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日趋多元化,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大学生德育实践,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一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严格规整的社会实践体系,这些都为中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研究我国大学生德育实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借鉴国外的经验,对于改善我国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红梅 《教师》2011,(5):8-8
德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大学生良好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此,不断改善和解决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德育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人实践和发展,受教育者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道德知识内化外现的中介与土壤。实践活动是真正获得道德的基础,加深了对道德规则的理解,并且在交往和协作中,提升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当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当其冲。德育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上,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大学生的道德理论的牢固性。通过全面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实践的现状,探讨构建德育实践体系的意义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自身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中公民意识的培养,核心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形成公共意识。新时期的高校德育要通过促进政治理论教育的开放与发展、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开展生动的法制观教育来加强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德育中隐性教育及其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是一种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它是在长期德育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如何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科学界定隐性教育概念,把握其规律与特征,既是学科逻辑发展的必然,也有助于隐性教育进一步指导德育实践、运用于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是关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其内涵在于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援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和谐环境。目前,高校德育实践的不足之处在于德育理念滞后,教师在德育活动中的角色固定化和单一化,无法应对大学生在成长期间所遇到的新问题。我国当代高校德育要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加强德育师资的队伍建设、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高等学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的阶段,创新校园视野下高校学子思政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是我国大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和谐校园为我国大学生的思政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客观环境以及良好的学习气氛,对我国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意志品质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国家教育政策日益增进的今天,新型学校规划下高校学子思政工作的改革与实践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素养,而且对提高我国大学生整体的素质教育大有益处。通过对大学生思政工作改革与创新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讨论,从而体现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为我国大学的思政工作开辟新道路。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几个基本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德育工作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虚拟网络所建构的社会交往空间成为高校德育活动的新境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网络文明的影响下具有新的发展变化。新的形势要求高校德育工作不断创新与发展,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是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原则,只有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改进方式方法,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
刘波 《广西教育》2011,(6):120-121
本文强调通过实施口才培训,在学校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氛围,将口才培训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促进学校教育和谐发展;演讲与口才培训与德育相融合,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演讲与口才培训与实践活动相融合,拓宽大学生能力培养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强调通过实施口才培训,在学校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氛围,将口才培训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促进学校教育和谐发展;演讲与口才培训与德育相融合,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演讲与口才培训与实践活动相融合,拓宽大学生能力培养空间.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claims that liberal moral education is predicated on an inadequate conception of the roots of moral disposition and agency. It advances a view of modernity in which social and material conditions, whilst not comprising an 'iron cage', nevertheless give momentum to some trends in social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place others at a discount. Thus a moral education which seeks to assure an open future through individual cognitive emancipation risks exacerbating processes inimical to its aims. This is illustrat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liberal capitalism and to broader features of modernity. Implications are sketched for the emancipatory aims of education, the role of the school in moral development, the scope of education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新道德的培养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职责。目前,偏重道德规范认知的德育教育方式、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缺失、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转型时期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制约着大学生创新道德的养成。提高大学生的创新道德素质和培养创新道德品质需要创新科技环境建设,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德育教育模式和完善道德教育考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充分的社会支持,是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的根本原因。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是学生道德发展最真实的场域,是一切学校德育变革的逻辑前提。社会发展的道德需求与道德期待是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动力支撑。学校德育变革必须置身并充分考量社会发展、社会环境、社会资源之于学生道德发展及学校德育的深刻影响,深入理解并认真对待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时代要求与动力支撑,积极拓展社会资源的德育价值及其支持路径,充分考虑并合理利用社会生活对学生道德成长的滋养,从其赖以依存的社会系统中寻找资源、方案、路径与突破。  相似文献   

14.
李小鲁 《中国德育》2007,2(5):18-20,36
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忽视道德的个体性,窒息了个体德道学习的自觉能力,割裂了道德生长的整体精神空间。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要求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创新德育工作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推动了学校德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的转型,对扭转西方社会剧变的思想混乱和德育危机产生了重要作用。在当代的教育改革中,我国的德育在目标、模式、内容、途径等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给我国德育改革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是社会资本被运用到具体德育活动而产生一定效益的前提。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德育主体生成社会资本的动力不足、质量不高,以及作为社会资本生成机制的社会信任缺失。针对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我国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的生成,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社会资本生成目标、促进良好社会关系网络的生成、采取合适的信任建设策略、为高校德育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好的社会声望等。  相似文献   

17.
学校德育变革是整个教育变革进程中难度最大、最复杂的部分,它的每个环节都深受社会变革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道德是影响学校德育变革进程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之一,不良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最大阻力。社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宏观文化环境和人际交往起作用。儿童节目中的敏感内容、负面教育新闻等媒体文化,公众对社会信任、社...  相似文献   

18.
脱离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带来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变化,是学校德育缺乏社会基础的基本表现,也是德育成效不彰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是个体道德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首要前提。经济生活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进程及成效的重要变量。学校德育应主动反映并合理观照经济生活及其带来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变化,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生活及其价值需求,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辩证分析经济生活对道德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知晓适应市场经济生活的道德规则,学会在参与经济生活中体会道德生活,最终形成适合社会经济生活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9.
以权威为基础的德育模式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它明确了德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要求,规范了人们按社会传统的道德规范做事,在迫使社会矛盾延缓和防止冲突失控方面,起着有力和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权威模式的德育,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发展也有着明显的限制和副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摈弃以权威为基础的服从式的德育,建立和谐自主平等的德育新基础。依靠自主建构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成为人们的道德信念和行动准则,德育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现实和未来两个维度出发 ,分析了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及原因 ,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 2 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的重大意义 ,进而提出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即确定现代化的德育观念、坚持生活化的德育价值取向、建构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创立科学化的德育方法、构建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设计渐进式的德育内容、建立完善的德育网络、开展积极的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