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雨猿 《初中生》2013,(4):14-15
悦读提示:神秘的人和事物总会让人产生一种探究欲,隐士们就是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那种。他们仙风道骨?他们餐霞饮露?他们的一切……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吗?"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即不想出名,懒得去做官,要么终身在乡村为农民,要么遁迹于江湖经商,要么居于岩穴砍柴。简言之,隐士即那种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的人。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隐士们的影子,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终日过着怎样的生活。人们提出了种种疑问。据史料记载,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  相似文献   

3.
晋宋间“隐”的名目繁多,有朝隐、市隐、通隐、充隐、耕隐和遁隐等。鲁迅先生说:“隐士,历来算是一个美名”,“非隐士的心目中的隐士,是声闻不彰,息影山林的人物。但这种人物,世间是不会知道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晋书·桓玄传》记,桓玄篡位作了皇帝以后,他“以历代咸有肥遁之士,而己世独无。乃征皇甫谧六世孙希之为著作,并给其资用,皆令让而不受,号曰高士,时人名为‘充隐’。”如果真正“隐”,就绝无人知晓;为人所津津乐道,未必  相似文献   

4.
唐代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隐逸之士,这些隐士们很多本身就是文士.他们的隐逸状况多有不同,有一心一意坚定不移的纯隐,也有半路出家的隐者,也不无先隐后仕或先仕后隐,乃至亦官亦隐者.他们的隐逸动机以及走上隐居的道路是多种多样,难于一概而论的.对于隐者的隐逸动机与归隐之路的探索与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有唐一代的文士和隐者,并且对于探讨这一类人群所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他们隐逸的思想与心理状态是必要而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被文学史誉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汪琬,不仅以“古文名播海内外”,而且还是吴中著名隐士。“仕而隐”是吴中文士惯有的传统,而再仕而隐则是汪琬独有的经历,他的二度仕而隐颇让人费解。  相似文献   

6.
隐士是中国文人阶层中一个特定的部分,由于隐逸不仕的主客观原因不同,以致于他们隐居的动机、目的也不同,其隐居不仕的方式也不尽一样.  相似文献   

7.
【评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隐士”是一个充满着浪漫而又神秘色彩的词语。隐士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往往是德行高洁、与世无争、心无块垒、超然物外。然而隐士也给人们留下了不佳的印象,他们往往采用欲进故退、欲仕故隐的手段,将隐逸作为出仕铺垫之“终南捷径”的作秀。而所谓的“真隐士”,他们开始亦未必不抱有人世济众的心胸,只是现实不如人意,因种种原因而逐渐对社会现实和仕途失望乃至绝望,于是转而追求个人心性之自由,从而遁迹山林。  相似文献   

8.
居士知多少     
王益祯 《语文知识》2000,(11):73-74
居士在古代有多种含义:一指有才学而隐居不仕的人,二指广积资财之士,三指在家修道的道士。此外,有些自命清高的人也自称“居士”。现将古代文人墨客的“居士”别号小集于后:青莲居士——李白(唐)香山居士——白居易(唐)莲峰居士——李煜(南唐)六一居士——欧阳修(宋)  相似文献   

9.
孟浩然(689-740),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40岁时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而归。青年时期一直隐居家乡湖北襄阳,“以诗自适”。他虽长期隐居山林,但面对开明盛世,诗人怎不生建功立业之心呢?何况象他这样处世之才很高,用世之心很切的人。“终老空山”绝非甘愿。细品他44岁西游长安时,赠给当时正居相位的张九龄的诗,不难看出他希求得到张丞相的引荐,以隐求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天祥与陶渊明所处时代和经历的相似性,使得他具有陶渊明抽身险恶官场、退隐山林的情结,也同样富有陶渊明隐居中悠然自得和隐中欲仕矛盾心态的情结,更脱不开陶渊明“唯云甲子”的忠义情结。  相似文献   

11.
王绩诗文创作中隐士形象所占的比重最大,主要有六种类型:一是表达三仕三隐时候辞官归隐的决心;二是书写宁静幽美、闲适自然的山水田园生活;三是借历代隐士自然闲适、高标独立的风范,表达隐居之志;四是纵情酣饮,歌颂酒德;五是比喻志同道合的友人;六是体现世俗与隐逸的矛盾。他借由古代隐士典故表达个人隐逸思想,而形成这种隐逸思想的成因主要是其疏放不羁、适情适性的性格因素、三仕三隐的仕途经历和随性自适、保真守全的思想因素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隐士,作为"士"阶层的独特部分,代表了先秦时期十分重要的一个文化群体。他们或笑傲山林、吟风弄月,或出入市井,甘居贫巷,或隐以蓄志,以待时机。尽管目的、动机或许有所不同,价值取向亦参差各异,但隐而不发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隐士一般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对于世道人生,尤其是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昏乱具有较为深刻的感知。而隐逸文化以及表现于其中的道德生活都是对于这种感知的反映,由此而成为了先秦时期值得重视的一种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中,为学与为政是统一的,但当不能弘道及要坚持士人气节之时,隐逸就是一种必然选择.随着汉代中央集权的加深,隐逸之士在由体制内自动疏离至体制外的同时,政治也在渗入这种非主流行为中.通过征召隐逸之士的举措,一方面体现了皇恩与开明,并由此对在朝士人施压;另一方面也使得隐选出现了功利异化,隐居山林的形式被政治所利用,一些隐士不得不以朝隐的方式来寄托志向,隐逸也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和政治烙印.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和苏轼,一个是东晋的隐逸诗人,一个是宋朝文官政权下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归隐情结,而在面对仕与隐的人生命题时,他们做出了不同选择。陶渊明历尽仕途坎坷,经过一番心灵挣扎,最终隐居田园,"归隐"之于他,是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是一经决定绝不动摇的人生信念。苏轼始终徘徊在仕与隐之间,内心矛盾,最终没有迈出归隐的那一步,"归隐"之于他,是无奈,是向往,是对现实的逃避,却不是生命价值的终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西晋隐士多为避乱避害而被迫隐居,东晋南朝隐士多受美隐时尚的影响而自觉归隐。与之相应,两类隐士在隐居方式上也有显的不同,即由西晋的原始荒野之隐转变为东晋南朝的田园村舍之隐,同时在化教育方面前后也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古代的隐士,有“大隐”与“小隐”之分。王康琚《反招隐诗》云:“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陵薮”即山泽,“朝市”即朝廷和集市,泛指公众聚集的地方。一个人淡泊名利,甘居山泽,容易做到,而处身公众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在朝廷为官,面对滚滚红尘和横流的物欲能够坚守隐者的高尚操守就难能可贵了,故前者为“小隐”,后者为“大隐”。  相似文献   

17.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中云:“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这里的“名”,是指名声、名誉,是关系一个人的毁誉荣辱的大事.古代有些达人高士,隐居山林,淡泊宁静,不汲汲于荣名,不营营于利禄,表现出一种超然世外,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这就是所谓有“忘名”.当然,这种人高则高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王维的隐居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隐居在王维的生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王维的隐居实况,历来众说纷纭。其实,王维一生共隐居四次:首隐在开元四年的终南山,嵩山之隐为其第二次,第三次系丁母忧而再隐终南山,晚年则辞职归隐于终南,即其一生一隐嵩山、三隐终南。传统的淇上之隐与开元末之弃官归隐二说,均属子虚乌有,且王维一生也从不曾“亦官亦隐”过。  相似文献   

19.
东晋名士王羲之既有“逸民之怀”,又有经世情结。其仕隐生活及心态表明:其时仕隐都是个人自愿的选择,都考虑到家族命运;仕隐生活的实际区别表现为有无政务需处理;寄意山林与身处庙堂可以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20.
一、征士[晋]颜延之《陶征士谏》:“有晋征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有诏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到。”征士。“诏征”“不到”“幽居者也”。即封建社会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征士”相当于“征君”。《后汉书·黄宪传》:“(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