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丽婷 《海外英语》2011,(10):216-217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而进行合理阐释的言语交际行为。它的交际观和语境观可以为口译过程的各个阶段提供合理和有效的解释。基于这一理论,口译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以语言信息为载体,以交际为目的的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口译员作为说话人和听众(或交流双方)的中介,承担了推理和明示的双重任务,是实现交际意图的重要主体。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应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寻求话语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更好地实现交际双方的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由于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部分结论已经不能解释现实了。但是这丝毫不影响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根据实际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不仅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而且能够使我们的经济建设获得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语义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属性,是由人类的认知特点所决定的。从认知角度分析语义的模糊性,不但可以丰富认知语言学的内容,而且对模糊语言学的发展也可以提供一种方法论上的指导。从范畴化的典型理论出发用具体的案例解释了语义模糊的成因,并指出了范畴化的典型理论对语义模糊的解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的终极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倩 《江苏高教》2003,(5):127-128
一、教育终极目的的特性其一 ,具有终极性和超越性。人类教育的各种目的好似数学中的一个集合 ,这个集合中的所有的目的都或多或少地趋近于一个终点———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终极目的超越了现世的人类教育 ,向人类预示了教育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空灵美妙并且令人鼓舞。其二 ,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其实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人类教育产生之时便相伴而生 ,只是人类在教育产生之初还不可能马上清醒地意识或者深刻地思考这个问题。人类教育的终极目的超越了时空、地域、种族、文化等因素的桎梏 ,这个目的是适用于人类的整个教育领域的 ,而不是仅…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教学理论考察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来源,其影响到教学成果,而社会语言学教学理论考察的是交互过程与教学成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付本静 《考试周刊》2011,(59):34-36
关联理论作为近年来对西方影响巨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对翻译这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解释力也是强大的。本文对关联理论及其相关核心概念作了简要阐述,并着重讨论了关联理论对口译过程和口译策略两个方面的解释力。最后.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译员提出了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7.
陈宇秦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5):23-25,32
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已经成为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所普遍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社会资本概念也被广泛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虽然社会资本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但是社会资本也有其固有的、自身无法解决的困境。本文拟就社会资本的解释力与困境做一些探讨,旨在使人们对社会资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期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对委婉语的解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明示一推理过程,以关联性为取向。用关联理论解释人们如何使用并理解委婉语,认为使用委婉语时应依赖语境假设并确保其关联性和明示性;理解委婉语则要以认知环境中各种信息为基础进行非论证性的演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语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古典范畴理论在释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认知语言学家所提出的原型论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古典范畴理论的不足,但其理论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原型理论最大的缺陷在于缺乏范畴化能力,并试图通过特征分类和建立动态范畴边界的方法来修正原型理论.最后,通过来自发展心理学的验证,证明修正后的原型理论对儿童范畴习得,特别是词义泛化方面具有更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毫无疑问,翻译首先是一种语言现象.所以翻译理论在其得以系统讨论之前是被包容进语言学范畴的.但是,长期以来的实践和研究证明,翻译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并不是应当从属于语言学的.然而很多翻译理论家在其研究过程中又不断地借助于语言学,用语言学的一些理论、术语和方法去研究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理论及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力先生在他的著作和文章中曾多次谈到普通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重温王力先生的话语在今天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现在的许多语言学著作和文章中由于缺乏普通语言学理论知识而导致的错误屡见不鲜;我们的语言研究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有坚强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知识作基础。鲁迅先生是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普通语言学知识足令我们现今的许多语言学专家汗颜。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话语对今后我国语言学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艳 《培训与研究》2008,25(6):36-3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国之间语言接触日益频繁。本文试图运用潜显理论分析新词语“宅男”。从它的词源分析入手,揭示“宅”的引申义,重点对“宅×”的潜词显词化情况进行说明,最后对这一词语的规范化及未来发展情况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主张从人和世界互动体验的视角去探讨语言的规律。语言全息则强调宇宙、人和语言的全息关系。二者在对语言的看法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从认知语言学的原理,如隐喻、转喻、格式塔、事件认知模型理论等方面探讨认知语言学与语言全息理论之间的映照关系。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洪堡特在有机系统观基础上,对语言系统做了深入研究,但是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半个多世纪以后,索绪尔建立了语言系统论,他建构的语言系统是静态的、封闭的,结构关系被描写为线性的,还带有明显的机械系统观痕迹。之后,语言系统理论随着西方科学不断发展,一般系统论的诞生使语言系统论日趋完善,语言系统被看作开放的、动态的,语言研究重心也从形式转移到语义。  相似文献   

15.
在文艺人类学对文艺人类和人类文艺的总体性讨论中,文艺与意识形态合谋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文艺意义与道德意义的混存性在场,这是道德文艺论产生的事实根据。道德文艺论从古及今有其稳定性的语指和完形化的知识谱系,但是它在命题语指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语误,这同样是导致道德主义文艺学与反道德主义文艺学语用紧张的根源。人类要想在合谋中实现双赢的局面,就必须既确保语指有效性亦规避语误的歧义蔓延。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世界图景的实质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以自身的感知体验为基础,以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语言为中介,对客观现实世界的一种认知再现。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研究就是以语言、思维/认知、现实三者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语言学研究,主要包括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哲学渊源、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慧芳 《培训与研究》2009,26(11):26-28
语用模糊是交际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交际双方在交际活动表达和理解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性的总称。本文运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对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进行了解读,语用模糊是根据语言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的特点,对话语形式、话语内容或语用策略进行选择及推理结果进行判断的动态顺应结果。语用模糊是语言动态顺应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尹蔚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122-124
首先从四个方面对当前汉语语言理论领域的研究做出简要概括,并指出其中的三大研究成果及理论创新亮点;进而对现今汉语语言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作出剖析;最后对汉语语言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世纪七十年末以来出现的种种“本位”理论,如记词类本位、句本位、语素本位、词组本位、小句本位、字本位等,认识其来龙去脉,特别是与国外有关理论的关系,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这些理论的提出在汉语研究方法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