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教育课程改革方向与今后学校体育的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日本在1985年9月设立了教育课程审议会。经过一年多的讨论和研究,1986年10月20日公布了“关于改革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方向”(会议段落总结,以下简称“基本方向”)一文,并从1987年2月起按学校和学科类别召开学习指导要领调查研究协力者会议。预计1987年秋季将进行教育课程改革审议会的最后总结报告。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面临着这一场重大教育改革的挑战。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从日本明治五年(1872年)所颁布的学制来看,学校教育只把确立“共同世界”(是指在划一性和平  相似文献   

2.
<正> 1988年4月,日本文部大臣就“如何振兴日本21世纪体育运动的对策”问题向保健体育审议会提出了咨询。于是保健体育审议会就某些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并委托日本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联合分会对讨论结果进行了综述,其主要内容有:生涯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等。现将有关学校体育方面的内容介绍如下: 一、日本学校体育的现状及面临的课题 1、中小学体育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同时,使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终身喜爱运动的态度和能力。学校体育在以培养学生品德、智力、身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  相似文献   

3.
试析日本学校体育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肖焕禹 《体育科学》1999,19(6):17-19
为借鉴其他国家学校体育改革经验,研究根据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保健体育审议会和教育课程审议会关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内容,在对日本学校体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日本学校体育改革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态度和提高学生体力、运动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为重点,精选教学内容,实行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身体放松的运动”和“增强体质的运动”是2002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的新学习指导要领中相当于我国的体育教学大纲作为“促进身体的运动”取代原来的“体操徒手体操”而引入日本体育科教育的一个新概念,也是当前日本新学习指导要领的一个突出特点。从目前出版发行的许多关于新学习指导要领的论述来看,“身体放松的运动”可以理解为“根据对身体活动的愉快体验,以达到使自己和同学心情愉快、调整身体并能够同同学进行丰富交流为目的的运动”①。“身体放松的运动”这个词最初是在1998年7月的教育课程审议会答辩中被使用的②,至于…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中日两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日本保健体育审议会、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的三项报告书和我国政府公布的有关教育改革文件为研究对象,以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现状分析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研究旨在明确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对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现状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世纪两国学校体育展的方向,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理解课程概念 明确改革方向西方最早给课程下定义的是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 1 85 9年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提出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美国的拉尔夫·泰勒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他认为课程是学校为了达到其教育目的而设计并指导的学生所有的学习 ,他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有助于达到各类目标的有效学习经验包括 :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 ,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 ,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开始了对课程理论的深入研究 ,有专家…  相似文献   

7.
1全面深刻理解新《纲要》的内涵新《纲要》摒弃了旧《纲要》“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技能”的单一教育理念。纵向延伸全面优化课程结构,横向延伸课内外有机结合功能相互渗透。把“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和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民族性和世界性”贯穿一体,反映出体育知识增长的因素及趋势与社会的整体性和生活性的关怀。拓宽了体育学习和应用的领域,从“运动参与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领域为实践,要求学生“学会健体”,凸现了新课程资源观。倡导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提倡开放式教学、自主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分级教学的学习方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明确了新课程指导学习的计划、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内容及具体学习材料的选择与组织,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体育学习效率。新《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从体育课程显性和隐性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日十几所高等院校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招生制度和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目的、课程培养目标没有日本具体、有针对性;我国的招生工作没有日本招生单位自主权大;日本招生工作经济、合理、效率高;我国体育硕士专业设置固定、统一,相对日本学习年限长,学分多,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等.提出我国体育硕士教育应借鉴日本教育制度,根据各校研究特色和优势,结合社会需求,明确研究生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使体育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多元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等.  相似文献   

10.
试论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和发展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为此,必须确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育思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把学生视为被教育的客体。这种教育思想在体育课程建设与体育教学中的反映主要是:忽视学生的个体体育需求;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忽视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忽视非智力因素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弘扬。新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日本体育教师资格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结论:日本具有严格的教师资格证书授予制度,注重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注重职前的职业资格考察,注重在职教师的进修和学习。建议与启示:建立我国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制度和考核制度;增加我国体育师资培养课程中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建立我国体育教师职前考试制度、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定期测评与教师资格定期认证相结合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对中、美、日三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课程内容设置和师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因各州而异;而我国和日本则颇为相似,其经验值得互为借鉴;三国的健康教育师资有一定的差距,美国和日本较为优秀,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师资贫乏,应制定师资培养计划,在高校开设学校健康教育专业,对从事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职业培训.研究提出.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关注生活健康教育的内容;增设健康教育课程,完善体育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13.
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模式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对体育学科硕士生现行的培养规格、模式和培养方法的评价1 .1 现行的培养规格  自 1 981年以来 ,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生培养基本上为学科是学术型 (科研型 )、术科是应用型。在这种单一的规格培养下 ,多数硕士生按研究方向 (三级学科 )进行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 ,造成硕士生知识面的广度不够 ,毕业后适应性较差。1 .2 现行的培养模式  体育学科硕士生的学制一般为 3年。其中 ,一年半为学习时间 ,一年半为论文写作 ,课程学习累计占三分之一左右。从总体上看 ,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少 ,选修课更少 ,且深度和广度不够 ,不利于硕士生知识面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目前现行的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以适应我国后奥运时代社会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是我国当前体育院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整理近10年国内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资料,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比较研究四个方面将当前国内主要研究观点综述如下,并在此基础上评述各家之言。  相似文献   

15.
从湖南师大体育学院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入手,深入思考该课程教学现状和现行教学大纲下培养的专项人才与社会所需差距,发现“任务驱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优化该课程的方法。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成功运用该法的三环节,并对使用该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正> 日本学校方面认为:运动会的目标应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并成为学校教育目标具体的一环。因此,运动会不仅是体育方面的事,还应纳入到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学习、特别活动、生活指导等全部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通过运动会的计划、筹备、演练以及实施,来培养学习自由和自律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和个性,以及在集体中承担某种角色和责任,并与同伴们协同工作的能力。以身体活动为主的运动会在实施中既要着眼于技术、体力的提高和社会态度的养成,同时运动会本身还应具有充实感、成功感和满足  相似文献   

17.
马腾 《新体育》2023,(18):76-78
大学是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青年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然而多数大学现行体育课程设置方案却没有在大学高年级开设体育课,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在大学高年级阶段体质健康状况下降。本文对大学生高年级进行体育教育的问题加以探讨,探究高校高年级学生持续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必要性。提出高年级开设体育课程、授课形式及教学管理方法的构想。旨在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加强终身体育教育,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在高校体育教育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切实改变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操教学所需相悖之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应以培养未来体育教育者为出发点,以提高中国未来人种素质的责任与使命为己任,以培养未来体育教育者的能力为主线,以内容为依托,使其具备体操教育者的基本能力、基本素质与素养;能够有意识有目的的利用体操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改善青少儿身体形态、提高青少儿身体素质;培养未来教育者主动学习、与人沟通的良好的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9.
应日本体育协会邀请,以科教司副司长武福全为团长的中国教练员培训团一行三人(成员:上海体院运动医学教授沈步乙、科教司文教处处长朱佩兰),1993年11月10~16日访问了日本东京、京都、大阪三个城市。代表团访日期间与日本体协指导者育成部(即教练员培训部)进行了交流,商谈了今后交流的有关事宜;拜访了文部省体育局,听取有关介绍;考察了日B级(中级)教练员集中培训授课情况;参观了培养社会体育教练员的大阪体育专门学校及筑波大学体育系;与担任青少年身体素质(体质)培养课程的有关教师进行了座谈;参加了日本全国中老年体育运动大会开幕式;拜会了日体协科研所所长。  相似文献   

20.
进入七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从高度增长期转入安定增长期,日本的社会也从大量进行物质生产的产业社会进入了大最进行知识、情报信息生产的产业后社会,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日本的社会环境和国民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得到解放,消费意识和对余暇教育的要求都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产业社会带来的公害,人际关系淡漠等问题,也威胁着日本的国民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日本的教育开始从追求培养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材转向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具有创造性和个性的人材。日本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