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仁海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138-140
残疾儿童教育训练中,教师经常会遇到特别严重的攻击、暴力或伤害行为等危机情境。应用先行控制策略预防问题行为发生,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中断问题行为链,运用同伴调解技术转变问题行为等是残疾儿童教育训练中危机行为干预的有效策略。集合充足的人力成立协商小组,运用权威人士来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及时记录危机处理的过程和结果等措施将有助于增强危机行为矫正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Hsin‐Hui Huang Karen E. Diamo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 Education》2009,56(2):169-182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about children's disabilities on preschool teachers' responses toward integrati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ir classroom. Of particular interest was whether the severity of the child's educational needs and information about diagnosis were related to teachers' responses.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55 preschool teachers in two Midwest st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examine their responses in terms of levels of comfort, classroom adaptation, and need for support. Results showed that teachers responded differently to the types of disability regardless of the diagnostic labels; that is, teachers responded more positively to children with mild disabilities (e.g.,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and those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e.g., cerebral palsy). 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children with diagnostic labels, teachers responded more positively to those with no diagnostic labels. Teachers'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ir levels of comfort.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service delivery and teacher train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
残疾儿童的游戏特征及基于游戏的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疾儿童干预的一个主要宗旨是帮助他们尽可能参与社会,游戏具有这方面的功能。成人应意识到残疾儿童不同于正常儿童的游戏特征,考虑到可以利用游戏干预残疾儿童,促使他们尽可能健康发展。基于游戏的干预策略包括:选择有效策略合理干预残疾儿童的游戏过程、创设适宜残疾儿童的游戏环境、开发适宜技术提高残疾儿童的游戏质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SUE PATTISON 《Pastoral Care in Education》2006,24(2):22-27
This paper is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new policies and legislation regarding the health, welfare 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n England. In response to these policies, 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has develope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rategies to suppor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nd thereby signalled greater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of improving mental health in relation to children's learning, achievement, attendance and behaviour. Counselling is increasingly seen a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addressing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th social, emotional, behavioural and academic problem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inclusion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13–19 years) in mainstream counselling services. The nature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is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accessing counselling services and a model for inclusive counselling practice is developed from the research findings. Findings are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a quantitative survey ( n =396) of 3000 counsellors and analysed using SPSS, along with qualitative data from the survey, which was analysed using a thematic approach. 相似文献
5.
崔景刚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3):57-59,63
学习不良儿童可以概括为发展性学习不良、学业性学习不良与行为-情绪性学习不良等主要类型。通过对三个不同的典型案例的分析诊断,提出了具体切实可行的教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为期两个月共八次的小组辅导活动对12名学前残疾儿童母亲进行干预,以考察小组干预对降低学前残疾儿童母亲亲职压力水平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组干预后亲职压力反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亲职压力反应总分及情绪症状、行为症状和精神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小组干预效果稳定;(2)小组干预对学前残疾儿童母亲的身体症状和心智症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国外学习障碍儿童的非标签化教育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标签理论出发,提出了非标签化的教育取向,从诊断和安置两个环节介绍了国外学习障碍儿童非标签化教育的实施现状,总结了非标签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争论,并结合我国的学习障碍儿童教育实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马仁海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121-124
通过对学龄前残疾儿童家长培训主要形式的基本分析,提出个别指导形式、集体性培训、推荐与提供文字音像资料是学龄前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的有效途径。关注教师与家长双向互动、突出家长主体地位、分层分类培训是提高学龄前残疾儿童家长培训效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元认知理论与学习不良儿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认知理论为人们全面深入理解学习不良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对理解学习不良儿童的内部加工问题和发展提高学业成绩的教学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元认知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控制认知过程的高层次思维,它包括两类成分:一类是静态成分,分为知识和动机信念;另一类是动态成分,主要指元认知监测和控制。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在元认知加工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具体学科领域,学习不良儿童静态和动态元认知成分也有不同的表现。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应以服务教育实践为目的,打破纯实验研究的范式,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认知发展规律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学习不良儿童的主要特征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认为 ,教育指导学习不良儿童的着力点在于其家庭资源的优化配置 ,并提出了优化配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8年盲多重残疾儿童实验研究的成果,从盲多重残疾儿童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安置的原则、策略和形式、课程设置的模式、课程设置的内容及教学策略等,期望能为我国盲校发展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事业提供经验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姗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84-85
学困生在普通课堂教学中,因其自身认知特点无法获得有效学习的支持.基于对差异教学理论基础的考量,为满足学困生的特殊学习需求,课堂教学应采用差异教学,也就是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供适合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3.
浅谈智残儿童职业前沿训练之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瑞萍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23-24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如何使智残儿童自食其力,减少社会负担?本文从实例出发总结了多年经验,提出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反复强化、手工制作与品格教育相结合四项原则。 相似文献
14.
15.
学前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也有游戏的需要与权力。手指游戏是伴随儿歌或口令节奏,通过手部动作、言语去构造游戏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对学前智障儿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矫治其不良的情绪与行为、发展其精细动作和语言、开发其大脑、培养其交往合作能力。基于此,本研究根据学前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教学规律等,开发了学前智障儿童的手指游戏课程,并将其应用到一日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17.
本研究目的是了解目前在随班就读学校特殊学生的生态状况,并试图发现对随班就读学校特殊学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本研究以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选取北京、上海、江苏、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福建等地的47所学校收集数据,最后获得有效教师问卷331份,有效家长问卷165份;获得34名特殊学生、75名普通学生、35名教师、21名家长的访谈记录;获得10所学校的观察记录。结果发现:在被调查随班就读学校中:(1)特殊学生属于轻中度残疾学生,以自闭症、听力残疾、智力残疾学生居多。(2)特殊学生的学业成就、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状况良好,特殊学生对学校满意度高;在各类残疾学生中,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学生在校适应状况最好,而自闭症学生适应状况最差;轻度残疾学生比中度残疾学生适应状况更好。(3)影响特殊学生发展的最主要的积极因素是:教师和学生能够获得专业支持,学校营造的平等和互助的氛围,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特殊儿童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教育.智障儿童是特殊的儿童群体之一,由于大脑出现器质性的损伤,大脑发展不全,在认知、心理、运动以及社会交往中都存在一定的障碍,从而影响儿童之后的健康成长.而这些障碍其实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感觉统合训练加以改善,帮助儿童过上正常的生活.本文就感觉统合训练对智障...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实施科教兴企战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大力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及成千上万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是加快企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20.
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虽然有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但是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培训成了走过场的“陪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要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更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才能真正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