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大师于漪说:“语文是一门实用而精彩的人文学科,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 人文思想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做进步的现代人,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他们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拥有更开阔的心胸和重视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语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把育人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点化人、发展人。而语学科的人特点,更决定其教学必须将知识传授与培养人的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等融为一体。那么,语教学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呢?  相似文献   

3.
传统语文教育以功利为主,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致使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丧失,人文精神匮乏。而以为人本,注重人文精神是新时代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主张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几个方面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亦以此阐明以人为本的新型语文教育观。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校的天职。本栏目发表的几篇文章,分别就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教学中谈了作者自身的体会,其基本观点可归纳为:一、创新教育必须确立以人为本,必须关注和发挥“差生”的闪光点;二、在注重学科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在教学实践中不落巢臼,要依据职校生的培养目标对原教材教法勇于创新;三、不断探索能获取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上述探索或评论给读者予一些新的启迪,也欢迎广大教师来稿谈谈自己教学的见解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语教改的探索过程中,语教育曾迷失于“功利性”的目的,今天,当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教改的目光开始聚焦到对“人”的“终极关怀”,“以人为本”,回复语学科的“特异性”成为当前语教改的共同理念。  相似文献   

6.
“人文语文”是在人文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文语文”本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偏废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在中学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关爱学生的终身?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当代语文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学习新课标的体会和近三十年语文教学的经验,从“大语文”的视角,从倾注人文关怀、丰富语言积累、延伸语文课堂等方面探测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1.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前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每一次教育改革总会使教育实践在摇摆中趋于平稳,在裂变中走向新生,而每一次教育实践的调整又总是体现着某种教育思想的演进,雕刻着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王筠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语文教育要想走出当时唯科举是从的困境,复归其本真使命,必须进行切实有效的“矫枉”。由此,他确立了“学生是人”的语文教育理念,井将其贯彻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此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育人的可能性。这为当时语文教育如何摆脱科举束缚、自身主动作出积极回应,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其成为人文教育的关键。诗词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瑰宝,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的思想情感,能够给人带来潜移默化的精神陶冶。因此,语文诗词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评价是语文教学的环节之一,正确的、合理的语文教育评价对促进语文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育迫切需要形成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评价体系,本文从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评价理念的理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以人为本语文教育评价的意义以及语文教学实施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评价的策略进行论述,为语文教学中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促进语文教学中"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评价的开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4.
课本为语文学科之本,课文乃语文教育之源。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人文精神,乃至整个语文素养,基本是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的,故课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式。语文课能够把课文教全面、教真实、教透彻、教灵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即语文教育质量就能够得到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区别于以往教学大纲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对语文学科定性时,除了继续突出其工具性以外,更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众所周知,人文素养无法通过灌输来培育,只有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才能实现。从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充分开发并活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如果让学生沉浸在题海战术中。就会使学生思维闭塞。视野狭窄,阅读面极其窄小。知识面不广,显得没有素养和应有的文化味。怎样使学生高雅、脱俗,视野开阔又能让学生形成独特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渠道是语文教学要进行文学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是进行人文主义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利用好语文教材,仔细品味,透悟人文素养 新编后的语文教材的指导思想中规定注重文化、人性的熏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由此可见,人文性是新编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语文课本中佳作连篇,几乎每篇都包含着人文精神,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发挥,把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熏陶,日积月累,无疑会逐步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18.
19.
认真梳理一下建国后我国语文教学目的的演变,不仅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我国语文教学已走过的艰难历程,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当今的语文教学以及未来的语文教学。这当是拙文写作的根本目的。建国后,我国的语文教学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本位的时期、以语文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时期、以语文素养培育为本位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践表明,物质落后、形式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思想观念落后;物质先进、形式先进都好学,难学的是思想观念.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没有知识不行,没有技能不行,没有思想更不行,尤其是不能没有超前的、先进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