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段时间,记者连连遭受劫难--被质问、通缉、拘留、殴打,堪称"记者劫".正如有人说的,内外部诸因素成就了"记者劫".而在种种外部因素中,我们无不发现,公权力的身影频繁地现身,打压媒体、干扰媒体的正常监督报道. 来自政府部门的"不得擅自发布",已然成为新闻人头上的"紧箍咒"."新闻通稿"往往是政府部门在某一事故发生之后"统一口径""维稳"的惯用手段.  相似文献   

2.
无视舆论关切和现场媒体记者的强烈诉求,是巨大的策略漏洞. 今年全国“两会”一如既往是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这里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很多媒体都派出精干的记者队伍扑上“两会”现场,“两会”现场成了新闻媒体的赛场,各路媒体记者各显神通,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并不是每家媒体都有均等的机会,有的媒体近水楼台,有的媒体的则山高水长.为了不虚此行,不少媒体记者拼了,甚至用上“美人计”,用美女记者“诱敌深入”,可谓用心良苦.新闻信源稀缺,僧多粥少,稍有一点新闻资源,媒体记者就会扎堆上去抢食,一些媒体人“吃相”难看,影响观感.这固然与媒体人的职业素养有关,但实在是生存压力太大,一些媒体记者顾不上举止斯文、端庄了.  相似文献   

3.
融媒时代,主流媒体打造“网红记者”“网红主持人”,是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北宜昌开展城市形象爆款作品评选为例,深入分析地方媒体记者、主持人借助新媒体平台,致力于打造“网红记者”“网红主持人”,从而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陶祎佳 《报刊之友》2014,(4):133-134
在当前的新闻传播中,大量“公民记者”的出现,打破了新闻传播主体由传统媒体专业记者独家垄断的局面,专业记者的职业优势正在逐渐失去。本文通过从“‘公民记者’群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异军突起”、“‘公民记者’与媒体专业记者的现实区别”、“‘公民记者’与媒体专业记者的角色互补”三个层面的论述,提出了传统媒体专业记者必须在正确引导舆论中扮演权威角色、实行有效公共传播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谢忻 《青年记者》2017,(23):61-62
媒体的公信力基于受众对媒体的综合认知,影响公信力高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新闻内容是影响媒体公信力的核心.编辑记者要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家国情怀,“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新闻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此基础上,编辑记者对新闻品质不懈追求,才能够做出优质的内容,从而保障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出镜记者是栏目、电视媒体的门面。重大历史时刻“我在现场”,已经成为媒体的共识。好的出镜记者往往在时效争夺中给媒体带来竞争优势。另外,出镜记者由于“脸熟”,在采访中更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以整合各方资源。  相似文献   

7.
杨瑶 《声屏世界》2016,(3):14-16
总理记者招待会作为“两会”休止符,历年累计邀请数百家中外媒体与中国总理进行对话,是中国国家形象呈现的重要舞台。本文通过对23年总理“两会”记者招待会上,不同国家媒体的提问数量、类型结构等数据分析以及总理的回答应对,来研究“两会”记者招待会媒体公共空间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8.
张清华 《新闻知识》2003,(10):24-25
近些年来,我们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记者以体验、暗访等形式进行的参与式报道,如有的报纸开辟的“记者换岗”、“记者体验”、“记者打工”、“记者暗访”等栏目,有不少记者“客串”当起了  相似文献   

9.
引言:记者曝光上市公司负面新闻被算计,甚至有记者遭到全国通缉,而知名艺人郭德纲徒弟也曾殴打记者.一连串“打记者”的新闻频频发生,唏嘘之余更会启人思考.现如今,很多人在自身权益遭到侵害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记者”,然而,奇怪的是当记者的权益遭到践踏时,许多人却不以为意,甚至有点幸灾乐祸.这就是当下中国媒体人的真实处境.作为媒体一线记者,本文从实践出发,探讨区域性媒体从事曝光新闻的操作手法及运行机制.在传统戏剧中,红脸扮演正面角 色,为人处世隐忍宽容;白脸是反面角 色,待人接物尖酸苛刻.在媒体内部,记者大致可分两类:专门围绕不同行业 转,谓“跑线”记者;另一类为非跑 线记者,主要报道突发事件、负面新闻 等,舆论监督多半靠他们完成.如今的 媒体尤其是区域性媒体,某种意义上 说,记者也可分成“红脸记者”和“白 脸记者”两类.前者专司“跑线”,后 者则是专做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10.
记者部落     
媒体的发展需要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新闻人来推动,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人把“记者”、“编辑”仅仅当成了糊口的饭碗。作为媒体老总,怎样为媒体塑造有事业心的职业新闻人?请关注“构建和谐媒体系列访谈”之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记者们经常用以自勉的一句话,然而  相似文献   

11.
“铁打的媒体,流水的记者”,记者转行现象近年愈演愈烈。记者的频繁转行势必影响中国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对此,媒体不得不警醒起来,尽早拿出得当措施,刹住“歪风”,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2.
张伟 《军事记者》2006,(11):11-11
对亲历报道,不同媒体的记者或同一媒体的不同记者,采写出来的报道都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就是其独特性。对于电视记者来说,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是“亲历”。下面结合我自己报道“神六”发射的经过,谈点这方面的体会。2005年“十一”长假还没有过完,我们中央电视台担负“神六”发射采访报道任务的记者便打起行李,前往大漠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往酒泉采访的各媒体记者,大多是从事军事报道的资深记者。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参与了“神一”到“神五”的宣传报道,可谓是对酒泉、对“神舟”了如指掌,但毕竟“神六”不是“神五”的…  相似文献   

13.
陆地 《中国广播》2012,(9):19-21
“走转改”活动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一些病灶弊端具有救治作用,可以治浮、治虚、治假。“走转改”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如何理解,更取决于如何行动。“走转改”可以提高记者的互动能力、提高媒体的能见度、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提高媒体的竞争力、提高记者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荣辱榜     
“封口费”事件涉案人员受惩处到目前为止,“封口费”事件中有据可查的涉案人员60人(其中发“封口费”封锁消息、阻挠记者采访者2人,收受“封口费”的记者4人、媒体工作人员26人,假记者28人)。此外,  相似文献   

15.
党刊推动媒体融合的进程,也是从单一媒介内容生产向多媒体乃至融媒体内容生产的过程。面对这种情况,“全媒体记者”的称呼应运而生。然而,对这个名词的解释和认识还存在不同的理解。“全媒体记者”产生的环境是什么?如何理解“全媒体记者”?本文尝试在媒体融合视角下,剖析新传播生态下的党刊报道形态,探讨“全媒体记者”的概念和存在条件,同时对现行党刊各方面人才教育提出想法。  相似文献   

16.
张华斌 《新闻前哨》2022,(18):23-24
当前,随着媒体生态的持续演进和县区融媒体建设的加速推进,县区融媒体记者无可避免地遭遇转型压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持续深化思维理念之变、能力素质之变、方法手段之变。但转型不是转向,也不是转圈,更不是“转行”,而是必须始终攥住“守正”这根底线和生命线,握紧“革新”这根主线和发展线,加速实现传统媒体记者向全媒体记者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现实中,很多传统媒体记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动进入了“融媒体”时代,但自身思维和实操能力离适应融媒体环境、胜任融媒体工作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传统媒体记者主动学习、快速转型。本文就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记者转型升级提出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记者招待会总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召开,有若干媒体记者参加,因此想出彩必须费一番思量。以变化“标题”应不变“实录”由于大事件记者招待会“问答实录”一般依赖新华社通稿,因此提炼更有冲击和精准的标题就成为各家媒体标新立异最常用的方法。以变化“体裁”应不变“素材”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科技》2008,(6):11-11
今年以来,杭报集团进一步强化业务创新探索。从报网互动走向报网融合;从特色媒体走向品牌媒体;从打造品牌记者到培养多媒体“数字记者”;从记者下基层到报纸走出去。  相似文献   

20.
近来,记者集体退场以示抗议的事件不断发生,先是陶虹在长春记者见面会上,因“违诺”单独接受了某家媒体的采访而遭遇记者集体退场抗议;后是周迅在南京因采访“三不准”而遭遇记者集体退场。我以为,记者的行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首先是维护了记者采访报道的独立性。媒体记者具有独立采访权,如何采访、采访什么、何时采访都要由新闻报道的需要来决定。但由于娱乐圈内明星的特殊身份,我们的媒体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某些不合理的限制,如什么能采访、什么不能报道、怎么采访、报道多少等等,否则,不是“封杀”采访,就是以报道“失实”为由对簿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