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学生为本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革新》2005,(4):31-31
在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中,如何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我们认为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前提,以学生为动力,以培养和造就实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
3.
李昌木 《青年教师》2007,(10):10-12
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是班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学校教育要坚持"三为本"育人宗旨,即:以学生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06,(7A):12-17
站在社会的转型期,面对市场经济对人的观念、行为的冲击,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以至于我们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本源”究竟是什么?尽管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旗帜下,每个人的理解与实践也不尽相同。 为期两天的“2006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落幕,来自苏浙沪三地的12位嘉宾校长相聚上海,与近百位校长代表、专家学一起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题下,围绕“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和“学校管理”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四个单元的讨论也许谈得还不够透彻,但它至少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教育需要回归,需要走向朴素与纯粹。[编按]  相似文献   

5.
杨建宇 《湖南教育》2006,(12):20-21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办学思想、教育理念、育人观、人才观、价值观、教师的精神气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功效,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基层学校的校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四川教育》2001,(4):12-13
回顾学校改革与发展历程,可谓是在变革中实现了学校管理与改革的重大突破,为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世纪、新要求,面对教育发展新的起点,我们必须在宏观社会环境和教育管理体制已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对校长根本角色作出新的理解和定位。  相似文献   

7.
追求公平的教育价值转型,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教育理念,并要求改变学校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8.
陈珍国 《上海教育》2006,(6A):51-51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教育最基本的价值观。然而,作为教育过程的逻辑起点则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校长只有致力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才有学校发展的希望,才有学生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沈健 《成才之路》2009,(34):I0002-I0002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使社会经济处境不同的群体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关注,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追求公平的教育价值转型,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教育理念,并要求改变学校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代之以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即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管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帮助他们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来中学成立于1994年。十多年来,来中学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校教职工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努力实践着仇忠海董事长倡导的“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全面发展,人见长”的办学特色。来中学用自己出色的工作成绩不仅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市区教育专家的认可,也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11.
班级是学校里最小的一个“家庭”,但它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因为它的成员是来自四面八方,而且思想较为复杂并且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因此管理一个班级无疑不比管理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容易。然而,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也并非无规律可寻。“以学生为本”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根本途径。“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团结协作、互相监督等渠道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实践证明,班级管理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原则.才能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因此,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参与班级管理。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林建智 《广西教育》2007,(7A):79-79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学生发展”包括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还包括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师应挖掘的教育资源。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既是个体成长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建设人才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用“学生主体论”的教学理念来审视我们前面走过的路,规划明天的作文教学。我们指导的着力点还需进一步端正和明确,实施策略还需进一步调整和改进。例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伊始,教育领域对教育创新的高度关注,使得“校本”这一高扬个性旗帜的事物有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校本”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化”就是实施以校为本的研究、培训、课程开发及管理的动态过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新的校本化改革。校本化让学校的校长走到了教育改革的“前台”。校长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校本改革的主角。  相似文献   

15.
管理是一门科学,它的科学性就在于让人高效地工作;管理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性就在于让人愉快地工作。学校是“人一人一人”的系统,它的管理主体、客体是人,目的是培养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都要求实行人本管理。所谓“人文化”,就是倡导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充分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关心教师、发展教师,努力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和开发潜能的机会,尽一切办法解决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乐园。现在不少学校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口号,这当然是对的。校长在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同时,应该对教师予以高度关注。有句话叫作“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教师的生命在学生之中”,所以,校长应以教师为本,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化历来片面强调个人为社会服务,片面强调为人类作贡献,似乎追求个人的幸福是耻辱的。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21世纪是个性化的时代,21世纪的竞争是特色的竞争。“以学生发展为本”日益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成为学校管理的重心所在。未来的教育在于发展,管理在于服务。  相似文献   

17.
刘长兴 《天津教育》2014,(19):29-30
业内有句名言,已经广为流传:“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讲它,应该是一种追求;局长讲它,可能是一种要求。论说,这是一条“可逆性”定理,如果表述为“一所好学校必有一个好校长”,也未尝不可,而且在实践中这样的案例好像更加普遍。当然,无论怎样表述,反正“好校长”和“好学校”之间,已经建立了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之所以会那么“必然”,是思想导引使然。其实,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18.
关景双 《上海教育》2007,(12A):56-57
当我们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视角来审视诊断性考试的时候,对于考试为了诊断、为了改进、为了激励、为了重构校园教与学生态等认识也就渐渐清晰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黎灼辉 《广东教育》2007,(7):100-100
"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是英国一项意义非凡的议题,纵观英国的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校长是学校之魂,是全体教师的领路人,其自身素质是承担领导责任、发挥示范作用的基础,其一言一行对教师、学生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长要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的思想,勤奋工作、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学校发展提供最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