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错题精练     
一位特级教师上完公开课后,有位年轻教师对这位特级教师说:“您的课太精彩了!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了自己的学生,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两个小时吧?”这位特级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大半生!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倾我一生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内容的直接准备或现场准备,我只用了20分钟。”确实,从某种角度来讲,教师的工作除了真正的课堂教学以外,为其教学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视为“备课”。所以,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记叙了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一节公开课的情景:听课的人们“听得人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① 的确,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由于课讲得实在精彩,迷住了听者,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一位教师请教这位老教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老教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  相似文献   

4.
课外功夫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提及一位老教师备课的事,很发人深思。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出色的公开课,博得听课者的热烈赞扬。课后,有人问老教师:“您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回答是:“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直接准备只用了十五分钟。”这位老教师的回答道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备课经验。他所说的“准备了一辈子”,并非说为了上这一节课,要用一辈于的时间来备课、写这节课的教案;而是说,教师平日在读书、接触学生、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知  相似文献   

5.
一位有30年教龄的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课后,一位听课教师问道: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了自己的学生了。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小时吧?那位老教师微微一笑,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我上的每一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由于课讲得实在精彩,迷住了听者,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一位教师请教这位老教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老教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 故事中历史教师精湛、高超的课堂教学技艺令人折服,震撼人心。它源自于五个字:用一生备课。  相似文献   

7.
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听课的教师们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一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课吸引住了。课后,一位老师问“: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这一段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作为一名教师,都应该用终生去备每一节课。怎样才叫用终生去备课?苏霍姆林…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很成功。有人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起初读到这个故事时,我就不能不被书中那位教师的话所震撼:用一生的时间准备一节课,这是怎样的一种敬业与追求啊!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堪称“经典之经典”。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受到普遍好评。当这位老师的同行问他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有位优秀的中学地理教师 ,上课精采无比 ,众多慕名前来听课的同行们都被他高超的教学所陶醉 ,竟忘了记听课笔记。课后他们纷纷提问 :“您上这节课备课花了多少时间?”这位优秀教师回答说 :“我没有为这节课专门备课 ,但我一直坚持着终生备课。”什么叫“终生备课”?我的理解是视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为事业 ,而不是视其为职业 ,为了将教学艺术化 ,年年岁岁、随时随地不断汲取相关的知识 ,获得相关的技能 ,上课时就能“积厚薄发” ,有关课题的相关材料就能信手拈来 ,并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这种课信息量大 ,文化含量高 ,趣味性强 ,必然…  相似文献   

11.
魏霞 《河南教育》2013,(4):42+3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存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老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来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道出了教师用整个生命去备课的真谛,可见课前准备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好课要多磨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工作了33年的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后.一位教师问他:“请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记叙了这样一件值得我们玩味的事: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原来听课者打算在听课过程中做些笔记,以便课后提意见,但他们都忘记了做笔记,他们和学生一样,屏息坐着听得入了迷.课后一位邻校的教师说:“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这堂课?”这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是课前的准备,则仅花了约十五分钟”.这是很中肯綮的经验之谈,给我们揭示了教师备好课的奥秘:处理好终生的一辈子备课和十五分钟的一阵子备课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一昼夜只有 2 4小时”中有一段这样的回答 :一位有 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 ,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 ,以便课后提些意见 ,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 ,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 ,屏息静气地听 ,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 ,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 ,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 :“是的 ,你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 :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 …  相似文献   

16.
终生备课     
报载:一个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他的课讲得非常好,听他课的教育局干部和外校老师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可以说我准备了一辈子;而对这节课的教材,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如果我们把直接准备叫“小备课”的话,那么终生备课就是“大备课”。 所谓“大备课”,就是教师为了教好书,育好人,在自己从教的整个生涯中,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以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永不停息地去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去研究教学和提高教学。一句话,教一辈子书,备一辈子课。  相似文献   

17.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了三十多年课的教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观摩课.课后有人问他:“您花了多少时间准备了这堂课?”他笑着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其实,现场准备只花了15分钟.”  相似文献   

18.
近日,从一份教育刊物上读到一则故事:某校邀请一位名师来给老师们上示范课。这位名师对授课内容稍做准备,便从容走上讲台。一堂课下来,听课教师无不拍手叫好。赞叹之余,有人问这位名师:“您的这堂课准备了多久。”名师慨然道:“可以说我只准备了几分钟,也可以说我一生都在准备上好这堂课。”  相似文献   

19.
以前的老学生来信第一句就是问:“老师今天你U了没有?”这是我们的秘密。您想知道其中含义吗?请往下看。每准备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心情都激动不已,备这节课我特别精心,因为我要求自己必须留给新学生们最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时间牢牢抓住学生们的心,这节课就是关键。事实证明任务又一次圆满完成,课后学生们的总结中,我确认了这一点,他们喜欢我和我的课堂,喜欢并有信心进入物理学习。您要问:法宝是什么?答曰:“U”——“幽默”。现在您知道了。我很想淡淡自己“U”感受。  相似文献   

20.
近日,翻阅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把前来听课的邻校教师完全迷住了。课后,同行们请问这位教师,为备这节课花了多少时间,这位历史教师回答道:对每一节课我都在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