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明 《华章》2011,(23)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因此黑龙江省各所高职院校于2006年以后纷纷开设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加深对黑龙江高职院校开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背景与现状的理解和分析,对于顺应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黑龙江省报关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省内对外经济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海关管理专业整合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归入财经商贸大类中经济贸易大类,在当前贸易形势快速变化的背景下,改革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系统介绍和总结了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以校企合作、技能竞赛、资格考证、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等五因素为导向,在改革课程建设,进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研究与实践,对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魏俊飞  施静 《职教通讯》2011,(16):68-70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切合行业、岗位特点,符合企业需要。以五年制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实践为例,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架构设计、实施途径的分析,阐述五年长学制在外贸操作层面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特有优势,通过五年一贯衔接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总体架构设计和实施,阐述五年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思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关系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地区的经济发展。探讨技能型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期望对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报关及国际货运是货物进出口活动和国际物流链中的的必经环节,更是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与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法规的实施密切相关,报关与货运业务有着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和操作性。本文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对四段衔接式人才培养模式架构设计、实施效果的分析,阐述五年制高职在报关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特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状况,阐述国内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的基本现状,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高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文教资料》2006,(31):46-48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国际贸易人才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以进行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职业岗位群能力需要为核心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以此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韦大宇 《广西教育》2013,(11):101-102
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状况,阐述国内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的基本现状,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紧缺,从业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何使人才培养方案即满足人才市场需求又符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这就要求该专业负责人员在课程设置方面多做些思考。本文笔者从苏州地区经济发展和当地人才市场需求的角度,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杨素琳 《广西教育》2012,(31):80-81
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分析"行标导向、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并提出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要以就业为导向。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关系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岗位针对性,是否适应企业实际需求。因此,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依据企业岗位所需能力来构建,这已成为当前专业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2.
黄莹莹 《广西教育》2014,(43):105-106
报关员改革给高职报关专业带来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灵活设置课程以及促进就业等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之面临生源竞争、短期专业吸引力下降以及专业特色需要重新定义等挑战。建议从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提炼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3.
报关员改革给高职报关专业带来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灵活设置课程以及促进就业等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之面临生源竞争、短期专业吸引力下降以及专业特色需要重新定义等挑战。建议从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提炼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改革的背景出发,结合实行学分制在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中的意义。提出了本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学分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学籍管理的实施思路,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分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正式收录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以来,国内各高职高专院校相继开设了该专业。为了使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快的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各院校在课程开设上都考虑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课程。文章从社会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需求角度出发阐述了该专业的学生在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顾美玲 《时代教育》2014,(7):213-214
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外向型单位与相关经济企业进行广泛调研,逐步分解报关和国际货运工作技能,提出构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技能教学模块,以期能够有效解决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技能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各类进出口企业的迅速增长,社会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由于我国的教育系统中很少有针对报关与国际货运方向的学历教育,导致了高素质报关与货代人才缺乏。宁波港的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在我国排名第四位,相应的,报关与国际货运行业在宁波得到了高速发展。但从业人员的学历不太高,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8.
程燕  郭好翠 《职教论坛》2012,(11):59-60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中职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该专业培养的营销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从专业定位、师资情况、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行业特色五方面提出了解决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职院校专业定位的调整,涌现出了一批新型的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就是其中之一。本课题组通过对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新设立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基础课与职业专项技能课课程现状的分析与实践,围绕现有两大类课程彼此孤立、衔接较差的状况,提出如何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授课方法、技能整合四个方面有效衔接专业基础课与职业专项技能课,为提高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近几年才开设的专业,在广东最早有该专业的院校是广东南华工商学院,所以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专业建设发展来看,该专业都是一个新兴发展的学科。具统计,广东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双师素质教师达到35%,但具备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为数不多。因此,为迎合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亟待探索和研究双师结构的教学模式。本文以该专业核心课程《报关基础》为例,对本课程双师结构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便对该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