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自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后。才在西方列强的欺压和凌辱下开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辛亥革命的爆发终于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在国体上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广大民众仍旧处于封建蒙昧主义状态。随着中国政治局势的动荡演变及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和宣传。民众的政治觉悟逐渐提高,五四运动时民众的政治心理带有了强烈的民主主义色彩。这种“民主主义因素不断增长的轨迹。最终导向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民主革命。”因此探索民众政治心理的这一变动过程,有利于我们总结中国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志强 《红领巾》2004,(6):81-83
民众信仰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层面的问题必然反映到当前中国民众的精神层面中来.当前,中国民众精神层面存在着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社会主义信仰遇到冲击.部分民众对社会主义信仰的缺失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并进行科学归因、合理引导.当前导致中国部分民众社会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带来的影响,也有中国社会主义沧桑历史中极左思想对民众的心理影响的阴影,还有现实中国所出现的矛盾在人们心理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9,(1):52-57
近年来中日之间的往来愈加频繁,对彼此新印象的形成也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中日知识界都在重新审视彼此的国家形象。日本的"中国观"大抵集中在来自《论语》、《三国》的古典中国观以及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革命中国形象。如此而来的中国观都积极向上。而事实上日本民众对中国还有很多误解与偏执。众所周知,如此中国观的形成与日本近代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以及宣传有关。中日知识界对日本民众中国观的相关论述已不鲜见,而对当时中国民众形象的整理与论述却并不多见。鉴于此,我们将重新梳理二战前日本民众对中国以及中国民众的印象及其形成背景。具体以芥川龙之介及其同时代的"中国通"清水安三、橘朴的相关论述为对象作横向对比,进而让我们对当时日本有识之士的中国民众形象有一个客观认识,并探究其背后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怎样发现民众的力量,并建立一个代表民众利益的现代化国家,是摆在每个阶级、政党、集团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历史证明,中国民众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鉴于国际联盟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的有限作为,中国民众就改造和加强国联,以充分发挥其维和效用进行了热烈讨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主要反法西斯盟国建立新的国际组织主张的明朗化,中国民众关于战后国际和平机构方案的讨论再掀高潮,除部分仍坚持改造和加强国联的主张外,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组织的呼声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中国民众国际组织观的演进发展为中国政府提出正式的国际组织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丹麦民众高等学校在丹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如黑夜中的月光,照亮并指引着欧洲及全世界的成人教育走入辉煌之境。它为丹麦教育的大众化和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等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文章论述丹麦民众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中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竞男 《天中学刊》2005,20(6):106-109
认为中国当时的民众愚昧、麻木、落后而不觉悟,是鲁迅民众观的主体,它尤其表现在他前期的小说和杂文里。鲁迅的民众观,是在对民众精神状况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当时民众的客观现状有关,也与其某些主观因素相关。改造国民性的文学初衷、思想的悲观及潜意识里天才与庸众对立的立场对其民众观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雷沛鸿是一位赤诚的爱国主义者,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杰出的民众教育家.他本着"为穷而失教的劳苦大众教育事业而奋斗"的目标,以"教育大众化"为其民众教育理论的基础,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化、中国化的民众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徐旭先生结合创办江阴巷实验民众图书馆的实践,对民众图书馆的概念、教育功能、业务建设、规模扩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先后发表过《民众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民众图书馆学》《民众图书馆实际问题研究》等系列著作,构建起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民众图书馆学理论体系。徐旭先生对民众图书馆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因此奠定了他在民国图书馆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党派倾向对美国民众的中国形象和中美关系认知的影响,对美国民众进行在线抽样问卷调查,获得2200个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党派倾向对美国民众的中国印象评价和中美关系认知有显著影响。党派倾向越保守的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评价越低,越倾向于认为中美两国将趋向疏离和对抗而非交融和合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闲暇生活方式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的闲暇生活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民族烙印。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闲暇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中国目前闲暇生活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良现状。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明和科学的闲暇生活方式,必须坚持"两个基本点",创造更多的闲暇时间,加强闲暇场所建设,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闲暇技能,并加强对闲暇生活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古代贤哲总结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产物。在这个总结和发掘的过程中,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的贡献尤其重大,他所提倡的"与民同乐"的博爱大众精神、"舍生取义"的英勇献身精神、"反求诸己"的严于律己精神,以及"身死而不受"的以义制利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民族忧患精神、"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自强不息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的人格独立精神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海伦.斯诺同埃德加.斯诺一样,是上世纪30年代活跃在远东的国际记者。她的《续西行漫记》(《红色中国内幕》)进一步向世界介绍了在陕北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状况,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72年、1978年又两次访问中国,写出了《毛泽东的故乡》和《七十年代的西行漫记》,热情地赞颂毛泽东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变革。她的经历坎坷曲折,她的性格刚柔相济,她的作品历久弥新。可以说,她的中国情结书写了她传奇而光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高婷 《天津教育》2021,(9):181-182
语文,是人们眼中的花开,也是人们眼中的水流,代表着美好的事物,也凝结着人们的思想。小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感悟的过程,能够在感悟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能够加快学生的学习进程,让学生走近语文,抓住语文。教师围绕生活实物、幻灯片课件、课堂问题,对学生进行了丰富的指引,调动了学生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将描述某一特定时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普遍感受称之为"情感结构".这种感受饱含着人们共享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并能明显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自此,笔者在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情感结构时发现作者菲茨杰拉德虽然意识到社会的腐朽与堕落,但仍在维护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实际上,昔日的美国梦已然褪了色.回归当下中国,笔者对当代热议词"中国梦"从理性维度和现实维度做了情感结构分析.加之,对比"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笔者得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个人只有清晰地体认自身的文化归属感并将其融入对国家理想的维度,"中国梦" 的两层梦想才能有相统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谶,包括谶言和谶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汉民族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社会动荡时期,谶言与谶兆主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在社会安定时期,谶言与谶兆主要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
谐趣论     
谐趣是一种喜剧性的审美心理感应,即人们在喜剧化的人生情境或艺术氛围中所感受到的人生趣味.能谐表现了挑战人生的智慧与激情.能谐是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表征.  相似文献   

18.
汉字“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人们对于宇宙人生的认识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自然、哲学、社会、艺术4个层面。时至现代,“化”的生命力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从而形成了一个泛“化”的时代。它反映了当前人们的思维动向,我们必须对此有所忧患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美丽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表征,它是环境美、社会美、文化美和生活美的内在统一,内涵非常丰富。"美丽中国"建设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创新精神,它具有坚实的社会现实根基、鲜明的历史逻辑和独特的制度自信。术语创新、文化精神、实践创新和开放创造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动力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价值意蕴体现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开启人类新文明上。深入研究"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个伟大"是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积极回应,具体表现为:在进行"伟大斗争"中深刻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在建设"伟大工程"中时刻警惕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共产党的演变企图;在推进"伟大事业"中清醒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歪曲;在实现"伟大梦想"中彻底瓦解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全面深刻揭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扫清思想障碍,有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