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它有着比经典范畴理论更为突出的优点,语言学可以向认知寻求解释。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探求语言奥秘的有效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2.
范畴化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概念的基础,近年来逐渐受到了语言学家的重视。完整的范畴化理论由范畴化与非范畴化构成。语法范畴等词类概念在现代语言学中已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各种语法理论都利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范畴来建立自己的理论模式。英语中任何词类范畴都能互相转化。而且词类范畴也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范畴化理论可以用于英语教学并对英语词类转化有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陈江华 《文教资料》2005,(28):95-96
运用原型理论范畴分析英语时态,把原型理论运用于外语教学,以进一步提高语言课堂教学的效度。  相似文献   

4.
完整的范畴化理论包含范畴化和非范畴化。范畴化的作用在于给混沌的世界建立秩序,找出事物的结构关系;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经济原则。非范畴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性的过程。两者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完整的过程。本文旨在从词义和词性两方面探讨他们在范畴化向非范畴化过渡过程中所发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词类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等主要词类的语义结构,并对这些主要词类的范畴化关系网络作了粗略的描写;认为认知语法的词类划分符号法有助于达到语言研究的描写充分性和解释充分性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6.
柳明月 《文教资料》2010,(24):34-36
在英语学习中不难发现,有些名词如"fish""hook"等在和"to"组成动词不定式时,这些名词又可当作动词来用。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这类词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以作动词,根本无法给这类词的词性作一明确定性。本文作者针对这种观点进行了论证,认为,认知语言学侧重的是人的体验性和心智性,而范畴的切分应该以清晰的逻辑为理据。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范畴化理论。  相似文献   

7.
范畴化、原型范畴理论是人类认知世界规律的概括。人们在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知命名的过程中,总在遵循着这种规律。然而,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秽世间事物命名的范畴化过程、视角或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因而即使是最简单的翻译也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范畴认知转换。英汉语“笔”概念的范畴认知转换就足以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指出国内传统语言学家划分词类的不同及三种主要依据,对其进行了反思,进而运用认知范畴的理论分析汉语的词类现象,强调了认知范畴在汉语语法分析中的重要作用,符合汉语语言研究的实际.反映了汉民族的认知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典范畴理论在汉语词类研究中的困境出发引出原型理论与非范畴化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原型理论和非范畴化理论在汉语词类研究中的解释力,旨在探索汉语词类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语法本体研究和现代汉语词典词类标注研究中,兼类问题尤为棘手,且极具争议。基于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通过对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BCC)的随机取样分析,我们发现“困惑”作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在个例频率、类型频率、历时分布和语域分布四个方面均满足规约化的用法,在词典中应被处理为名、动、形兼类词。研究表明,“困惑”一词的词类标注问题较多,让人困惑,其实是受科学主义方法论影响下的“简约原则”的束缚所致。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正确认识它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对我们阅读古籍和理解汉语语法特点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词类偏移是词类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是语言中介现象的体现。正如所有中介现象均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样,词类偏移可能实现词类的彻底转变,也可能永远处于偏移的状态。类概念使词类的偏移有了可能性,同时也制约着它的任意偏移。  相似文献   

13.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这种语法现象的存在有其内在及外在的条件,这些条件使词类活用现象得以存在。本文认为,语义基础及汉语本身的特点是其内在条件,实际语言交际的需要是其外在条件。具备了这些方面的条件,词类活用才能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14.
英是一种以名词和动词为中心词的语言。因此正确地道的搭配和联想应成为英语学习重视的首要问题,特别是那些与汉语思维不一致的搭配。  相似文献   

15.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客观存在的常见现象,也是古代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语法理论。文章对这一理论重新进行了修正和规范,指出应多方位考察词类活用现象。  相似文献   

16.
英汉“喜悦”的认知原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体验哲学为认知框架,以原型范畴化理论为指导,对英汉"喜悦"的原型进行了认知分析.英汉"喜悦"这一情感概念是在人类相同的或不同的认知体验上演变而来的,具有相同和不同的认知原型.英汉情感概念"喜悦"是以人类的身体体验为基础,以原型为认知参照点,利用家族相似性,通过隐喻认知机制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自然语言具有强烈的模糊特征,英语词类也不例外。分析、探讨处于五对不同词类之间难以界定的两可词类,有利于使过去争论多年而难以解释的模糊词类找到一个应有的归宿  相似文献   

18.
汉字特点的主要特点,是多音多义,兼职兼类。多音多义,人尽皆知,而兼职兼类则并非都能明白,掌握汉字的兼职兼类,有助于正确阅读古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对英汉“爱情”进行了认知原型分析,由此可知,英汉情感概念“爱情”是以人类身体体验为基础,以原型为认知参照点,通过隐喻认知机制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