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向”字短语在“把”字句中的位置,把嵌入“向”字短语的“把”字句分为三小类:I式,“向”字短语位于介词“把”前;II式,“向”字短语位于介词“把”的后面、动词之前;III式,“向”字短语位于动词之后。本文考察在与“向”字短语同现的“把”字句中,“向”字短语对“把”字短语的制约作用,探讨“向”字短语与“把”字短语位序先后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词缀“的”有所有格性和形容词性之分,前者来源于唐代“底”字,后者来源于上古“之”字,“的”与其前成分构成“所有格短语”和“形容词短语”,“的”字是插入到“的”字短语里的,“的”与其前成分组成的语法单位使独立“的”字结构成为可能;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所有格意义的非“的”字短语用法源自古代;独立“的”字结构是名词化结果,不同于数量词短语的独立使用。  相似文献   

3.
"像X似的"结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X似的”结构中“像”“似的”的词性、结构的类型 ,语法学界众说纷纭 ,均成一家之言。本文以两种较有影响的语法分析为参照系 ,并加以分析、比较 ,得出自己的结论 ,认为“像X似的”应属于助词短语 (比况短语 )。  相似文献   

4.
《醒世姻缘传》中不仅含有“把”字短语和“被”字短语同时并列出现在状语位置的这一句式;还有其特殊的“把”“被”同现句:“把”字后介引工具;“被”字短语嵌套在“把”字短语中等。“把”“被”同现不仅有其句式、语义上的相宜性,还有其产生的内在动因:汉语动补结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所”字短语中的“所”宇的来源入手,分析了“所”字短语的构成、内部结构及“所”字的指代作用,提出了有关“所”字短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的”字短语隐性中心语的提示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时阳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4):29-33,64
从“的”字短语隐性中心语的提示成分着手,探讨“的”字短语隐性中心语的提示方式的类型和提示力度的强弱。认为提示力度对静态短语平面上的“的”字短语的生成规则和动态句子平面上的“的”字短语的使用规律产生影响。从而对在短语平面不能成立而在句子平面却能成立的“的”字短语作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否定陈述句“没(有)什么+X”格式的句法结构有五大类,但无论是哪种句法结构,其后面都有加“的”字的情况出现。“没(有)什么+X的”中“X的”有的不是“的”字短语,这里的“的”字,用在句末,不可以省略,加强了否定语气;有的“X的”是偏正短语“X的N”省略中心语N形成的“的”字短语。这里的“的”字短语有指代性和简易性。  相似文献   

8.
从语义角度探讨“的”字短语“X+的+Y的特点,认为“的”字短语的实质就是以X的语义类别为分类角度对Y进行分类.“的”字短语的语义特点是:Y具有可分类性;X具有分类功能;X的语义类别是对Y分类的角度;“X+的”是分类结果中的一类.运用这些观点可对有关语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认知语法参照点结构理论研究汉语“的”字结构(即:“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的”结构),分析并发现了汉语“的”字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参照点结构,作为该结构中唯一不变的成分,“的”字的模式义是凸显参照点关系。这一抽象的模式义在动词“的”字结构和形容词“的”字结构中体现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名词“的”字结构中体现为所有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的”字在汉语“的”字结构中的典型义。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义务教育初级教材(试用)第二册102页有一个短语:“小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要求是按照示例找出其中的介词和被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这个短语中“小鸟安全”是主干,“小鸟”名词,“安全”形容词,合起来是形容词性主谓短语;副词“就”和短语“像躲进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了报刊标题中的“用”字短语。从结构上看,“用”字短语为半自由短语;从使用上,则主要用语标题。本文讨论了“用”字短语的语义功能、特点及标题语境的实用性,从而揭示这类短语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12.
1.户县方言以“着”字煞尾的祈使句里的“着”字,常常可以用“上、下”两字来替换,但是“上、下”两字局限于出现在“把”字句里。2.户县方言具有表示将然、已然时态的“V+着+V趋”式和“V+的+V趋”式。3.户县方言的“住”字也可以表示持续意义。4.户县方言的“动宾短语+开/起”式的变体还有“动宾短语+行”等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充分归纳前人对“的”字短语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的”字短语的附着性、概括性、指称性、对等性、独立性和可转换性等特点,并对《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对“的”字短语的界定提出了商榷意见,对“的”字短语作了较为合理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程度副词“很”可与“有”字短语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偏正式动词性短语。它是一种常见的含有模糊数量义(或隐或显)的句式,分为若干小类。它们在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15.
从语义角度探讨“的”字短语“X+的+Y”的特点,认为“的”字短语的实质就是以X的语义类别为分类角度对Y进行分类。“的”字短语的语义特点是:Y具有可分类性;X具有分类功能;X的语义类别是对Y分类的角度;“X+的”是分类结果中的一类。运用这些观点可对有关语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6.
表处所的“在”字短语和“用”字短语连用的两种格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动作方向和动作终点的次范畴意义上。而影响“在L”与“用N”位序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语义指向、义序、动作的语义角色、语用、时序、意欲这六大制约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汉语的几种同形异构的“之于”结构中,本文只讨论从《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类的语段中抽象出来的那种“之于”结构。100多年前,《马氏文通》开始系统研究它。作者马建忠认为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它格式化为“主语+之+动宾短语”,并暗示它主要作主语,其次作宾语。至其结构类型,马氏认为:不加“之”字,它是表对待的主谓短语(其中,“于”+后续成分是谓语+宾语);加“之”以后,则转型为定中短语。马说绝大部分可从。参照马说,我们发现:王力先生等学者的“之于”结构研究进步与倒退并存。进步是:楚永安(1986)和许仰民(2001)完成了对其构素、构序的研究,楚永安(1986)还揭示了它的所有外部功能。倒退是:王力先生等许多学者都以其中的“于”字为介词,并说该结构无“之”时是主谓短语(或是其他异名,但实质一样),加“之”以后仍是主谓短语或转型为定中短语。此说之可商,在于“名词+之+介宾短语”不具备构成短语的基本条件。至于康瑞琮肢解“之于”结构,以由“于”字参与组成的“介宾短语”为全句状语,则是在马说基础上的全面倒退。  相似文献   

18.
“的”字短语是我国法律本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句法格式之一。法律本中“的,,字短语,构成材料复杂,运用形式独特,语法表义功能特殊。“的’’字短语的运用使法律条表述严密、清晰又言简意赅。但法律本中也有一些“的”字短语的用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刘师健 《文教资料》2006,(19):148-149
在“把”字句里,表示处所起点的“从L”位于“把”字短语之后时,施事可以和“把”的受事一起发生位移,我们称这类句子为“伴随位移句”;施事也可以不随受事发生位移,称这类句子为“他动位移句”。在这两类句式中,“从L”的语义指向,动词的类型,施事的类别,受事的类别,施事与“从L”表示的处所的包含范围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从L”制约“把”字句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A的”、“NA的”、“A的N”、“NA的N”这4种结构.1.分析了它们的语法构成、语法性质、语义类型,得出了如下结论:“A的” 是泛指性的“的” 字短语;NA的”是泛指性的“的” 字短语和陈述性的主谓短语;“A的N”和 “NA的N”都是偏正短语,都可以分为同位性的、离散性的、特称性的3类.2.讨论了4种结构间的替换关系,得出了一系列替换规则.3.是个小结,概括了A与N在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从整合的角度简论了4种结构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