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娱乐新闻已成为网民阅读最多的新闻内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网民上网阅读最多的是娱乐新闻,占到65%,其次才是国内时事、社会生活和国际时事新闻。在阅读娱乐新闻的网民中,年龄层次在16-24岁之间的网民最多。由此可见,网络娱乐新闻已经拥有了庞大的受众,并且受众大多是青少年。  相似文献   

2.
娱乐新闻,顾名思义,既有新闻性又有娱乐性,既可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其愉悦精神之需求,因此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娱乐新闻总是十分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各大媒体也在娱乐新闻的报道方面下足了工夫,唯恐在娱乐新闻的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媒体。  相似文献   

3.
付伊 《新闻爱好者》2011,(13):112-113
娱乐新闻语言暴力行为对媒体的健康运转产生了负面影响,其违背了新闻言语行为的基本准则,尤其与伦理准则、第一时间准则、内容客观准则、受众需要准则等方面的要求偏离过远,文章通过描写其表现类型,认为其生成机制与主体的求衡心理、畸形心态等心理状态以及主体生存的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并进一步提出应引导娱乐新闻言语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娱乐新闻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然而娱乐新闻却出现了低俗化、侵犯隐私等等不良的现象,为了满足受众猎奇心理而不断畸形发展的娱乐新闻,在价值导向以及应有的道德、人文关怀、隐私保护方面非常缺失.本文就娱乐新闻的隐私保护、舆论引导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新闻走向娱乐化的道路,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但目前因新闻娱乐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新闻娱乐化在较好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新闻娱乐化的简介、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媒体应该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新闻走向娱乐化的道路,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但目前因新闻娱乐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新闻娱乐化在较好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新闻娱乐化的简介、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媒体应该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王少华 《视听界》2004,(5):64-65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乍一看,似乎同出一辙,但两者却又不同。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如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而新闻的娱乐化,它的定义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得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近些年,中国的娱乐新闻可以说十分发达,“娱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生动的职业词汇,众多的小报和追星族给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如果说受众需要的就是新闻,  相似文献   

8.
新闻的娱乐化是一种挑战传统新闻严肃性的新闻传播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文化基础和受众心理基础.对于新闻娱乐化倾向,既不能因噎废食,把它看成洪水猛兽,也不能一味叫好,丧失新闻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娱乐化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新闻的娱乐化较好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本文从新闻娱乐化的形成原因分析开来,论述了新闻娱乐化的两面性。如何破解新闻与娱乐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到我们新闻媒体未来的前进方向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娱乐新闻功能错位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荣方 《今传媒》2006,(9):57-58
娱乐新闻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类别,旨在娱乐受众、服务受众、教育受众。可从早期的“裸照”事件到“毛宁打人”,从“杨翁恋”到刚发生不久的“王菲产子”事件,从“偷拍黎明”到“窦唯烧车”,娱乐新闻仿佛成了“锅”和“铲子”,只发挥“炒作”功能,而丢弃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娱乐新  相似文献   

11.
新闻娱乐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楠楠 《新闻世界》2009,(8):113-114
媒介的娱乐化最初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十年间西风东渐.这种新闻娱乐化的趋势进入我国传媒。具体表现指报纸、电视、电台上的娱乐性节目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媒介为了追寻受众的满足、追逐商业利润、迎合受众的口味进行的新闻娱乐化包装。一切很像西方出现的一个新概念--infotainment,即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nment(娱乐)的合成词,它预示着当代西方新闻与娱乐融合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娱乐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样式,迎合了受众在满足物质需要之后的娱乐消遣需求,符合我国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走向。笔者分析了娱乐新闻在我国出现的社会心理基础,并对娱乐新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反思,认为娱乐新闻只有秉承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在追求新闻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才能保持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闻娱乐化是当今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新闻娱乐化现象一方面以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另一方面又使得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  相似文献   

14.
娱乐新闻的庸俗化与受众的审美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记者摇篮》2005,(12):53-54
时下,娱乐新闻占据了媒体众多的版面和空间.不仅是娱乐休闲类的报刊。就连一些一向以严肃面孔示人的党报也开辟了娱乐专版.娱乐新闻已与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一道成为这个时代公众资讯的组成部分。但是,与娱乐新闻在媒体上大肆攻城掠地的发展势头相比,受众对它的热情却在逐年降温。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由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与娱乐新闻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5.
沈雪 《新闻传播》2007,(5):47-47
娱乐新闻的媚俗,是对新闻本质的背离,是对受众的一种愚弄,是传媒操守的丧失。如果不认真纠正这种不良倾向,必将影响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娱乐新闻媚俗的表现 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成了娱乐新闻的主体,追“星”成风。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各种演艺界明星、文体明星均成为主角。  相似文献   

16.
张泽琪 《新闻世界》2010,(8):221-222
近年来,娱乐新闻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娱乐新闻满足了受众的精神需求,为受众提供娱乐、缓解压力。同时娱乐新闻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社会观,影响先进文化的传播和社会氛围的营造。因此,娱乐新闻必须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朱虹 《中国广播》2009,(5):49-50
娱乐新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品种,也是各大媒体赢得受众的重要内容,其水平和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网络时代的娱乐新闻,最突出的特点是同质化,特别是一些大牌明星的“星闻”。一些媒体为了读者的“眼球效应”,往往盲目地追时效,抢独家,造成了娱乐新闻的浮躁,甚至低俗化倾向,最终损害了媒体的声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出广大听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新闻,提升娱乐新闻的品位和竞争力,成为娱乐新闻采编人员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通过传播才能实现其价值,而新闻价值实现的关键和效果,取决于受众的"乐"读。国外娱乐新闻不仅以清淡的轻松活泼和浓郁的人情趣味为受众所喜闻乐见,而接受主体更青睐于娱乐新闻所蕴含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表露出  相似文献   

19.
李莹 《新闻传播》2010,(9):147-147
新闻娱乐化的潮流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表现为硬新闻开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软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南台的《晚间新闻》。其自1998年改版以来,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突破,获得成功。随着其改版的成功,其他一些媒体也纷纷效仿推出新的栏目,娱乐化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比例逐渐加大。之所以会出现新闻娱乐化的趋势,这与受众需求的变化,媒体自身理念的转变以及跨国文化的冲击等因素是分不开的。新闻娱乐化表明媒介在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其经济属性大大强化,新闻媒体为更好地贴近受众迎合市场,严肃的新闻节目开始探索用娱乐手法包装。  相似文献   

20.
韦良成 《新闻窗》2013,(1):88-89
新闻娱乐化指的是新闻在发展中逐渐将信息与娱乐融为一体的倾向,主要体现为在新闻语言、取材范围、制作手法、形态结构等方面逐渐呈现出与传统新闻有别的,更活跃的面貌,从而带给受众一种娱乐的体验。虽然学界对新闻娱乐化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它已经具备的基本特征是:在内容上偏重于内容相对轻松、有趣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