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让它滋润;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心存感恩,知足惜福。当我们用感恩的情怀对待每一件事,服务于他人,用宽容大度、尽职尽责、勤勉工作来证明一切,就会忘掉不愉快,心中就会充满美好。积极主动地面对现实,那么你感受的不仅仅是心灵的宁静。一个怀有感恩之心的人,生活也将赋予他最大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包括的内容很多,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人间之恩等等,其中最被人看重的是父母之恩。感恩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习惯,从而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从个人角度讲,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能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从社会角度而言,人人常思回报,少思索取,将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整体文  相似文献   

3.
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教会学生心存感激,孩子就多一份宽容,自律与热情。让学生怀着感恩之心去体验和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懂得在接受他人关爱和援助时给予回报,不应一味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增强责任意识,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尊重和负责,与人为善,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善待自己眼中的一草一木。  相似文献   

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认为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想要回赠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的每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刘艳春 《辅导员》2011,(24):39-40
社会越来越进步.生活越来越美好.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感觉却越来越淡漠,一些学生不懂得对身边的人感恩。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让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并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的情感升华为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6.
刘艳春 《辅导员》2011,(36):39-40
社会越来越进步,生活越来越美好,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感觉却越来越淡漠,一些学生不懂得对身边的人感恩。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让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并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的情感升华为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做法一: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父母养育之恩如涓涓细流,滋养孩子。孩子们  相似文献   

7.
学会感恩,要求每一个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当学生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尊重别人、爱护别人,怎样去帮助别人。让学生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感恩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是生活中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当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媒体中传播的不良信息正逐步腐蚀着学生的心灵,一味地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一些学生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下滑。  相似文献   

8.
陆佳 《学子》2014,(13)
正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一种不忘他人恩情、萦绕心间的情感。那如何在班中开展感恩教育呢?我就结合园内特色"感恩关爱文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班级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活动来说一说。一、挖掘教育资源,培育感恩之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  相似文献   

9.
雨舟 《家庭教育》2007,(2S):12-13
宁波读小田来电问:“我们发现孩子对人对事缺乏感恩的心,似乎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理解父母,理解他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和社会呢?”[编按]  相似文献   

10.
宁波读者小田来电问:“我们发现孩子对人对事缺乏感恩的心,似乎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理解父母,理解他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和社会呢?”主持:“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学会尊重他人。下面,我们看看杭州市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认为人应该心存感激。常怀感激之情,人就会知足,感到幸福,不易心理失衡,进入“知足者常乐”的达观境界。心理健康者大都怀有一颗感激之心。我以为人生要活得有情趣,活得精彩,仅心存感激尚不够,人还需要一种状态,那就是“感动”。  相似文献   

12.
彭杰慧 《广西教育》2009,(31):54-5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开展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需要。目前很多独生子女自私、冷漠、霸道,不知道如何关心他人,习惯了索取,缺乏一颗感恩的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唤起他们灵魂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让幼儿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每次听到这首歌,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流。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要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对师长要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抛却愚昧,懂得思考。  相似文献   

14.
[题目阐述]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幸福的,常怀感激之情的人生活是甜美的,但感激、感恩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应该用行动表示。请以"感恩·责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15.
心存感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心慢慢变硬了,变冷漠了,变贪婪了。尽管脸越来越显年轻,心却越来越老;交际应酬越来越多,心的交流越来越少;格式化的表情越来越多,会流泪的人越来越少;贪婪掠取的人越来越多,心存感激的人越来越少。在心如坚冰又加设密码的今天,人类应该恢复人类自身的本性,时常学会感动,心存感激。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更贵重的礼物呢?没有他们,世上就没有我们的踪迹,人海中就没有你的“这一个”。我们在岁月的河边沿河行走,有了父母大爱的滋润浇灌,我们才不感到孤单干渴。没有了父…  相似文献   

16.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一首优美的旋律,道出了爱的真谛——感恩!感恩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营养,感恩伟大祖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感恩老师为我们的学习呕心沥血,感恩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不辞劳苦。常怀感恩之心,世界充满阳光,常念感恩之情,和谐之花处处开放!作为一名教师,深知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虽有满腹经纶,但无感恩之心,也是无用之才。云南大学生命科学系的那个男孩,因宿舍的一点纠纷加上心灵的阴霾,而不念平日里的点点好处,挥刀杀戮,致使几名花季少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小学生实施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笔者通过感恩父母途径意在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进而对他人、社会、自然常怀感激之心。  相似文献   

18.
赵云梅 《辽宁教育》2012,(16):65-66
古人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古以来,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如今,这种传统美德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社会责任,成为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道德准则,也是作为一个人的起码品德。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以来,由于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他们早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个性,对父母、长辈、老师以及周围人的付出,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享受,不知回报,甚至责怪父母长辈做得不够好。试想,孩子若能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心境就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年轻一代,往往自从来到世上,就备受父母的呵护、师长的指导、社会的关怀,但他们不懂得知恩图报的事件经常见诸报端。我们中华民族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古训,这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因此,我们应该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感恩教育,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关心理解父母、尊重师长、感谢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和事做起。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予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一个人因感恩而感到快乐,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培育学生的美好德行,包括让学生拥有感恩之心。但感恩之心不是孩子的专属,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有这种美德,否则,他的情感世界就是不健全的。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践行感恩的理念,尤其是认可和奉行感谢学生这个理念呢?我就自己的切身感受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为学生的付出心存感激没有人刚登上讲台就是名师,尽管我们踏实勤恳、不遗余力,但必须承认,此时的我们水平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