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位中学生物老师在课堂上被一个学生的提问难住了.她记起这位学生的祖父是一所大学著名的生物学教授,于是说:"这个问题可以请教你的祖父,他一定知道."学生回家对祖父讲了,祖父没有说一句话,却提笔给孙儿的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对孙儿所提的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说:"您是孩子的老师,问题还是由您在课堂上回答,不要公开我的信."这位生物老师读完信后,心中充满了敬重与感激,一辈子记住了这位教授的美德.  相似文献   

2.
片段一: <北京教育>上曾刊登一位女生的不幸遭遇:一天上课时,一男生向她扔来一个纸团,正好被班主任老师看见.于是班主任习惯性地把他们叫起来罚站,并大做文章地说:"太不像话了,竟敢在课堂上当着大家的面传情书."这位女生申辩说:"这不是情书."班主任气愤地说:"那你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一读."这位班主任抢过纸团,打开一看,竟是一张白纸,但他仍瞪着眼睛说:"这是一封没有字的情书."当时,这位女生气得直哭.她说:"我恨死了这位教师,也恨这所学校."后来,这位女生被迫离开了这所学校……  相似文献   

3.
一次公开课后,上课的教师几乎哭着说:"他们怎么能这样!这样还要我老师干吗."原来学生手头都有一本参考书.其实,听课的教师也有同感,好多问题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教师没起到什么作用,课堂上只能以"这位同学回答很好,下面我们齐读这一内容"应付.  相似文献   

4.
"老师,我最怕您提问了,因为语文课的课堂提问最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是一个学生在段考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中说的一句心里话.看到这句话,我心理压力很大.的确,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讲得口干舌燥,可偏偏还是有一些学生在看韩寒的《幻城》,有的学生两眼无神,魂游九天,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甚至进入了梦乡……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大多数学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实在是"金口难开",纵然开口也是言不达意,条理不清;有的学生平常聊天时滔滔不绝、幽默风趣,可课堂回答则是前言不搭后语,毫无逻辑,至于语言表达中简单、生硬、头绪不清的更是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5.
特级教师于教正老师曾经说过:一位教师是不是成功了,可以问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位教师.如果学生说喜欢,那么这位教师就成功了."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只有做让学生喜欢的教师,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我曾在班里对学生进行调查,题目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参与调查的学生共53人.我认真阅读了学生的直言文章,经过梳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大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道德高尚,宽容待人,幽默风趣,讲课有方法.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只见学生仍有些迟疑,老师鼓励道:"大胆举手,大声回答,勇于表现自我,才能走向成功的舞台!"随后许多学生举起手,坐在南墙角的一位男生此时手举得很高.老师看了看、稍作停顿之后,指着他说:"好,××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岂料话音刚落,就引来一阵哄笑和唏嘘.老师旋即以锐利的目光扫视四周,转而对那位男生说:"你大胆发言."教室渐趋平静.  相似文献   

7.
舒梦 《班主任》2004,(4):24-25
尊敬的范老师: 您好! 当我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与您分手、进入高中读书了.在她即将与您分手的时刻,我感觉到了她对您依依不舍的深情.她不止一次地说:"再开学的时候,范老师就不教我们英语了.再换班主任,不知道会不会像范老师那样."一个孩子不断地念叨一位老师,足以说明老师在她心目中的地位.范老师,您是我女儿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良师.我女儿是通过关系上初中的.那年小学毕业时,她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才使她上了这所区重点学校,才分到了您的班级.听说您班的学生几乎都是"后门生",因为您是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范老师: 您好! 当我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与您分手、进入高中读书了.在她即将与您分手的时刻,我感觉到了她对您依依不舍的深情.她不止一次地说:"再开学的时候,范老师就不教我们英语了.再换班主任,不知道会不会像范老师那样."一个孩子不断地念叨一位老师,足以说明老师在她心目中的地位.范老师,您是我女儿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良师.我女儿是通过关系上初中的.那年小学毕业时,她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才使她上了这所区重点学校,才分到了您的班级.听说您班的学生几乎都是"后门生",因为您是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9.
曾经在杂志上读到过一首小诗:"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弯路走直,就是捷径了.儿子说,把直路走弯,路就延长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何尝不是在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捷径,领着学生走"直路".当学生犹豫着要走人"弯路"时,就会被老师无情地拧"直",学生所得到的知识都是现成的、直接的,不敢在课堂上犯错,即使犯了错也会马上被老师纠正,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干预得过多."弯路"是学生学习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需要让学生在犯错中不断成长,使学生的路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能学好生物,提高生物的教学质量,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许多老师认为:课堂是一个严肃的地方,要保持安静,老师有无上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具有绝对的权威.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班学习期间,教授给我们讲了他在日本留学时所听的一位小学老师的课,我被这位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爱所感动。那是一堂美术制作课。上课后,老师对学生们说:"我给大家30分钟,每人先做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我让学生习作,作文的题目也是"老师,我想对您说……"习作之前,我对学生提了一点要求: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批阅中,一名叫A的同学的文章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老师,我想对您说:您真把我害苦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您是先把咱班全体学生的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后,再按照这个顺序打印花名册的.您还告诉我,由于您一时‘疏忽',把我的名字遗漏了,最后不得已才添补在了花名册的最后一行.起初,我也没太在意,毕竟我不是咱班最差的一名学生.可我做梦也没想到,正是您的这一‘疏忽',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悲剧':课堂上,一次次我把手举得很高、很高,可其他老师都对我熟视无睹,从没给我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他们只对花名册上排在前面的学生‘情有独钟',还有个别老师认为我故意捣乱,冲着我说:不会答,就别滥竽充数……老师,算我求您了,您和其他老师说一声吧:我不是一名差学生,请他们给我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吧!……"  相似文献   

13.
走进课堂,笔者遇到过下面的情景: 镜头一:公开课上,为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准备了很多小奖品,在课堂上发给了同学们,拿到奖品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中兴奋不已.下课铃响了,老师大声对同学们说:"请刚才拿到奖品的同学把奖品还给老师,老师下节课还要用."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小学生在学校的花园里摘了一朵玫瑰花,被老师发现后,他眼泪汪汪地对老师说:"外祖母病得很重,我想把这朵花献给外祖母."这位老师把他领到办公室,十分动情地对他说:"你这样小小的年纪就懂得孝敬老人,你的心灵真是太美了,你的这种美德使我也很受感动.因此,老师也献你一朵玫瑰花."说着,这位老师从自己的花盆里摘了一朵鲜艳的玫瑰花,双手送给了他,接着这位老师又说:"至于你摘学校花园里的玫瑰花这件事,你千万不要告诉你的外祖母,因为她听了会生气的.老师代你赔偿好了."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他知道这件事后,也很感动地对那位老师说:"你的学生有一颗玫瑰花那样美丽的心灵,你也有一颗像玫瑰花一样美的心灵,更重要的是,你的教育方法比玫瑰花更美妙,因此,我也送你一朵玫瑰花表示敬意."  相似文献   

15.
新上任的语文老师第一堂课布置的作文是《我的理想》,刚在黑板上写完标题,下面就唉声叹气.老师很吃惊,就问一个学生:"为什么你会有这种反应?"学生说:"老师,您是让我说真话吗?"老师回答:"当然要说真话."学生立即说:"我觉得这个作文题目太可笑啦!"  相似文献   

16.
科任老师经常向我反映,说我班的孩子在课堂上随随便便,没有一点规矩,乱得课上不下去.面对这种情况,我也无可奈何,累得心力憔悴也没有效果.无意间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年轻的女教师愉快地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却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头像,上面写着"××(老师的名字)遗像"四个大字.看来,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了,但只见这位老师面带笑容,对着画像欣赏了一下,转脸环视全班,平静地说:"画得很像我,字也写得不错,可是多写了一个字."当他从学生的表情上认定画像是王小虎的"杰作"之后,点名提问了他.王小虎回答,多了一个"遗"字."为什么呢?"老师追问."因为老师没有死,所以不是遗像.""回答得好!"老师微笑着点头赞许.教室里顿时云开雾散,风和日丽.  相似文献   

17.
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亲近老师才会相信老师,才能对老师任教的学科产生兴趣.经常听到学生的家长说:"我家小孩不喜欢某某老师,上他的课,小孩总喜欢打瞌睡."由此可见,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当下的英语教学存在着重知识技能,轻情感体验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得不到释放,个性得不到张扬,不能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和主动地获取知识,课堂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8.
记者:您在考察美国的教育过程中,您认为美国教育体系(社会、家庭和学校)中的哪一种教育形式对您触动最大? 不同的中美选择 苑立新副主任:一天,我们在加州州立大学听一位教授的讲座时,这位美国教授给访问团的老师们出了一道这样的测验题:在儿童品格的形成过程中,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项,你认为哪个或哪些因素更为关键?教授要求我们中国的老师把自己的选择项贴到相对应的标签上.访问团的绝大部分老师都把标签贴在了"学校"和"社会"两项上.  相似文献   

19.
一位教师到国外一所学校考察时,耳闻目睹了这样一件事:美术课上,教师对怎样画苹果作了一番精心指导后,便安排学生进行绘画.讲评作业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一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就不会掉到地上摔烂了."老师听了便鼓励他:"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发明出方苹果."  相似文献   

20.
老师,请不要吝啬您的微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上次实验考查时,我本来很紧张,但很幸运是您监考,于是我就不紧张了,因为教过我的老师中您总是微笑着的,使人感觉很亲切,很友善……真的,老师的笑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这是一封学生来信,信的最后一句"老师的笑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还加了着重号. 老师的笑,对学生真有那么重要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