策的实施,遭到了国内法西斯势力的反对和德意法西斯的仇视。同年7月,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陈独秀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皋的,虽然他在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错误观点.乃至提出过退出统一战线的主张,但并不能因此而抹煞他对国共台作的建立和大革命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达作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中共的建立者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贡献主要集中于对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其中就包括他对阶级联合问题的阐述,充分体现了他对于统一战线必要性的深刻认识.虽然,李达曾有过暂时的脱党期,但是他对阶级联合问题的认识却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一致,因此,李达的统一战线思想应该被看成是中共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0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全俄人民阵线在奔萨举行的"为国家的高质量教育"论坛。普京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听取主讲人的发言并同与会者进行交流。普京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全俄人民阵线作为讨论教育问题的平台的特殊作用。他说:"在全俄人民阵线的平台上与教育领域的代表、社会团体、家长和潜在的用人单位代表讨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统一战线;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更艰巨,也必须建立统一战线。中国近代史上共形成四大统一战线,每次统一战线的形成都有利的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那么,四大统一战线都是怎样形成的,其任务是什么,有何特点,结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和领导了抗日各党派、各阶级团结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它是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华的危难之秋团结抗战救中国的纽带。它具有非常的广泛性,不仅有政治的统一战线、军事的统一战线、文化的统一战线。而且还有法制的统一战线。本文试就我党的法制统一战线略陈管见,作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9.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充分表现了他的统一战线艺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系统的控制中心,亦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控制中心。毛泽东肯定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强调了建立工农联盟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张,促成了统一战线;克服和制止“左”右倾扰动,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反帝反封建大方向,维护了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参与的可控系统,可控系统是有预定目标的系统,为此必须有正确而完备的理论,毛泽东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发展了统一战线,体现了系统要素的竞争、协同,达到系统整体优化,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胜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统一战线,我们应当学习和运用毛泽东的统一战线艺术。  相似文献   

10.
谭平山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一位较有影响的政治活动家,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与他有一定关系:他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为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过贡献。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曾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正确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国民党左派,为促进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蓬勃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还曾代表中国共产党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并在会上被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成品。中国委员会主席,从而使他的名字载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册。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认为从建立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从而发展和创新了马恩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国抗自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制定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程中的里程碑之一;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有一定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以及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唯一领导者等特点,为“七·七”事变后建立的全国范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13.
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是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有过精辟论述。然而,由于中国革命是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也决定了中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它的复杂性。而作为长期领导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周恩来,在这方面有着系统而深刻的理论贡献。他的领导权思想随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按历史的逻辑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无产阶级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工农联盟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为我们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是我党久经考验的领袖之一。本文论述了他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为我党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文中分五个部分:(一)建党初期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二)发展和壮大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三)为反对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四)巩固和发展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五)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新中国的成立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亲身参加了两次国共合作.《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出版说明指出:“周恩来同志在他伟大的革命一生中,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愧是我们党建立以来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个模范.”本文按我国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通过周恩来与五次统一战线的关系论述他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以纪念他诞辰95周年.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立足近现代中国的实际并分析世界大势、把握世界格局,提出了关于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若干思想主张: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和世界进步力量的必然选择;国际统一战线应尽可能地具有广泛性;应区别对待国际统一战线中的不同力量。  相似文献   

18.
【穿针引线】对中国近代和当代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两个政党———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在国民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即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即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期待海峡两岸第三次国共合作成功。1.国民革命时期①1919年,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②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开始一生中的伟大转变。③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政策。④1924年1月,中国国…  相似文献   

19.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发展阶段和组成部分,其突出贡献体现在毛泽东对无产阶级与劳动阶级政治联盟的建立与巩固、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完整论述,以及提出与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阐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特点;论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及实践对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体系、党的农民革命理论、党的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农林大学统一战线为例,分析总结了高校统一战线政治引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政治引导工作效果不佳的原因。文章结合实际对建立高校统一战线政治引导长效机制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立高校统一战线政治引导联合工作机制的设想,并就建立机制的前提、措施和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