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巧妙运用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大致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设疑探究法 “疑”就是问题,问题就是矛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设疑置疑;在学生的头脑中摆设矛盾,激发他们去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它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抵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 “疑”设得好、设得妙,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积极思索探究的过程中,求异创新  相似文献   

2.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关键之一在于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和照顾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便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入门的导向 ,激发兴趣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关键。有了兴趣 ,就会肯于钻研 ,乐于求索 ,就能积极主动地思考 ,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变苦学为乐学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吉林省编的语文新教材 ,汇集了许多创新思想的素材 ,每一页新颖的画面设计、独特的课程设置 ,都是要把语文教学的任务从向人脑的“仓库”里装知识 ,变成运用激情促趣手段交给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从兴趣入手 ,采用情境教学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自编谜语 ,激发乐…  相似文献   

4.
林跃生 《考试周刊》2012,(85):43-4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高效课堂的一剂良药。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梯度教学、多媒体教学、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好学、乐学、善学,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如何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这里我们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杨秀 《学语文》2009,(1):52-52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举,用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古语有:“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热情地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值得我们进行探讨、研究。结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就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以下方面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传统的教学局面却摧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了他们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9.
应秀萍 《教师》2010,(14):29-30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被吸入学习的境界中,自觉自主地学习,比教师的主观灌输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根据自己的13常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与学生建立朋友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良好思维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汪允洲 《教师》2011,(32):101-101
地理教学只有充分感染学生的心灵,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成效。本文从“情”“疑”“辩”“玩”“韵”方面探究提高学生地理课学习兴趣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低年级学生求知欲,吸引他们乐学的主要动力。兴趣越大,学习动力就越大,效果就越好。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学习语文的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状况,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本身的有利条件,调动一切教学手段,采用创设情境、巧设质疑,运用直观形象、趣味语言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叶莲 《双语学习》2007,(9M):103-103,105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新课程标准下必须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力求实现课堂教学的“五化”,使学生融入到语文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乐学的课堂,真正实现从传统教学向新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关键是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集中,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越活跃。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专心听讲的时间不长,直观记忆较强。所以,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王伟 《教育革新》2006,(6):65-65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改革传统语文教学,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学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掌握学习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自能读书,不等老师讲,自能作文,不等老师改。”由此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把精力放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上。为此,我改变了过去老师教、讲,学生死记硬背、被…  相似文献   

18.
陈辉 《南昌教育》2007,(7):22-2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领会应该掌握的知识呢?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语文水平、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  相似文献   

19.
孤月清辉     
学习是一种积极思维活动,而兴趣则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是发展思维的前提。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说“知之者”是被动接受,那么“好之者”则是主动追求,而“乐之者”则已达到痴迷执着的状态。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就能进入这种痴迷执着的状态,语文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恰到好处的课前导入则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走师生情感交流之路 初中学生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易兴奋的特点.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感兴趣的学科特别关注.或者对某些老师“情有独钟”,他们带着满腔热情学习他们所喜欢、钦佩的教师所教的学科。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全身心的进行创造性活动.极大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