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维  刘萍  周正华 《培训与研究》2008,25(1):130-132
双关语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具有丰富语言表达、强化语言效果的功能,在日常生活、语言交际、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本文探讨了双关语在《红楼梦》中的运用及英译,并结合实例及杨宪益、霍克斯的英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双关语的英译需从语义、语用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使译文既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特色,又达意确切。  相似文献   

2.
英语双关语(pun)是利用语言的同音异义或一词多义现象使一句话产生两种不同的意思,即“一语双关”,从而使语言生动、活泼。双关语在英语中的运用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是越来越丰富多彩。英语双关语蕴含着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较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英语学习者掌握一定的双关语知识,既能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深刻理解英语的幽默,进而提高英美文学欣赏素养及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3.
言志峰 《海外英语》2012,(11):45-47
双关语因其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性而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修辞手段。英汉双关语分别蕴含着英汉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文学作品、广告等文体中的历史地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有助于正确理解双关语的修辞效果,更好了解英汉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从英汉双关语的定义、分类及修辞作用入手,对它们的基本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它们既有相同点,亦有不同之处。这些都折射出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论英语双关语的表现形式及修辞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关语即所谓“妙语双关”,是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共有的修辞手法。它或妙趣横生,或寓意深远,或诙谐幽默,运用得当可使语言生动含蓄,使读者产生富有的联想,有一箭双雕之妙。  相似文献   

6.
双关语种类较多,但是如何分类,学术界一直有不同观点。总起来说,大多数分类方法都有过粗或过细之嫌,因而不利于双关语的研究。在分析这些分类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框架,并进一步探讨了英语双关语的功用。  相似文献   

7.
英语双关语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修辞手段,巧妙的双关语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机智,起到旁敲侧击,借题发挥的作用,因此,双关语常常在广告语言中得以大量应用。广告制作者们挖空心思地追求新的创意,使得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技巧更加纷繁复杂,使得对双关语的翻译显得更加棘手。本文拟从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方面对双关语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进行阐述,同时探讨其翻译方法。希望能借助本文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运用和翻译,以满足各自的商业需求或达到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8.
双关是广告语中非常重要的修辞格,它的使用能增加广告语的吸引力与趣味性。笔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并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框架指导下,对广告语中双关修辞的意义进行阐释,以此来探索人们在创造与理解广告语言时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9.
双关语是最难翻译的修辞现象之一,英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通常有以下几种。对等翻译法将双关语译为相同的双关语,主要适用于建立在人类共同认知基础上的双关语和部分结构双关语;变通对等法是通过创造双关语译为不同的双关语,主要适用于思想主题意义不大严肃的文字游戏类双关语。体现不同文化特色和语言特点的双关语有时也可以通过语音、语义或形式手段译为类双关语,还可以通过释义、加注等方法进行补偿。双关语的翻译还包括谐音法、省略法、移植法等。  相似文献   

10.
汉语和英语这两种非亲属语言,它们所反映的客观的外部世界是一样的,但由于这两种语言各自不同的特点,从而阻碍了英汉互译活动的顺利进行。该文从语音、谐音和双关三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造成英汉互译困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习语,如俗语、谚语、俚语等,它是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堪称语言的精华。习语作为独立的语用单位比传统意义上的一般语言成分更具有典型性,但是,它的翻译却常产生偏差,文章就习语翻译的方法、修辞特点和技巧进行了阐述,并就翻译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Since the Relevance Theory was developed in 1986, it has been applied to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 by researchers. In a global economic background,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practice has gained much attention from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As an important rhetoric means of advertisement, puns are faced with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translate them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in advertisemen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Relevance Theory. Detailed examples will be given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benefit of advertisement broadcast and at the same time remain its creativity. It is a keen hope that this paper would be helpful to tho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ors.  相似文献   

13.
双关语是英语广告中很常见的修辞手段之一,由于其可译性限度很低,翻译非常复杂。本文从语义双关、谐音双关、成语俗语双关、语法双关和其他方面对双关语的可译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分别表意、契合翻译、套用翻译、侧重翻译和补偿翻译的方法给广大翻译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面对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难有作为,追根溯源,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而英语则追求条分缕析,讲究逻辑,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英汉翻译中,译者常常遇到文化差异引起的模糊语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模糊语的功能,探讨模糊语言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5.
许莉莎 《海外英语》2011,(8):219-220
English idioms, as the quintessenc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re vivid, terse and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s refined and sanctified through long time use by the native speakers. The nicety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on of idioms is the important part in translating. In the thesis, th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I summarize som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English idioms into Chinese.  相似文献   

16.
双关语即用一个词同时暗含两种或多种不同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着重介绍了英汉双关语的主要种类,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着差异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7.
英语双关是重要的英语修辞格之一。本在英语双关的定义基础上,对其分类及本质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归纳了英语双关译成汉语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汉语无主句是汉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典型句型和独特的语言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汉语无主句的英译时,往往需要采取一些技巧,才能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的规范。文章通过大量的译例,探讨了汉语无主句的英译途径,旨在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谐音双关修辞格的大量运用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从音效和释义两个层面分析<红楼梦>中地名、人名以及诗词中谐音双关修辞的英译,通过表格量化对比,最后论证了不可译性在<红楼梦>谐音双关修辞英译中的部分表现.  相似文献   

20.
双关是英汉两种语言共有的修辞方式.它能使平淡的语言妙趣横生,诙谐幽默,寓意深远。通过对英汉双关的构成基础即一词多义、同形异义和歧义进行分析比较,解析了英汉双关的运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